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4篇【通用文档】

2023年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4篇【通用文档】

发布时间:2023-10-14 18:00:04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队成立于20xx年,是××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担负着全县煤矿的事故现场勘察、抢险、救护等急、难、险、重任务,是一个工作任务繁重、危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4篇,供大家参考。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4篇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

××××队成立于20xx年,是××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担负着全县煤矿的事故现场勘察、抢险、救护等急、难、险、重任务,是一个工作任务繁重、危险系数极高的特殊行业。根据各级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示精神,按照《××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由××管理局牵头,组织有关人员针对××××队的人事、岗位、工资等制度进行了改革,现将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自20xx年全县事业单位欢迎光临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及时召开了党委会议,组织学习了会议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认真领会、吃透会议精神。并针对救护队目前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认识到救护队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来彻底改变××队目前机制不合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掺差不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的现状。

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情况复杂、进程艰难、困难重重而政策性又很强的工作,稍有不慎,不但达不到改革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干部职工不安心等负面影响。为此,管理局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今后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认真搞好××××队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抓出实效。我们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特别注重搞好政策宣传和引导,采取集中学习和发放宣传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先后组织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和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把省、市、县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宣传、贯彻到位,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到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通过学习教育和宣传发动,一方面使广大干部职工对人事制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正确对待;另一方面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做好改革的心理准备,更好地参与到自觉拥护人事制度改革中来。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方案。通过反复地学习,深刻地领会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组成专门方案、制度撰写班子,深入走访和征求了干部、职工的意见,结合救护队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是把握原则尺度,突出行业特点。××××队的工作岗位责任重大、风险极高,对于队员的身体素质的好坏、救护知识和安全经验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我们在坚持“以编定岗、按需设岗、用岗定人”和“救护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原则的同时,在方案中也充分考虑到了那些年纪略为偏大,但具有丰富救护经验的人员,对此做了特别规定,确保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先后制定了《××××队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队岗位设置及管理制度》、《××××队公开招聘、考试及考核办法》、《××××队工资分配方案》、《××××队目标管理责任方案》等方案和制度。

三是及时公开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在方案和有关制度初稿形成后,我们及时将其公布于众,切实做到公正、公开。并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座谈讨论,对部分人员不太明白、不能理解的地方,做耐心细致的解说和解释工作,做到“两个到位,三个公开”,即:思想工作到位、工作程序到位、方案公开、岗位公开、职责公开。

一是竞聘上岗。我们将救护工作岗位竞聘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积极推行聘用制,并出台《××××队岗位设置及管理制度》和《××××队公开招聘、考试及考核办法》,明确单位与职工新的人事关系,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应聘条件,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二是强化管理。年初,管理局与××××队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其工作任务和奖惩办法,加强了对救护队的综合管理。同时,把管理延伸到每一个具体岗位,明确了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本队每月进行一次考核,管理局年底组织进行全面考核,并把队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工作岗位、工作表现、考核成绩以及部门效益相挂钩,真正体现了优者多得、勤者多得、付出与获取成正比的工资分配模式。有效地调动了救护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救护队原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编制xx人,经费来源是向矿山企业收取每吨产品x。xx元救护服务费,而此项收费已于20xx年xx月x日由省财政厅、省煤炭局联合下发x财停字[20xx]xx号文件取消,救护队断绝了经费来源。

二是20xx年xx月,我局就救护队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以及编制问题向政府作了专题报告,政府仅拨付经费x。x万元,无法保障救护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由于经费原因,××××队事故抢险救护车没有,其它救护设施和设备基本老化或淘汰,事故抢险靠租用中巴车,救护队员的待遇没有着落,最起码的设备维修都无法进行,救护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物质保障。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2

(一)普法宣传工作

1、20**年,瑞丽市农业局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营造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良好氛围,利用“春节元旦”两节、“3.15”消费日活动、“放心农资下乡周活动”、“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检查,开展了普法宣传检查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共26种,2700余份。

2、在执法检查工作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共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共39种,共5000余份,受教人员5000余人次。

