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7篇

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7篇

发布时间:2022-10-22 16:10:32

篇一: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

  初中政史地教研组校本培训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3年5月15日

  活动地点

  博文楼一楼初三办公室

  活动议题 参加人员

  《初中政史地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陈生靖 童知胜 李桂莲 冶宝明 路文存 孙桂花 马红仙 吴成香 麻生莲 张世明 龚向红 马永筠 雷延文 陈启伟 王正玲 杨永兰 马建伟 苗桂玲

  主持人

  陈生靖

  中心发言人

  童知胜

  记录人

  李桂莲

  本组成员在一起学习《初中政史地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文,写好学习笔记,并结 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谈谈各自的体会。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下: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个性特点,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教学风 格。但每个老师都要面对的是如何管理课堂,怎样有效的管理课堂从而保证自己有效的备 课的实施,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有效学习,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这一点从那些 值得尊敬的特师、名师的课堂体现的更加的明显,我们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名师、特师 的课堂如同四两拨千斤般的洒脱,学生们学的高效。最近看了《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对这篇文章做了以下提纲:

  1、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教学的有效性起了一定的作用:热情而富于想象力教师,能理 解学生,做事情有组织、有效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的教师可以称为有 效教师,但这只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而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

  2、学生的学习研究使教学的有效性更科学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加涅提出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理论, 在加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

  (2)、布鲁纳提出“应该广泛应用“发现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 些使人兴奋的观念” (3)、奥苏伯尔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按照学习 所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3、师生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 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教学不再被看成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双方。教师已经把单纯

   地评价变为一种对合作、交流、“共同体”对教与学的作用,强调文化与社交对学生学习 的影响的强调。代表作当属“Teaching is communication”一书。书中提出师生交往、 沟通的方式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倡一种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能体现教师权威 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的师生关系。

  4、不胜枚举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是取得课堂高效的武器。坎贝尔则为教师和学生 总结出101条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教与学的策略值得一读。

  5、轻松舒适、丰富的物质环境,有助于学习。然而,教学的精神文化环境也很重要。

  凯得斯维特将课堂气氛作为有效教学的动力之一。

  6、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但那种“机器可以替代教 师”的预言始终还是难以实现。

  读完这篇文章,我由此想到了自己对课堂有效性的一点看法:在我认为,一堂课是否 有效,关键看几个方面:

  一、导入的“有效性”——良好的开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的环节里,导入正是起着这样的作 用。成功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也会相 应提高。倒入方法有:1.游戏导入法;2. 复习导入法;3.演唱导入法;4.直观导入法 等,无论是哪一种导入法,我们都要求导入也要追求“有效性”。

  二、提问的“有效性”——交流的平台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而现实课 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就是把课前备课时 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老师在 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如何回答、回答的更准确些等等,美国卡耐基基金会 曾经研究过,中国的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大多采用的是“小步提问”。这样一来,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少,学生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同时这样的问 答方式,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性。

  三、朗读的“有效性”——语感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语言的综合运用,在这里的“读”,我的 理解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益的朗读更能够充 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

   四、活动的“有效性”——语言的运用 学生在活动中学语言,在活动中用语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听、说、唱、演、 玩等形式学习新知,巩固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习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热情,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我们有时也会发现这些活动对本课教学到底有 多大作用,常常会提出一些置疑,看似热闹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在活动中到底学到些什么。

  由于一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活动的有效性,从 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缺乏语言运用的功能。

  另外,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活动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设计和组织的不好,就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学生无法控制的后果而适得其反。

  而且最后的反馈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了解学生通过调查到底知道了些什么,对本节课的知 识掌握得怎样,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评价的“有效性”——真情的交流 这里所说的评价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表现的口头评价。口头评价,作为师生感 情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中 的口头评价,以此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以上五个注意点只是我们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比较典型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尽 量避免“低效”和“无效”的教学,对“有效教学”多作思考和探索。我们要在新课程理 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 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得到最优化的收获。

  

篇二: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组名称:

  太和县北城中心校 学校 历史 教研组

  教研组长:

  刘志辉

  记录人:

  张刚

  活动时间 2016.4.11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全体历史教师

  政史探讨室 主持人

  张刚

  活动主题 课堂教学如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预计要达 通过课例展示,集体研讨,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困惑, 到的目标 形成清晰的教学理念。

  (请从本次活动的发言内容概要、主要结论、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记录)

  刘志辉: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那些勇于探索,具有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历史课教学多数教

  师固守的是“讲解-接受”的模式,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性学习能力没

  有得到充分挖掘。为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体意识,培

  教

  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天我们就依托王子

  研

  月老师的《民族团结》这节课谈一下《课堂教学如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过

  王子月:本课教学我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

  动中,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以分组合作自主学习为主。就本节课的教学

  程

  做一下回顾:本节课以党的政策,民族的发展、民族情和畅想未来为线索,按照激情阅

  读—理解—掌握的有效教学步骤,循序渐进的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1、首

  先,把学习的提纲发放给学生,给学生的学习以提示。结尾又以一首《我的中国心》把

  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既照应了开头,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升华了学

  生的情感。最后老师送给学生历史歌谣。《五十六个民族团结歌》。2、在教学中运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3、用故事激趣,在故事中明理、导

  行。4、设计活动,强化学生的明理、导行。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认识,由于水平

  有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张刚:首先,王老师的这节课应该算是上得很成功。他教学中始终是以小组合作为 主,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地氛围,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王老师 在教学中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点值得我学习,我觉得能够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本节课最后问学生“你觉得我们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让学生找 问题,必然会动脑筋。总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 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 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

