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高中生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高中生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

发布时间:2022-05-10 10:25: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高中生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供大家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高中生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

高中生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走入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为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

儿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为了了解留守儿童暑

期生活状况,近日,剑阁调查队在汉阳镇中心村和武连镇计划村对4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

走访调查。

一、留守儿童超五成,父母双双外出占绝大多数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

的学业需求。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

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

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状况

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据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统计,2020年春季,全县27284名小学、初中生中,留守儿童占56.6%。调查的汉阳镇中心村、武连镇计划村有小学、初中生138名,留守儿童达

到80人,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63人,占留守儿童的78.8%。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

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

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

占71.8%,有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1%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探索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的安排,使他们保持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愉

悦心理状态,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总结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为各学校和政

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二、留守儿童以隔代照顾为主,暑期普遍继续留守

为准确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连云港市灌南县妇联历时两个多月时间,深

入新安镇、新集镇、三口镇、李集镇农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250余份,访

谈留守儿童家庭100余份。

留守儿童以爷爷、婆婆照顾为主,他们与父母的相聚,一年基本上只有一次,主要是

父母返乡过春节或者春节期间到父母身边与其相聚,由于夏季高温,留守儿童暑期一般不

到父母务工的城市相聚。调查的40名留守儿童中,留守期间全部与爷爷、婆婆一起生活,今年暑期仍全部留守在家,仍全部由爷爷、婆婆照看。

三、留守儿童生活单调,暑期以玩耍为主

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加之爷爷、婆婆的“过分”疼爱,暑假期间很少安排他们做

家务,更不会安排他们做农活,特别是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几乎不做家务和农活,玩耍和

作业几乎就是暑期生活的全部。调查的40名留守儿童中,暑假期间,除了完成作业之外,全部以玩耍、看电视为主。虽然有年龄稍大一点的7名学生适当地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务,但是,与同村其他小伙伴玩耍或在家看电视几乎是他们暑期的主要生活方式。虽然所在乡

镇也有暑假兴趣班,但出于经济和接送不方便等多种原因的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暑假被迫

留守在家,40名留守儿童全部没有参加过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政府相关机构等组织的学习辅导、文体活动。武连镇计划村罗如均表示,虽然镇上有适合自己孙子的培训班、兴趣班,但是,一个暑假三、四百元的培训费还是有点贵,同时,如果到镇上参加培训或兴趣

活动,每天都要接送,有点费时费力,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中由其自由玩耍。

四、隔代监护乏力,留守儿童需要特别的关爱

二是构建学校监管建设机制,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环境。学校是留守儿

童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

作用。一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作用,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

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在生活、学习、思想上给予帮助,手拉手共成长。二要

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三要进一步深化德育环境,创

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关爱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

(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

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

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担负隔代监护职责的爷爷、婆婆,受身体和文化知识的限制,在留守儿童的监护上,

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一是代沟明显,爷爷、婆婆无言以对。孩子自我意识、世界观、价值

观的逐步形成,隔辈之间观念的不同,沟通的难度增加,孩子越大,自我意识越强,叛逆

心理越重,加之没有开展留守儿童的专门心理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的个性越

来越偏激。汉阳镇中心村一留守儿童对他婆婆说:“你们的社会我们过不了,我们的社会

你们不懂。”二是“技不如人”,爷爷、婆婆束手无策。汉阳镇中心村一没有的文化爷爷说:辅导、检查孩子的作业是爷爷、婆婆最头痛的事情,平时住校还好,做不起的作业孩

子可以问老师或其他同学,放假了,爷爷、婆婆辅导不了作业,只好找邻居帮忙。三是不

敢闪失,爷爷、婆婆心力交瘁。2020年寒假,汉阳镇中心村一8岁女童,与同学家玩耍

后的回家途中被车撞死,全家悲痛不已,爷爷、婆婆更是感觉没法向其父母交代。在走访

过程中,我们听到爷爷、婆婆说的最多的是“简直不敢让孩子脱离视线”、“只要孩子安全,其他啥子都无所谓”、“要是孩子出啥事了,我们咋个给他父母交代嘛”。

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特别关爱的特殊弱势群体。相对寒假,暑期时间更长,但留守儿童与父母相聚机率更小,因此暑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

动员学校及团委、妇联等群众团体、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发力,以村(社区)为单位,适度集

中建立留守儿童暑假生活营,从志愿者、学校老师中挑选专业人力量,围绕留守儿童的思想、情感、学习、生活,免费开展专门的学习辅导、心理引导、体育锻炼、劳动体验、安

全教育等健体益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全方位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范文二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妇女儿童成

为我乡农村的主体人群。“留守”使农村实际生活人口结构性失衡,引发了农村家庭的稳

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和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是一个亟待关注和关爱的

社会群体。破解农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木叶溪乡妇联对全

乡11个村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结合乡实际情况,通过采取

召开村、组妇女之家干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村入户与留守妇女儿童面对面谈心等

方式,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

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一、基本情况

木叶溪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属典型的山区地形。区域面积121.6平

方公里,耕地面积9975亩。全乡辖有11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共有居民8118人,2253户。留守妇女327人,留守儿童175人。

学校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学校在教育网络中的主渠道作用,除对家庭和同辈群体加强指

导外,还应从自身入手,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开发活动课程,愉悦留守儿童的身心,填补

他们生活中的空白。

根据调查情况,目前我乡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在年龄特征。参与问卷调查的11个村的44名妇女中,60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学和

推荐访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留守 调查报告 现状 高中生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0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论文大纲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