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9篇

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9篇

发布时间:2023-05-01 16:05:04

篇一: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

  .

  -.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的思想。〔

  〕

  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

  2.我国古人曾经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状态的是〔

  〕

  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

  3.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用XX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

  A.?论人民XX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2006年10月,党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那么和重大部署的是〔

  〕

  A.十六届六中B.十六届五中C.十六届四中D.十六届三中

  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

  .

  .资料.

  .

  .

  -.

  A.重要B.本质C.一般D.根本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以经济建立为中心B.开展C.以人为本D.建立

  7.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A.坚持科学开展B.坚持协调开展

  C.坚持全面开展D.坚持统筹开展

  8.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A.改革开放B.XX法治

  C.农村城市协调开展D.东部西部协调开展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

  A.政策B.党C.制度D.干部

  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

  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

  .资料.

  .

  .

  -.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

  A.教育

  B.就业

  C.住房

  D.党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立对三个文明建立的作用是〔

  〕

  A.物质根底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

  1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

  A.物质保障B.政治保障C.精神保障D.社会保障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根底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17.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答复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开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的问题

  .

  .

  .资料.

  .

  .

  -.

  D.建立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立社会的问题

  18.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19.2006年10月,党的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立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立?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开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2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加强思想文化建立

  C.开展经济

  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2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

  .

  .资料.

  .

  .

  -.

  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开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开展的条件。〞段话出自〔

  〕。A.?全世界和谐?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C.?论十大关系?D.?共产党宣言?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

  〕

  A.XX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4.第一次把“和谐〞写入我国现代化目标,提出“建立富强XX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党的文件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B.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C.中共十三大报告

  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5.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

  〕

  A.自主创业

  B.社会保障

  C.教育

  D.公平

  二、多项选择题

  1.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要学会用XX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著作是〔

  〕

  A.?用坚决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的假设干重大关系?.

  .

  .资料.

  .

  .

  -.

  2.和谐社会就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开展

  B.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开展

  C.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开展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开展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

  A.XX法治、公平正义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

  A.生产开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生态平衡

  5.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

  〕

  A.人类社会开展规规律认识的深化

  B.社会主义建立规律认识的深化

  C.中国革命战争开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D.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D.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7.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

  .

  .资料.

  .

  .

  -.

  A.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固党执政的社会根底、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那么有〔

  〕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公平正义

  D.坚持科学开展

  E.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立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A.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立富强XX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C.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D.也是为了应对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趋势的无奈之举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

  〕

  .

  .

  .资料.

  .

  .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确实立

  12.建立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

  〕

  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

  D.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13.加快推进以民生建立为重点的社会建立的根本内容是〔

  〕

  A.教育、就业

  B.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C.医疗卫生

  D.社会管理

  14.优先开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必须〔

  〕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优化教育构造。

  C.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D.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15.实施扩大就业的开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必须〔

  〕

  A.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B.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C.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D.规X和协调劳动关系

  16.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必须〔

  〕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B.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D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

  .

  .资料.

  .

  .

  -.

  17.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必须

  〔

  〕

  A.要着力提上下收入者收入。B.要努力扩大中等

  收入者比重。

  C.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展有效调节。D.要取缔非法收入

  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坚实根底

  B.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根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条件

  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关系〔

  〕

  A.相互包含

  B.相辅相成

  C.相互独立

  D.相互别离

  三、辨析题

  1.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立为中心,而把社会建立放在首位。

  2.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四、简答题

  .

  .

  .资料.

  .

  .

  -.

  1.简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关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什么原那么?

  4.试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5.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作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开展的重要任务,其重要意义何在?

  6.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1:200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其中一项主要议程就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会议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立富强XX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2: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主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实践经历,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XX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

  .

  .资料.

  .

  .

  -.

  谐相处的社会。

  ——?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

  材料3: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稳固党执政的社会根底、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立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根据以上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1〕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党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呢?

  〔2〕为什么说形成和谐社会是稳固党执政的社会根底、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是什么?怎样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二〕.材料1:某市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坚持人格平等,尊重外来投资者或打工谋生者,依法严惩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企业;设立红十字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用于救助无经济支付能力的伤病者;不断加大力度,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新型劳动观,尊重和保护人民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材料2: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丰富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

  .

  .资料.

  .

  .

  -.