   教 研 成 果

  总结

  唐磊:我很同意刚才老师的意见,教会学生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王老师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组织学 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为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他采用记分办法,进行比赛,并将得分计 入平时成绩,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会高起来,自然自主能力会提高。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就是符合学生心理,如:学生们感兴趣的音乐就进入了这节课。王老师用音乐来调动学 生们的兴趣,用兴趣激发学生们自主合作的能力。所以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不是高不可 攀,只要让学生感兴趣,用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我们同样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

  程瑜:在王老师这节课上我学到了在历史课堂上要努力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 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有了这个模式,学生们才有自主学习的氛围。在这节课堂 上王老师始终围绕事前分好的组来教学,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很好。这样,学生通过亲自 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对比较枯燥的历史 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

  韩东方:我很欣赏王老师在教学中始终鼓励学生。如:“第一个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 的同学我们给他掌声”“第一个回答对的同学我们给他掌声”“第一个女同学回答问题的同 学我们给她掌声”......在鼓励中,学生们就会愿意自主合作回答问题。王老师从始至终以 一种温和的口吻和学生们对话,这样就能让学生们觉得和老师是平等的,没有了紧张感, 老师提到的问题也就愿意去思考,我觉得这样学生们自主能力一定会得到锻炼。

  1. 请列举出通过本次活动汇聚的生成性成果,例如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讲稿、总结材料等;

  并列举出每件成果的主要生成者或执笔者,记录成果的存放处便于未来备查;

  总之,在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和 目标,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出发,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 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 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2.并在以下文本框内例举出一项具体的活动成果内容(如是课堂实录请单独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此处简要描述即可)

  对《课堂教学如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主题,我们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一)精心设计问题和组织学生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三)引进竞争机制,分组比赛,学会合作;

  (四)鼓励质疑,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是否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实施中有哪些经验或教训)

  各位老师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能积极发言,而且都能亮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儿是值得肯 定的,但在交流中又质疑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我们继续研讨。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 学中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思路,提供适宜的土壤和适宜的发展空间, 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篇三: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

  历史教研组活动记录

  第1 次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主持人 活动记录:

  学习市教研室初中历史教学意见、讨论新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9、7

  活动地 点

  全体历史教师

  记录 员

  1、制定落实教研活动计划

  2、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备课组建设首抓集体备课,逐步做到 “四定”、“四同”,“四定”即定制度、

  定时间、定内容、定任务。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制度,写入每学期的教 研组计划中。每周用 2 个小时作为集体备课的时间。集体备课的内容一般定为:(1) 分析研究教材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2)分析交流所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 学习情况;(3)交流教学体会和有关新近信息;(4)教材后面的思考与练习怎样处理。

  由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专题分配给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交流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和对课堂教学框架的构想,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利用集体备课,丰富课堂 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对高三的复习,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 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通过“四定”做到“四同”,即同 课头的教师在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作业处理和考试考核上基本相同,最终形成备 课组的基础教案。备课组成员根据各自教学班级的具体情况,对基础教案进行适当调 整,以做到因材施教。

  3、抓好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4、落实考试制度,做好成绩分析

  (1)认真组织每一份试卷,备课组集体研究,精选试题,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2)认真批改、认真分析、认真评讲,做好成绩统计。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 完善课堂教学。

  5、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开展研讨历史新课程标准活动 6、针对高考开设高三历史复习研讨课,扎实做好第二轮复习,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 实效性。

  7、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

   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主持人

  讨论本学期历史组的科研课题

  9.14

  活动地

  点

  历史教师

  记录 员

  第2 次

  活动内容 讨论本学期历史组的科研课题 主要任务:

  确定研讨课题,模仿问卷设计。

  学生进行问卷的修改和调查方案的设计。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和统计。

  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本次伙伴合作教研活动,气氛非常热烈,通过研讨,达到了伙伴合作的实效。本

  校老师认为一定开展这样的伙伴合作,有利于把高中的探究(研究)型课程推向深入。

  ..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主持人

  教研活动记录

  史学理论学习--基于问题学习

  9.21

  活动地

  点

  全体历史教师

  记录 员

  第3 次

  活动内容 主要内容

  一、史学理论学习--基于问题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

  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 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 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

  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一些事实现象 的再现,没有多大的思考余地。建构主义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和学,主张"在 问题解决中学习"。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 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 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 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 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 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 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享受到 探索问题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 入。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 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

  ..

   程,也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4、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 动力。求知欲越强,学习的自觉性越强。教学过程是教师导,学生的学的双边活 动。教学效果既受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也受学生主体作用的影响;教师的主导 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活学生的求 知欲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很多时候,学生有 学习的欲望,有动机,有上进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学,或学习的效率低下。建构 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 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二、确定下阶段教学活动目标:依据建构主义问题学习的理论探究高中历史课 程中有效设计问题。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教师需要理论修养,理论学习为教学提供了方法和策略。

  ..

   ..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主持人

  教研活动记录 第4 次

  9、28

  初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探究 活动地

  点

  记录 员

  活动内容及过程 初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探究。

  活动过程 根据有效设计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1、 具体实施 徐静在高一开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施 》,陈良彬在高二开设《 美国国父 华盛顿 》,肖红在高三开设《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2、 相关老师听课,提出建议 3、 通过探讨形成以下共识 (1)设计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要——针对性。

  (2) 设计问题要清晰明了——科学性 (3) 设计问题要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 开放性。

  ..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本次教研活动,听了三节课,这三节课各有所长。一些老师还写了教学反思。

  后记:尹娅妮老师对肖红在高三开设《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观课评价:

  该教师通过幻灯片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同学整理孙中山前期革命经历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时代发展和人物心路历程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建构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再 造共和、组织护法运动、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轮廓的同时,使学生对辛亥革 命后孙中山继续革命的活动与革命理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丰富与提高学生的感性 认识。

  这是高三复习课,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再造共 和、组织护法运动,了解孙中山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基础上,更必要突出孙中山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及在革命斗争中所表现的不畏艰险、继续革命的精 神。

  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

  10.12

  探讨如何有效的运用材料 活动地

  点

  第5

   参加人员 主持人

  记录 员

  全体历史教师

  活动内容 主要内容 1、探讨如何有效的运用材料 2、达成共识 运用材料教学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对材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材料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者的立场观点。

  二是材料的补充要恰如其分。过多地补充材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使教学

  进度受到影响。

  三是让学生在运用史料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材料大胆地建构自

  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后记

  陈良彬听课感受 一、 优点:

  1、 整节课师生互动较频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主体的现代教学新理念;

  ..

   2、 此外,本课引用了莎士比亚和帕斯卡对人的反思的两句名言,引起学生思考 人性的两面性,从而导入新课,比较有新意,课堂效果很好;

  3、 就问题的设计而言大致做到了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回答也做出了 相应的评价。

  二、 值得商榷的地方:

  1、 在导入上应尽量把学生引入本课主题“反封建君主专制”;

  2、 本课重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及其重要的启蒙思想,为了解决这一重点知识,

  老师运用了几位思想家的名言材料,非常好!但个人觉得对这些材料还缺乏更深 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没有做到论从史出! 最后的问题探究有很大的现实性,但问题相对较难,缺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

  徐静历史组评价课分析:

  我组的郑小勇老师开了一节评价课《启蒙运动》。

  由于教材内容的特殊性,郑小勇老师将两课整合为一课,构思新颖,设计巧妙。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一、问题设置有效性:问题设置体现其思维特征,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临场 应变能力也很好,能够就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学生解惑。

  二、课堂评价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回答能及时作出评价。

  三、媒体使用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使用熟练,很好地辅助了课堂教学,比如 材料的呈现,图片的展示等方面。

  四、师生互动:师生互动频繁,思维互动充分。

  五、合作学习:由于近年不强调过于形式化,因此未出现。

  ..

   总之,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新课程理念教学。但也存在一 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如下:

  一、在导入部分,教师引入名言,设置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是因为要摆脱人的兽 性。而实际上,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是为了方队封建君主专制,与兽性关系不大。因 此导入的方向是对的,但内容方面需要换一下,时间也不宜过长;

  二、材料运用不充分,只是当做阅读内容呈现了,应该先依据材料寻找关键词, 在此之外再补充课本知识,加强学生提炼材料的能力。在细节方面操作也不甚扎实, 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

  三、在末尾启示方面,思路很好,但有些偏难。如果先呈现图片,再让学生谈 并归纳启蒙运动对今天中国的启示的话,会更加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以上即为本人对此堂评价课的一些所得。

  郑小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的论文《落实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获市直论文比赛尔等奖

  ..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主持人

  教研活动记录

  10、19

  转变观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

  活动地 点

  全体历史教师

  记录 员

  第6 次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主要内容

  ..

   转变观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 活动过程 1、由郭志峰、尹娅妮、许明武、等中年教师开设公开课。

  2、针对公开课探讨新课程教学方法。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老教师带头参与教研活动使我们充分体会到:新课程教学由很多值得我们研讨,

  这需要我们的老师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工作,才能使新课程的深入研究 取得圆满的成功。

  后记:尹娅妮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案例。

  ..

   教研活动记录

  第7次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主持人 活动内容

  考试试卷分析

  10.26 11.28

  活动地 点

  记录 员

  全体历史教师

  一、研讨初三复习 二、初三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 对试题评价 体现了课程观代替教材观的命题思路,重视对基层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创设 新情境,加强能力考查。

  2.答题情况分析

  ..

   (1).选择题 审题不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佳;

  对知识点记忆性的东西把握不够,导

  致识别能力差;对知识点及选项理解不够,有点相当然;对概念性的问题理解偏颇。

  (2).非选择题 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文言文阅读能力差,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答题完全摘抄原材料;

  历史名词的概念模糊,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阐释;

  审题不清,“保国”与“保天下“中 老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很多学生未能审清这个语意条件。对文人的特征分析不全面。

  三.复习备考建议 1. 注重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复习 2. 注重教材,加强对能力的培养。

  3. 注重培养在新情境下有效提取信息,进行知识建构的能力。

  4. 转变教学方式,关注探究学习。

  四.要求全体教师为高三服务:精选试题、收集信息、关注热点

  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主持人

  史学理论学习

  11.2

  活动地

  点

  记录 员

  全体历史教师

  第8 次

  ..

   活动内容 1、史学理论学习 2、活动课教学的探讨

  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开展活动课的原则 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课;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结合时政热点和焦点问题组织 活动;开发本土、乡土、校本化课程。

  3、陈良彬中心发言: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后记:对历史活动课教学的反思:《在尝试中获得经验 在经验中获得启发》

  ..