  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开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开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开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

  材料3:“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局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要求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贯彻“五个统筹〞的开展观。〔要统筹区域经济开展;要统筹城乡经济开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开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开展;要统筹国内开展与对外开放〕

  〔1〕

  结合材料1,说明该市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

  〔2〕请结合材料2中国建立和谐社会,解决环境与开展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请结合材料3分析贯彻“五个统筹〞的开展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

  .

  .资料.

篇二: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四个全面”中(A)是战略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

  2.“四个全面”中(D)是根本保障。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

  3.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阶段。

  A.决定性B.关键性C.发展性D.建设性

  4.党的(C)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重点

  攻陷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A)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二〇二〇年B.二〇三五年C.二〇五〇年D.本世纪中叶

  6.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C)现代化。

  A.治理体系B.治理能力

  C.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D.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刚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D)明显增强。

  A.法治水平B.法治意识C.法治理念D.法治观念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以(A)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A.宪法B.民法C.党章D.刑法

  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D)。

  A.根本保证B.基本保证C.根本方式D.基本方略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成立(C),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A.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B.中央依法治国改革领导小组

  C.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D.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改革领导小组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C),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A.巡视委员会B.巡察委员会C.监察委员会D.检察委员会

  12.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B)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A.执政考验、深化改革考验、开放经济考验、保护环境考验

  B.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C.领导考验、深化改革考验、开放经济考验、保护环境考验

  D.领导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D)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A.观念不纯、成分不纯、作风不纯

  B.观念不纯、组织不纯、行为不纯

  C.思想不纯、党员不纯、行为不纯

  D.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

  14.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C),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A.政治统一力、思想引导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

  B.政治凝聚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影响力

  C.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D.政治领导力、思想知音力、群众号召力、社会组织力

  15.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B),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A.政治信仰和政治本领B.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C.政治自信和政治素质D.政治理想和政治能力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C),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A.国家主体地位B.公民主体地位C.人民主体地位D.党的主体地位

  17.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B)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A.宪法B.党章C.党的纪律D.党内法规体系

  18.(B)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A.党小组B.党支部C.党委会D.党总支

  19.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B)。

  A.党的自我监督和舆论监督B.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C.党的自我监督和司法监督D.党的自我监督和民主监督

  20.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把(B)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

  1/3A.规矩B.纪律C.问责D.执纪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BCD)。

  A.经济更加发展B.民主更加健全

  C.文化更加繁荣D.社会更加和谐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讲的是发展的(ACD)。

  A.平衡性B.科学性C.协调性D.可持续性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CD)。

  A.为人民服务B.为民族求独立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D.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

  (ABCD),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

  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政治意识B.大局意识C.核心意识D.看齐意识

  5.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____、____、____和____,坚决反对特权。(ABCD)

  A.形式主义B.官僚主义C.享乐主义D.奢靡之风

  6.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

  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

  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_______显著增强。(ACD)

  A.创造力B.创新力C.凝聚力D.战斗力

  7.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____的长期性和复杂性。(ABC)

  A.执政考验B.改革开放考验C.市场经济考验D.生态保护考验

  8.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ABCD)。

  A.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B.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C.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D.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9.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ABCD)。

  A.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B.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C.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D.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10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ABC)。

  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持续性

  1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CD)。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坚持(ABC)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民主协商

  13.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ABD)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A.思想不纯B.组织不纯C.道德不纯D.作风不纯

  14.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ABC),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A.组织建设B.作风建设C.纪律建设D.廉政建设

  三、判断题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

  2.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3.十九大报告指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刚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党、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4.十九大报告指出,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5.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6.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7.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8.五年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9.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10.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1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刚正司法、全民守法。(√)

  12.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13.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法治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14.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2/315.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科教兴国

  3/3

篇三: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第十一章

  测验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

  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规律并利用价值规律为人类服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b.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c.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a.物质基础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

  二、多选题

  1.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

  a.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

  4.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是

  a.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b.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c.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d.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6.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c.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d.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7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b.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d.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

  a.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b.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9.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

  三、简答题

  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四、论述题

  1、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解决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或举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a3.a4.d二、多选题

  1.abcd2.abc3.abc4.abcd5.abcd6.ab7.abcd8.abcd9.abcd10.abc三、简答题

  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答案要点:

  (1)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4)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

  (5)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6)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四、论述题

  1、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解决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或举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要点:

  (1)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国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重视信访、解民疾苦、关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4)我国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平安工程,保持社会的稳定。