   教研活动记录

  第9 次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主持人 活动内容

  本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11、9 11.28

  活动地 点

  记录 员

  全体历史教师

  一、老师总结工作成绩

  1、教研组建设有了基本规划 2、 会考成绩年年创佳绩,文综竞赛岁岁结硕果 3、

  教学科研成绩喜人 4、分层教学实验初见成效 5、教师的个人发展进入新阶段 6、初

  步形成了符合我校特点的历史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教科研许主任指出了存在得问题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

  ..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 郭老师提出了整改建议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 3、加强专业引领,突破教研“瓶颈” 专 4、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 良好环境。

  再次,加强史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次的理论学习要有 具体的要求。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

  

篇四: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六

  研修主题如安在高二历史课堂上创设情境教学研修时间 2010、4 主持人袁冬梅地点高二某教室和 23102 办公室 参与教师胡国清、谢伦寿、俞静霞、袁冬梅、宋金宝、秦燕、杨琳、楼乔娜、陈优芳 研修内容及活动纪要一、进一步落实教研组计划,实施情境教学的示范课 二、研讨专题《如何在高二历史课堂上创设情境教学》 1、高二某教室进行示范课,本组教师参与听课;

  2、在 23102 办公室本组教师参与评课;

  3、最后总结,反思,记录备案。

  三、商讨学籍系统管理及录入情况、核对 四、分析本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和得失及改进措施。

  主讲教师讲座稿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附页

  教师的心得、反馈如下:

  胡国清:

  首先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袁老师这堂课能按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 点制定三个目标:知识能力目标;进程与方式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第二.教材 处置比较科学,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第三,教学进程设计合理,层次 清楚。袁老师这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教师层层点评,学生层层过关。第四.教师的大体功扎实。板书设计巧妙、合理、能成为学生取 得知识的思路图,袁老师在整节课中的解释和指导均清楚并有系统,语言规范、精练、抑扬抑扬。

  谢伦寿:

  一、该节课的优点:

  1、该节课设计合理,符合新课程理念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1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史料丰富,设问有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上能开展师生互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气氛较活跃。

  4、设计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对难点能突破。条理清楚。

  5、能与现实的热点结合起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该节课的不足:

  历史史料的量太大,可以适当精简,以更好地突出重点。

  俞静霞:

  这节课结构严谨,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分析透彻;本节课用了与教材相对应的材料,能提高学 生的能力;注重与现实相结合,以史为鉴。

  袁冬梅:

  《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是一个大的课题,也是本人一年来研究的课题,通过收集、 整理相关理论和行动研究以及实验调查等方式,《唐太宗》一课的情境教学设计也是其中的一个步骤,可 能情境教学的设计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这是我的一个创设。希望本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 性和实用性。

  宋金宝:

  本课教学设计精巧,突出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教学理念,大量的文字、图片材料,给学 生以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方面阐述了唐太宗的内外政 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高度概括的能力。

  秦燕:

  今天有幸听了袁冬梅老师的《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堂课,值得回味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 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认知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中 对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袁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 生合作、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了思考力, 发展了历史思维,这也是目前开卷考试形式下,一种好的历史教学方式,咱们借鉴。

  二、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

  新课改突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着。袁老师充分发挥了作为研究

  -2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踊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要表此刻把 空间留给了学生,把机缘留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把思考留给了学生,学习中有一个环节都是教 师设置问题情景,由学生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再点拨、提升,值得借鉴。

  三、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袁在讲授新课前对历史大背景作了一个具体介绍,使历史知 识有了一个通感。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打破了王朝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历史 的大背景做一介绍,袁老师此点表现的很好。

  杨琳:

  本课结构完整,富有诗情画意,运用多媒体课件得当。在课件中引用了比较多的古文及古诗词,能较 好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很好地体现中国特色。本课思路清晰,情境设计合理。探讨:不知是 要分几个课时来完成的?如果是一课时的话感觉内容偏多了,是否可以删减?内容完整,是否可以选择突 出其中几点? 楼乔娜:

  该课具有以下优点:1.教学思路清晰,设问精巧,材料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的 能力。2.教学方法灵活,富有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流动性和生命性 陈优芳:

  教材处理比较科学,教学编排合理;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 出,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能较多的运用史料来说明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史料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 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比较能力。课堂环节紧密联系,几个问题设计具有创新之处,层层设问,以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附件:

  《第二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情境教学教案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奉化高级中学 袁冬梅 2010 年 4 月

  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思 考问题,让问题成为知识面的纽带,积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在分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中,

  -3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分享学习的快乐,体会历史的智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强调贴近学生生活,把 历史教学和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及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总之,教师根据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 材料,创设适宜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所学知识得到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 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和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的历史贡献;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 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材料解析、合作、讨论、探究;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 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等方面的诸多示例, 感受唐太宗的优秀品质,并以此为借鉴,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唐太宗的民族和外 交政策,体会唐太宗在对待各民族和各国家问题上的平等态度和开放的胸襟。通过借鉴唐太宗历史经验的 学习,感悟这一历史人物给今天的我们所带来的启示,体会唐太宗留给后世的丰富的精神遗产。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教学难点: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唐太宗治国方略的对后世的启示。

  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意图 [导入新课] 历史尽头的回眸,是一串奔流不息的轨迹,伴着丝绸古路悠扬驼铃,寻觅长安古城的雄风。我们看到 了历史丰碑镌刻出的辉煌画卷,那是武功赫赫、文采风流的盛世唐王朝及那位安世济民的李世民唐太 宗…… 情境创设:[教师出示幻灯片]:《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教师播放视频]:播放大型历史纪录文献片《唐太宗》之《玄武门之变》的剪辑视频。(纪录片解说词:

  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斗争

  -4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626 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 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

  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李建成、李元吉中箭而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玄 武门之变 ”。)

  [教师设问]:从刚才的录像中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教材P9“学思之窗”你怎样看待嫡长子 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要点提示]:该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 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阶段。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能发生“玄武门之变”?他上台后又为什么会使唐朝“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 的阶段”?他究竟为唐朝做了哪些事?我们又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东西,有何启发?今天就让我们来重 温这段历史。

  [新课教学] 一、玄武门之变 626 年 简介李世民:

  (599—649)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617 年起兵反隋。618 年,李 渊即帝位,国号唐。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被封为秦王。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

  他先后打败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等,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在反隋 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功勋。其间几次身陷重围,居然毫发无损,为此高祖特加号“天策 上将”于他。他亲身经历主要六大战役,《六骏图》反映的就是这一业绩。

  626 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627 年是贞观的年号。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背景 情境创设:文字资料引入—— 材料一:唐太宗刚继位时的国力: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几年之后的国情:

  -5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唐太宗时,“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教师设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唐太宗刚继位时的唐朝的国力怎样?几年之后的国情又是怎样? [要点提示]:唐太宗刚继位时的唐朝的国力弱,人民生活条件差,经济不发展。几年之后唐朝的国力 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改善,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

  [教师设问]: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得国家面貌迅速发生了变化?“贞 观之治”到底是什么样子? 2、“贞观之治”表现(概念)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 P9 相关内容,寻找并让学生回答“贞观之治”的表现。

  [教师出示幻灯片]:《“贞观之治”的表现》 [教师扩展] 在教材中只提到“贞观之治”的部分表现,如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 改善。但教师必须补充其它相关的知识点,如补充“民风淳厚,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繁荣,文化繁荣”等。

  提示学生要从“政治、经济、人民、民族、文化、外交”等全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了解知识不要以偏概全。

  3、“贞观之治”原因(措施):

  [教师设问]:唐太宗即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走进了“贞观之治”?他的治国方略有哪些?他治理国家 时的客观因素又有哪些? 要求学生分组阅读与讨论课本 P9-11 的相关内容,填空并完成下列一张表格。

  [教师出示幻灯片]:《唐太宗的治国方略》的一张表格 A、主观原因: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措施具体内容 政治 经济 法律 文化 民族 外交

  -6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先让学生分组阅读和讨论相关教材的内容,并适当填空完成,再是以师生共同层层分析解剖,深刻 理解探究。)

  A、主观原因: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1)政治方面:

  ①吸取隋亡教训,“存百姓”思想 [教师出示幻灯片] 资料引入—— 材料一:李世民亲历了隋朝的兴亡的巨变,庞大的隋帝国在民众的反抗下顷刻间坍塌的教训使他深受 震撼。他认识到,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为君之道,必须先 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 本……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二:唐太宗有一段话论述了国家的根本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的东西,国家以百姓为 本,百姓则以衣食为根本,而生产衣食又以不丧失农时为根本。” [教师设问]: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体现什么思想?为什么有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为他以 后的治国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为了避免重蹈隋灭亡覆辙,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中体现了“存百姓”的思想,在这种思想 的指导下促成了在他统治时期的政治清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

  ②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教师出示幻灯片] 资料引入—— 材料一:唐太宗的用人原则: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材料二:内举不避亲(长孙无忌),外举不避仇(魏征),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用人不问出 身(程咬金)。

  材料三: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善于断案和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家 大事,所以用为宰相,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戴胄则相反,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让他做大理 寺少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深得唐太宗赏识。

  材料四:广开言路,兼听纳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太宗亲临吊唁,痛哭道:

  -7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一去,我丧失一面镜 子啊。”

  材料五:唐太宗还去凌烟阁,对着魏征的画像做诗一首:“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 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教师提示]: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

  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许多矛盾,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

  家的有用之才。

  ③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贞观年间发展和完善了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加强集体议政和监察机制,精简机构,提高

  效率,力求政令尽可能符合实际,顺应民情。

  (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教师出示幻灯片] 资料引入——

  材料一: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

  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

  “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政要·务农》

  材料二:“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

  人君简静乃可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务

  农》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一、二唐太宗在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具体措施:休养生息,不夺农时,均田制、轻徭薄赋、赈济百姓,缩减朝廷开支等等。

  作用:复苏了唐初经济

  [教师扩展]:唐太宗在经济政策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颁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不夺农时;设义仓,救灾备荒;增殖人口,奖励婚嫁,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设施,疏浚河渠。

  这些利民

  措施的实施,使国家很快出现昌盛景象,贞观之治就是指的这个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很难出现的太平盛

  世。

  -8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在法律方面: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教师出示幻灯片] 资料引入—— 材料一:“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材料二:《唐律》比《秦律》减少 160 条死刑条款。

  材料三: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

  [教师设问]:结合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思想? [要点提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慎用刑法,尊重生命,既体现仁德,又保护了劳动力。

  [教师扩展]:制定律法——唐太宗重视法制建设,于贞观年间修订颁行《唐律》。在维系《隋律》基本 精神的前提下,《唐律》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对处死刑极为慎重;《唐律》还规定,对“占田过限 ”、 “在官复夺私田”及擅自加重赋敛的贪赃枉法官员,要予以惩治。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

  “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 有一次,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制止盗贼的事儿,有人主张制定严酷的法律。唐太宗说:“民众之所 以偷窃,是因为国家规定的赋税和劳役太重、官吏贪婪,加上自己饥寒交迫,所以就顾不上廉耻了。我应 当节省费用、减少赋税和奢靡,选择廉洁的官员,这样民众衣食有余,就不会当盗贼了,何必用严酷的法 律呢?”几年之后,天下出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局面。