  (5)我国正在花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城镇“低保”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解决农民工欠薪、关注农民工权益、免征农业税、整治教育乱收费、实行“一费制”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篇四: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兼相爱”、“爱无差”,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A、墨子

  B、孟子

  C、孔子

  2、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发表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

  A、魏特林

  B、付立叶

  C、马克思

  3、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A、发展

  B、改革

  C、稳定

  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坚持“双百方针”

  5、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A、十六大报告

  B、十三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六中全会

  6、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的是党的()

  A、十六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都属于建设()这个大范畴。

  A、建设共产主义

  B、现代化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认识的深化

  A、党的性质

  B、执政规律

  C、奋斗目标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安定有序

  10、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诚信友爱

  B、以人为本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项选择题:

  1、和谐社会是()

  A、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美好的蓝图

  B、不是社会形态

  C、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D、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

  E、.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

  F、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它包括()层面的内容:

  A、第一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B、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

  的和谐

  C、第三个层面是人自身的和谐

  D、第四个层面是人与动物的和谐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包括()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E、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有()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制;

  C、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必须坚持政治文明;

  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E、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有()

  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C、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D、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E、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F、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三、简答题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1、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试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3、请你谈谈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4、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五、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695页。

  材料Ⅱ:

  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使我们关于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载2005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请回答:

  如何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答案:

  1、A2、A3、A4、B5、A6、A7、A8、B

  9、A

  10、C

  二、多选题答案:

  1、ABCDEF

  2、ABCD

  3、ACE

  4、ABDE

  5、ABDEF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一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更充实的物质保证。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又显著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5、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须要求.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1、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答: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执政规律认识

  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上的升华。

  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一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试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答: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只有社会主义建设搞好了,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3、请你谈谈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主要有:

  (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断。这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教兴国战略是根据我国国情及其它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提出来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产力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赶上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全局的大事。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以保护环境为重要内容,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忽视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人的需要不构成危害,要争取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资源利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帮后富,协调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到20世纪末,第二个大局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这是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求,是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不仅对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都将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

  答:要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1)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篇五: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在()

  A.2002年十六大B.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

  C.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D.2005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中共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

  A.经济更加发展B.民主更加健全C.科教更加进步D.社会更加和谐

  3.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具体内容B.方针政策C.指导思想D.行动纲领

  4.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

  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经济基础B.政治基础C.阶级基础D.社会基础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纳入()A.经济建设的内容B.政治建设的内容

  C.文化建设的内容D.社会建设的内容

  9、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实现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

  C.更好地坚持民主法制D.推进改革开放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规律并利用价值规律为人类服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具体内容B.方针政策C.指导思想D.行动纲领

  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D.也是为了应对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趋势的无奈之举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指()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B.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C.在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D.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重要保证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主要是指()

  A.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法律保障

  C.发展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D.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以上“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4.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的内涵特征或基本思路中,社会公平正义极为重要,它是()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B.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义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5.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

  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

  6.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诚信友爱就是()

  A.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C.全社会形成普遍的团结认同D.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7.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C.创造成果得到肯定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8.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

  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9.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命健康D.生态良好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辨析题

  1.稳定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科学的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4.和谐社会就是利益均衡的社会。

  四、简答题

  1.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是什么?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4.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五、论述题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材料

  新世纪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动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神可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

  材料

  2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审核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根据材料2,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突出解决的重点是什么?

  (3)为解决材料2中反映的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2、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材料1惠山区堰桥街道城塘村村民王涌明,因长年患重症失去劳动能力,去年全家5口人一年的收入只有1.5万元,虽略高于低保标准,但一家老小生活依然十分拮据。令老王暖心的是,今年3月,惠山区在无锡率先启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程,3000元临时救助款如及时雨,4为窘迫的家庭送来了甘露。暖心的,绝不仅仅王涌明一家。就业培训政府买单,百姓收入一路攀高,“五保”老人安享晚年,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公交线路四通八达……这一年里,老百姓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这样的幸福感受。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综述》,新华网,2008年10月28日。

  材料2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重庆市江津区的徐云贵老人,写下平生第一篇散文,歌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来,老人2007年患脑溢血住院用去1.2万元,却拿到了1.075万元的报销款。2007年,全国2448个县(区、市)里有7.3亿像徐云贵一样的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86%,累计受益人次接近2亿。这种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党和政府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热烈欢迎。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材料3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摘自:《十七大政治报告》