  在民间选拔官员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假冒的人,唐太宗打算按照已经发布的命令处死他们。兵部郎中 戴胄劝阻说:“按照法律应该处以流放”。唐太宗生气地说:“你想遵守法律从而使我失去信誉吗?”戴 胄说:“皇帝的命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下达的,而法律是国家公布的用来取信于天下的。陛下对欺诈之 事很愤恨,因此要杀掉他们,当然也知道按照法律不可以这么做。如果用法律来衡量就可以忍己之小恨而 取得整个天下的信任”。唐太宗说:“你能这样执法,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教师扩展]:发展科举——唐太宗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扩大贡士人选,重视与国计民生策论有 关的进士科,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李世民马 上得天下后,不失时机地发展经济,加强制度建设的“文治”转化,他本人写诗作文也颇有文采,被誉为 “初唐文坛第一花”。

  [教师出示幻灯片]资料引入—— 材料一: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9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考什么? 材料二: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 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 经。类似今天填空。

  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类似今天简答。

  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类似今天论述。

  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类似今天作文。

  材料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教师出示幻灯片] [教师扩展]:唐太宗在文化上采取了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这种措施 促进了唐朝文化不断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唐朝的巩固。

  (5)民族方面: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统治措施。

  [教师出示幻灯片] 材料一:

  材料二: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唐高祖的祖母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 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唐皇室的“胡人”血统,反映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 流与融合。

  ——教材 P10“历史纵横” [教师设问]:结合上面图片和材料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唐时的民族关系。并结合教材,请用史实进行 论证。

  [要点提示]:唐时的民族关系: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合,交流频繁。史实:武力征服, 战而后和——突厥、薛延陀、土蕃等;册封——西北各民族;设置机构——羁糜府州(东突厥)、安西都 护府(西突厥);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唐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教师打出幻灯片] 材料:唐诗《陇西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如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教师设问]:结合秦到唐朝的有关史实和上面的两张图片,谈谈你对唐太宗这番言论的看法。

  -10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要点提示]:

  (1)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的确是较开明的。他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等,使汉族与少数民族 和睦相处,共同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贡献。

  (2)但唐太宗为美化自己,而完全否定了历代的民族政策。事实上,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并没有把少数民族排斥在外。如越族。两汉同西域的关系也很密切,先后派张骞通西域和班 超经营西域。三国时,蜀国的诸葛亮帮助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 族大融合的出现等。说明并非“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3)皇帝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说到底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

  [教师设问]:结合唐太宗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再结合今天中国的民族政策,比较两者有哪些共同点,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探究来回答。

  [要点提示]:民族政策都采取了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中央政府都采取了符合当地民族风俗的多种政 策,都促进了地方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6)外交方面: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的方针。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P11 相关内容,讨论和概括唐太宗在外交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教师打出课件] 1.政策(积极友好、开放) ①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并复信答礼 ②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居住、做官、通婚 ③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2.中外交往概况 ①来访人员频繁 ②外来宗教传入(佛教经典、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 ③玄奘取经 ④朝鲜、日本踊跃学习唐朝文化 3.影响 ①长安成为国际性多数会 ②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

  -11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③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庞大影响 (朝鲜:中国的古代典籍、诗歌… 日本:大化改新) [教师扩展]:大唐积极友好、开放的外交政策,与各国友好交往,无通有无。不仅提高了唐朝在国际 的地位,而且也形成了以大唐为中心的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圈,因此和平外交是我国优良传统,今天也 实行着和平外交,历史是今天的智慧,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我们要为今天中国在和平中崛起而自豪。

  [教师出示幻灯片]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民族、外交上的表格总结。(师生再 次讨论总结共同完成表格的内容。) A、主观原因: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措施具体内容 政治①吸取隋亡教训,“存百姓”思想 ②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③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经济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法律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统治措施。

  外交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的方针。

  B、客观原因:

  1、隋朝的经济繁荣,为唐的发展创造条件。

  2、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农业劳动工具的改进。

  三、晚年的“糊涂” [教师出示幻灯片]文字材料引入—— 材料一: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 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材料二:征伐高丽,前后两次,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得不偿失。不但唐太宗

  -12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得了病,因为要大量造船,结果引起农民起义,激化了国内矛盾。

  材料三:还有奢侈现象增多了。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

  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 一年又修翠微宫。

  [教师设问]:唐太宗晚年有什么过失?他是如何反省的? [要点提示]:过失:纳谏渐少,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反省:撰写《帝范》 [教师出示幻灯片] 专家点评: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促进经济 的复苏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更为古 代封建君王的表率和典范。

  唐太宗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教师设问]:让学生带着 P12 本课测评: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学生探讨答案汇总]: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 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表率和典范,并对以后历 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师提升答案]:

  A、积极:(注意史论结合)

  1、他统治期间,能够汲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 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大大完善了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对外采取积 极友好开放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

  -13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景象,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富有借鉴意义的

  思想。

  B、消极:

  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

  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

  总之,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封建

  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老是一名封建的统治者。(总评)

  [课堂小结]

  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促进经济的复苏乃至

  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君王

  的表率和典范。

  [课堂扩展]:

  [教师出示幻灯片]:《历史与现实》

  [要点提示]:

  (1)有利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

  (2)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3)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

  (4)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

  孔;

  (5)“爱之如一”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6)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教师设问]:让学生讨论探究,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和结束给当代我们有什么启示?

  [要点提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14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角色体验]

  [教师设问]:从大唐盛世的唐太宗和当今正在和平崛起的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的治国方略中你有何启

  发?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将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国家,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也可

  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和积极演讲或撰写历史小论文)

  [要点提示]:开放性答案,说得有理即可。

  [形成性练习]

  A、选择题

  1、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者有道人推为主,无道则

  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表明唐太宗

  A 认识到君民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B 认真总结了前代灭亡的教训

  C 代表了广大 人民的利益 D 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2、历史记载,唐太宗时曾经有人请修复长城, 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事”对这一史实理解

  正确的是

  A 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

  B 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C 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D 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中央

  3、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B 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C 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D 松赞干布归附唐朝

  B、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

  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

  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5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⑴按照材料一说明隋朝衰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安在? 答: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⑵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用意安在? 答: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图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⑶按照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安在? 答: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C、自我测评:

  2003 年广东高考问答题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 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请从“时会” 与“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参考答案:(13 分) ①隋末农人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障碍,隋朝的衰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 基础。(7 分) ②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6 分)一、以播放幻灯片和视频 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从幻灯片和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幻灯片、录像和设问中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登上皇位的曲折历程和唐太宗在整个唐朝历史发 展中的地位,“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阶段”点题,引出本课的课题——大唐盛世奠基人唐太宗。

  4、创造以“问题”开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让问题成为知识的连接点,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5、通过精选材料,依据材料创设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 主获得历史结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这也是 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运用。

  6、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教师打出的幻灯片的内容做出比较,培养学生获取教材的有效信 息能力和比较能力,提升“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同时让学生掌握知识时要全方面的理 解知识,不要以偏概全。

  7、唐太宗的治国方略环节采用了问题引导、情境设置、讨论合作、探究互补的方法,由由浅及深、

  -16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由易到难,用层层递进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比较历史的能力。

  8、先让学生分组阅读和讨论相关教材的内容,并适当填空完成表格内容,再是以师生共同层层分析

  解剖,深刻理解探究。

  9、创设许多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的情境,配合创设的问题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

  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体现课堂教学的流动性和生命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陈述观点,完成表格的内容,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能力和发散思维。

  11、通过情境设置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2、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化的语言阐述来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加理解唐太宗在法律方面的民本思想,慎

  用刑法。同时以故事化的形式来创设情境,更让学生具有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和生命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经验。

  13、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的情境创设来说明唐太宗文德治国、崇儒尊孔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 材料的能力,同时对今天国家采取也以德治国的理解,强加实施力度。

  14、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创设层层设问,让学生理解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对加强国家政权巩固的重要 性,同时与现实的中国目前的民族政策作了比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而且能加强学生的学以致 用,史为今用,学史使人明智的价值趋向。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实。

  15、通过唐太宗的积极友好开放的外交政策所带来的繁荣和大唐文化圈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和历史责任感,并与当今的中国的和平外交中崛起的现实相结合起来,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创设情境,让 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进行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6、对唐太宗的治国方略的内容学习,进一步以表格形式来创设情境进行总结和归纳,再以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

  17、同时全面分析“贞观之治”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提升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能力和概括能力。

  18、通过“专家点评”和“唐太宗自我评价”两则文字材料,再让学生分组探讨,以提高学生获取有 效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在教师的提升答案中让学生明白、理解如何评价一位历 史人物,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一分为二,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历史人物。

  19、新课程强调贴近学生生活。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及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可极大地调动

  -17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20、开展互动教学,构建和谐课堂。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平等、民主、互助的交流平台,有助 于实现学生、师生互动,发挥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主地位。

  21、通过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进一步培养其辩证思维的能力。

  22、通过创设角色替换、问题情境的方式 ,让学生来分析和巩固本节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

  23、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情境活动,运用了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解决和利用,通过形成性练习 活动,让学生来总结、巩固教学的三维目标,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18

  

篇五: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

  .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组名称:

  太和县北城中心校 学校 历史 教研组

  教研组长:

  刘志辉

  记录人:

  张刚

  活动时间 2016.4.11

  活动地点 政史探讨室 主持人

  张刚

  参加人员 全体历史教师

  活动主题 课堂教学如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预计要达 通过课例展示,集体研讨,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困惑,

  到的目标 形成清晰的教学理念。

  (请从本次活动的发言内容概要、主要结论、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记录)

  刘志辉: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那些勇于探索,具有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历史课教学多数教

  师固守的是“讲解-接受”的模式,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性学习能力没

  有得到充分挖掘。为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体意识,培

  教

  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天我们就依托王子

  研

  月老师的《民族团结》这节课谈一下《课堂教学如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过

  王子月:本课教学我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

  动中,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以分组合作自主学习为主。就本节课的教学

  程

  做一下回顾:本节课以党的政策,民族的发展、民族情和畅想未来为线索,按照激情阅

  读—理解—掌握的有效教学步骤,循序渐进的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1、首

  先,把学习的提纲发放给学生,给学生的学习以提示。结尾又以一首《我的中国心》把

  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既照应了开头,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升华了学

  生的情感。最后老师送给学生历史歌谣。《五十六个民族团结歌》。2、在教学中运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3、用故事激趣,在故事中明理、导

  行。4、设计活动,强化学生的明理、导行。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认识,由于水平

  有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张刚:首先,王老师的这节课应该算是上得很成功。他教学中始终是以小组合作为 主,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地氛围,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王老师 在教学中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点值得我学习,我觉得能够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本节课最后问学生“你觉得我们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让学生找 问题,必然会动脑筋。总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 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

  ..

   .