  材料4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C4B5D6C7D8D9C10A11A12D13B14A15C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CD3ABCD4ABCD5ABD6AB7ABCD8ABCD9ABD10ABCD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和谐社会并不等于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必然是稳定社会,但稳定社会不一定是和谐社会。在历史上,有的稳定是以牺牲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

  2.[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3.[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关系既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因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二者是统一的。它们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4.[答案要点]此说法是不准确的.(1)和谐社会从根本上是要做到利益均衡,这毋庸置疑。由于分配不公、城乡及地区差距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在利益上不均衡的情况确实需要及时调节。但如果认为和谐社会仅仅是实现这个目标则是片面的。(2)和谐社会除了调节利益关系之外,也包括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只有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实现有序,整个社会体系都在制度个法律的轨道上运行,才符合和谐社会的主旨。(3)和谐社会还有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就是人与自然的。由于dui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自然的威胁,这些问题,都应该是和谐社会必然要解决的。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第一,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答案要点]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上述六条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3.[答案要点]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面健康水平;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答案要点]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必要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是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5.[答案要点]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有: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为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部署,提出了如下的主要举措:

  ①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②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③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④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⑤激发社会活力,增强社会团结和睦。

  ⑥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3)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4)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5)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6)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7)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8)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2.[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的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较近的阶段性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要努力坚持的目标。(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条件。(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建设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和提供一种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机制,这是达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

  3.[答案要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就其理论意义而言,第一,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它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2)就其实践意义而言,第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第三,它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第四,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六、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①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存在各种挑战和风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经济等科技等方面还处于劣势。为了应付这些挑战和风险,我们必须加强国内的发展,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已在国际社会中站稳脚跟

  。②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凸现,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化解各方面的矛盾,调动人民的积极性,通过和谐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③从执政党来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坚持立功为民、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可以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党所承担的三大历史任务。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突出解决的重点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例如就业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住房问题、环境问题等。

  (3)①针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应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②针对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

  |……以及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发法制还不健全方面问题,应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③针对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应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④针对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性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应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而完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安定有序

  。⑤针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应激发社会活力,增加社会团结和睦,对内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答案要点](1)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2)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能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正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够为社会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障,使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且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公平与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首先,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为其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篇六: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毛概第十一章试题

  练习题(第十一章)

  一、单一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C)

  A、社会手段

  B、社会计划

  C、社会理想

  D、社会现实

  2、我国古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其根本原因是(D)

  A、人们的认识太肤浅

  B、思想还不成熟

  C、生产力水平太低

  D、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

  3、在西方,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A)

  A、毕达哥拉斯学派

  B、米利都学派

  C、爱非斯学派

  D、爱利亚学派

  4、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曾提出过许多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但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其根本原因是(B)

  A、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探索不够,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B、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C、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时代

  D、他们的构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超越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5、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B)

  A、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

  B、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C、人们可以不劳动,随心所欲地享受

  D、由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

  6、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的(C)

  A、十三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六中全会

  7、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党的(C)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8、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党的(D)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9、胡锦涛同志的哪次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B)

  A、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B、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C、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

  D、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

  10、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概念的是(B)

  A、2005年10月下旬,在朝鲜访问时的一次讲话

  B、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

  C、2006年5月下旬,在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上的讲话

  D、2006年6月,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A、本质属性

  B、表现形式

  C、政治体制

  D、经济体制

  12、目前,我国社会(A)

  A、总体上是和谐的B、总体上是不和谐的C、处在和谐崩溃的时期

  D、处在和谐重建的时期

  13、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

  B、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

  C、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

  D、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和谐社会是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体

  B、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并由此实现社会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

  C、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D、和谐社会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应该是社会主义(D)

  A、经济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16、我国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历史上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的本质区别是(A)

  A、我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B、我国的和谐社会能够实现,历史上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不能够实现

  C、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都不能够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我国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和谐的,而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和谐的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时也就是社会和谐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和谐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

  D、我国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间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要短

  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

  A、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条件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条件

  C、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形式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式

  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C)

  A、两者是并列的B、两者同时实现同时完成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0、《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指导思想,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B)

  A、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走共同富裕道路

  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D)

  A、以人为本B、以民为本

  C、社会公平

  D、公平和正义

  22、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C)

  A、发展

  B、党的领导

  C、制度

  D、发展社会事业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安定有序

  24、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C)

  A、诚信友爱

  B、以人为本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5、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

  26、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B)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27、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8、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C)

  A、群众

  B、基层

  C、党

  D、干部

  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B)

  A、城市

  B、基层

  C、农村

  D、中央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点:(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须要求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要点:(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要点:(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要点:(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捉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捉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要点:(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4)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要点: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7、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要点:(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8、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条措举

  要点:(1)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2)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3)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4)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9、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要点:(1)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2)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3)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10、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要点:(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3)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4)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四、论述题

  1、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论述: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点: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对非公有制经济要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平等相得。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

  ②坚持和完善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即要做到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即要鼓励和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又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维护社会收人分配的相对公平。

  ④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缩小贫富差距悬殊,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索,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又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论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的统一。

  要点:①既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择优汰劣等功能;树立追求效率,竞争创新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②要通过宏观调控解决社会共同职能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对国民财富进行再分配,从而保证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或答:通过宏观调控,缩小贫富差距悬殊,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稳定物价等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注:也可答,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3、构建和谐社会,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请分析,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要点: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效率优先,再分配注重公平。

  ①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个人收入要‘调高、扩中、提低’。

  ①健全法制,加强道德建设,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投入捐助慈善事业,增加第三次分配。

  ①健全杜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三、简答题

  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答:(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答:(1)必须把握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

  (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答:(1)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2)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3)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5)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6)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答:(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2)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进行建设;

  (3)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5、简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

  答:(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四、辨析题

  1、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本命题错误。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本命题错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

  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现实任务。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五、论述题

  1、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解决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或举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答:(1)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国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重视信访、解民疾苦、关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4)我国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平安工程,保持社会的稳定。

  (5)我国正在花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城镇“低保”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解决农民工欠薪、关注农民工权益、免征农业税、整治教育乱收费、实行“一费制”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

  利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

  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乡居民你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万倍。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材料二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2009年四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网

  (1)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

  会建设?

  (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案要点】

  (1)①现实原因:一方面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来看,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速度是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我国面临的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最后造成内需严重不足,贫富差距过大,分配水平不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②理论依据:发展的目的是人,发展的动力也是人,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只有当群众利益得到满足,才会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经济发展才会有动力。人民群众既是创造主体,又是享用主体。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改善民生,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③实践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进行“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现实原因、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社会建设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重点是六大民生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要推进以六大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障群众利益;另一方面,在继续强调效率和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应该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我们当前所存在的民生问题,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篇七: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

  测试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

  测试

  章节测试每个题型随机抽取10道题,请同学们认真答题,考试只有一次机会,请认真阅读完绪论相关的学习内容再考试。

  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属于()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劳动人民的一部分

  C、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D、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C

  2知识分子是中国()的一部分。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正确答案:B

  3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属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A、知识

  B、劳动

  C、创造D、人才

  正确答案:B

  4

  新时期,统一战线要在()旗帜下,实现最广大的团结。

  A、爱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

  C、爱共产主义

  D、爱和谐社会

  正确答案:B

  5()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民族和谐

  正确答案:B

  6()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心。

  A、革命化

  B、现代化C、正规化D、科学化

  正确答案:C

  7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

  A、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础之上B、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之上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之上D、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之上

  正确答案:B

  1/3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

  测试

  8各民主党派在中国是()

  A、参政党B、在野党

  C、反对党D、执政党

  正确答案:A

  9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B、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C、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D、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正确答案:D

  1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实现祖国完全统一C、维护世界和平D、加强民族团结

  正确答案:A

  多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有()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新的社会阶层

  D、知识分子E、人民军队

  正确答案:A,B,D

  2

  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年轻化B、革命化C、现代化D、知识化E、正规化

  正确答案:B,C,E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D、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C,E

  4我国知识分子是()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C、文化、教育、科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D、科技兴国的主力军

  正确答案:A,B,C,D

  5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政策是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体是指()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2/3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

  测试

  正确答案:A,B,C,D

  6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者的关系,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A、民族平等是政治前提和基础、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B、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C、民族平等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政治前提和基础

  D、三者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A,B,D

  7中国人民解放军是()

  A、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B、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C、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正确答案:B,C,D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坚持一切为了人民B、坚持共同富裕C、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正确答案:A,B,C