  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

  唐磊:我很同意刚才老师的意见,教会学生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王老师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组织学 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为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他采用记分办法,进行比赛,并将得分计 入平时成绩,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会高起来,自然自主能力会提高。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就是符合学生心理,如:学生们感兴趣的音乐就进入了这节课。王老师用音乐来调动学 生们的兴趣,用兴趣激发学生们自主合作的能力。所以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不是高不可 攀,只要让学生感兴趣,用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我们同样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

  程瑜:在王老师这节课上我学到了在历史课堂上要努力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 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有了这个模式,学生们才有自主学习的氛围。在这节课堂 上王老师始终围绕事前分好的组来教学,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很好。这样,学生通过亲自 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对比较枯燥的历史 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

  韩东方:我很欣赏王老师在教学中始终鼓励学生。如:“第一个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 的同学我们给他掌声”“第一个回答对的同学我们给他掌声”“第一个女同学回答问题的同 学我们给她掌声”......在鼓励中,学生们就会愿意自主合作回答问题。王老师从始至终以 一种温和的口吻和学生们对话,这样就能让学生们觉得和老师是平等的,没有了紧张感, 老师提到的问题也就愿意去思考,我觉得这样学生们自主能力一定会得到锻炼。

  1. 请列举出通过本次活动汇聚的生成性成果,例如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讲稿、总结材料等;

  并列举出每件成果的主要生成者或执笔者,记录成果的存放处便于未来备查;

  总之,在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和

  教

  目标,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出发,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

  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

  研

  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2.并在以下文本框内例举出一项具体的活动成果内容(如是课堂实录请单独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成

  此处简要描述即可)

  果

  对《课堂教学如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主题,我们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一)精心设计问题和组织学生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三)引进竞争机制,分组比赛,学会合作;

  (四)鼓励质疑,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是否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实施中有哪些经验或教训)

  ..

   总结

  .

  各位老师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能积极发言,而且都能亮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儿是值得肯 定的,但在交流中又质疑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我们继续研讨。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 学中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思路,提供适宜的土壤和适宜的发展空间, 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

  

篇六: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

  二中校本教研(高中历史 )学科专题研修系列活动记录 专题名称 研修时间 研修人员 教材课题 教学目标、重难点确立有效性研修 2011、3、8 历史组 对高中历史必修 2 第三单元进行教学重点及课时的 研讨 原 始 设 计 存 在 问 题 研修地点 六楼文科办(下午)

  原始的教学设计是以每一课时为单 教学设计的数量与实际 位进行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但 9 月份 教学进度不符,本应超 学校进行教学设计的检查发现我们老 周备课,不仅没有完成, 师在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教案上设计的一课时内 容,许多教师用 3 课时 甚至 5 课时才完成。

  集 体 研 修 成 果 第三单元第 14 课 用时 3 课时 第 15 课 用时 3 课时 第 17 课 用时 3 课时 单元用 2 课时 简 要 说 明 为了找准我校学生的学 情,学力和《课程标准》 以每一个课时为单位, 研究必修 2 的具体教学 内容、教学重点和所需 要的课时数。

  第 16 课 用时 3 课时 14 课时 要求的切合点,我们组

  

篇七:山天中学史地生组校本研修的课程计划

  《新航路的开辟》的教学反思

  王卫东

  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给了我们更新的舞台和更广阔的空间。“一切为 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 领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是我们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于是我使出浑身解数, 穷尽各种方法: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等,原本沉闷的教室顿时活了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切地领略到:活动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是新课 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它给了学生们施展才能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创新。所以,活动课应成 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平台。

  于是我挑选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内容。让学生扮演古代的航海家去演示 四条航海路线。希望通过情景的创设、亲身的体验,以达到感悟内化、激励践行 的目的。

  在课堂上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四支船队,要求各队演示航海线路, 并介绍船队的情况和海上的经历。但有一条重要规则:各小组的每个组员都必须 参加到这次活动中。于是我印发了有关这四支船队的航海过程的表格,三人一张, 让同学们结合课本 51 页到 52 页的内容以及 52 页上的地图来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这也是为了体现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精神。

  接到任务后,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他们也很想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于 是他们立即根据我印发的表格上的内容,根据课本内容积极的参与到这个活动 中。我在欣慰的同时也暗暗地下了决心:这样的活动我以后一定要多开展。既能 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探讨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后,他们粉墨登场了。四 位上台的小航海家们带着填好的表格上讲台来,然后拿起激光棒根据大屏幕上的 新航路的开辟地图有模有样的讲述起来了。小航海家们讲的相当精彩,只是在讲 述过程中有点小的错误。对此我和同学们一一给他们纠正了。在此过程中,每一 位小航海家上台讲述后,我都会放小航海家讲述相关内容的 FLASH 资料给他们 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四次航行的了解。然后我出示了新航路的开辟过程的 填表图,同学们很容易的把四次航行的时间、人物、支持的国家以及成就给填出 来了。

  在讲完航路开辟之后,我就出示了三则材料让学生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 响。学生根据材料的提示经过一番思考,把影响也说出来了。

  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体感觉这节课的处理还是比较成功的。虽 然在此过程中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先谈谈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我信任学 生,把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完全交给了学生来完成。事实证明学生是有这个能力来 完成的。这样做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 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豪感。如果这部分内容由我来讲述的话, 那学生等于是在被动的接受,学生既没有热情也没有积极的活动,等于抑制学生 的积极性。这将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不符合。在这一点上的处理应该说是比 较成功的。也该说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在这次公开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应该对新航路的原因做更深层次的分 析。在这点上我只根据书上提到了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是对黄金和香料的渴

   求。我应该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和社会根源也加以补充和分析。我可以加些 材料来让学生来讨论,然后我加以引导然后大家一起来得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 因和社会根源。这样做,给人感觉就在深度上去挖掘了新航路的开辟这课内容。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尝试着这样做,给材料让学生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以 此来加强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推荐访问:校本 研修 课程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