  9以下对共同富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D、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正确答案:A,B,D

  10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因为()

  A、一切为了人民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B、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C、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D、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正确答案:B,C,D

  3/3

篇八: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和谐社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它是一种社会形态B.社会没有差异C.社会稳定D.社会没有矛盾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以人为本B.党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以人为本B.党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

  5、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念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根本目的D.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能力包括()

  A.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B.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不断提高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力;D.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E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A.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表明了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C.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要求

  D.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需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A.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D.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E.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F.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C.全体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包括()

  A.生产发展B.生活舒适C.生活富裕D.生态良好

  1—5CCADC1ABCDE

  2ABCD

  3ABC

  4ABCD

  5ABCDEF

  6BD

  7ACD

篇九: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选题

  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问题上,党的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

  A.经济发展

  B.民主建设

  C.科教进步

  D.社会和谐

  【正确答案是】:D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

  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

  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正确答案是】:B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经济基础

  B.政治基础

  C.阶级基础

  D.社会基础

  【正确答案是】:D4.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具体内容

  B.方针政策

  C.指导思想

  D.行动纲领

  【正确答案是】:C5.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

  A.公平和正义

  B.以人为本

  C.协调发展

  D.和谐

  【正确答案是】:B6.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与人协调的一种形态

  B.社会没有差异

  C.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D.社会没有矛盾

  【正确答案是】:C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正确答案是】:B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正确答案是】:D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正确答案是】:C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正确答案是】:C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正确答案是】:A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正确答案是】:D1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本质属性

  B.基本条件

  C.重要表现

  D.外在特征

  【正确答案是】:A14.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正确答案是】:A15.“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A.《全世界和谐》

  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C.《论十大关系》

  D.《共产党宣言》

  【正确答案是】:D16.“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讲这段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正确答案是】:A17.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A.创新

  B.发展

  C.管理

  D.保障

  【正确答案是】:B18.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A.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

  B.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C.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D.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正确答案是】:A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正确答案是】:D20.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的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毛泽东

  【正确答案是】:C2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

  A.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B.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C.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D.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正确答案是】:C2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A.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

  B.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

  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

  【正确答案是】:B23.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A.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B.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C.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D.人们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正确答案是】:A二、多项选择题

  1.十六届十六中全会提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就是必须()。

  A.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B.坚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C.同时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D.继续强调发展建设问题,不断提高人均GDP水平

  【正确答案是】:ABC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正确原则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B.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促进社会和谐

  【正确答案是】:ABCD3.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科学定位,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

  A.领导核心

  B.发展道路

  C.实践主体

  D.根本目的【正确答案是】:ABCD4.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以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四位一体”是指()。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国防建设,党的建设

  【正确答案是】:ABC5.根据2005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自由幸福、互助合作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正确答案是】:ABD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指()。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B.党在执政能力上的新发展

  C.在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D.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正确答案是】:ABCD7.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民主法治就是()。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D.政治参与得到进一步扩大

  【正确答案是】:ABC8.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

  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改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

  【正确答案是】:ABD

  9.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诚信友爱就是()。

  A.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C.全社会形成普遍的团结认同

  D.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是】:AB10.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

  A.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B.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D.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正确答案是】:ABCD11.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

  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正确答案是】:ABCD1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命健康

  D.生态良好

  【正确答案是】:ABD1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需要着力破解的难题有()。

  A.理顺分配关系,解决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解决就业问题,巩固“民生问题”

  B.科学调控宏观经济,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托底”机制

  C.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D.经济社会并重,克服发展“短腿”现象;把反腐制度落实到实处,防止“权力寻租”

  【正确答案是】:ABCD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之所以是内在统一的,是因为()。

  A.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B.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正确答案是】:ABCD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实现()。

  A.学有所教

  B.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C.住有所居

  D.劳有所得

  【正确答案是】:ABCD16.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矛盾是可以“回避”的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正确答案是】:ABD17.教育是民族振兴大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此要()。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B.优化教育结构

  C.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D.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

  【正确答案是】:ABCD三、判断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正确答案是】:是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正确答案是】:是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正确答案是】:是

  4.和谐社会等同于稳定的社会。

  【正确答案是】: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社会和谐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

  【正确答案是】:否

  6.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放在首位。

  【正确答案是】:否

  7.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正确答案是】:是

推荐访问:毛概第十一章选择题 选择题 一章 毛概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