(二)普法学习

组织全局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的学习,参加学习人数800余人次。

(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提高农资经营人员的守法经营意识,减少农业生产事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年,对全市农药、种子、肥料、渔药等经营人员开展了农资规范经营培训,培训人员140人,培训的内容《种子法律制度与经营规范》、《农药经营基础知识培训》、《农资经营违法行为与处罚规定》、《兽药、饲料规范经营与违法行为处罚》,通过培训使农资经营者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得到了增强,促进我市农资市场经营次序规范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农资下乡周宣传活动

根据20**年全国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确保我州春耕生产、农业增效。

20**年3月24日,德宏州农业局瑞丽市农业局在瑞丽市姐相乡人民政府协助下,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本次活动目的围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这一主题,宣传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参加活动的单位有5家单位。参加的企业有8家,宣传农资32种,现场免费发放放心农资21种,价值26000元;展示展板4类,共17块;发放宣传材料23种,7000余份,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参加活动人员80余人,车辆16辆,咨询210人次。

20**年共组合开展执法检查32次,出动检查人员412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市共453店次,检查农药产品11596个,不合格农药65个,20176包(瓶);检查种子经营店274店次,检查品种102种;检查化肥经营店251店次,检查品种1568个次;检查兽药经营店232店次,检查兽药品种2275个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查经营店208店次。检查饲料品种351个次;检查水产苗种繁育场18个次、水产养殖基地18个次,检查苗种品种42个次。打击非发电鱼炸鱼、毒鱼行动,共接到群众举报9起,开展日常巡查12次,共收缴了内燃机电机头3台、简易电捕鱼器具11台(套)、电池电瓶2台,批评教育人员33人;农业执法共责令整改68次,立案查处8起,结案8起,罚款26000元。

(一)投入品执法检查工作

开展执法检查8次,执法期间出动车辆40车次,执法人员114人次,共检查种子经营店274店次、水产养殖户18个、肥料销售店124店次、农药销售店262店次、兽药店(含渔药)80店次、饲料经营店80店次、检查农机零配件销售店及农机维修店141店次。责令整改31次,立案查处6起,结案6起,罚款20000元。

(二)农药专项

根据《德宏州20**年农药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文件精神,瑞丽市农业局20**年,共开展农药专项治理行动4次,整顿农药市场8个,检查农药经营门市共126店次,检查农药产品4235个,其中合格的有4148个,不合格的为57个,查获不合格农药20037包(瓶)。责令整改10家,立案查处4起,结案4起,罚款10000元。

3、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

根据德农发[2017]78号《德宏州农业局关于转发〈xxx省农业厅xxx省20**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年共开展执法检查8次,出动检查人员205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市共110店次,检查农药产品6252个,查获不合格农药产品90个。检查种子种子经营店101店次,检查品种36种。检查化肥经营店79店次,检查品种1546个次。检查兽药经营店99店次,检查兽药品种1568个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查经营店117店次。检查饲料品种47个次;检查农机产品经营店13家检查水产苗种繁育场8个次、水产养殖基地4户次,检查苗种品种20个次。

4、电捕鱼、炸鱼违法专项整治

上半年,打击非发电鱼炸鱼、毒鱼行动,共接到群众举报8起,开展日常巡查12次,共收缴了内燃机电机头3台、非法简易电捕鱼器具11台(套)、大功率蓄电池电瓶2台,制止10起非法捕鱼活动,批评教育人员33人。

20**年,农业局进驻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共计接待咨询接件业务102件,其中受理接件业务102件,已办理接件业务102件。

(一)通过下乡开展专项执法及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业的法律法规有了深入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二)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在执法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现场办案认真讲解“现场勘验记录、询问笔录、现场拍照、调查取证”等案件初查工作细节及重点,分析违法事件真相、证据,确定案件的方向,为立案后避免证据不足,案件难定性,难办案。通过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现场讲解,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加强了农资批发单位,经营门市部和销售网点监管。立案查处了一批不合格农药,有效的震慑了经营户非法经营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确保农资的质量安全,保护了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自身素质和利益严重制约着农资的安全管理和使用。部分经营者对农资的采购经营使用仅凭经验,片面考虑价格和自身利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农资经营户比较分散,尤其乡镇,部分偏远地区日常监管很难到位。

(三)经费短缺,支撑整个辖区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困难较大。

(一)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农资的宣传、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监管的责任意识。确保农资打假工作,不间断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协作,提升监管合力。发挥好农业局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优势。统筹农业部门内部力量,加强各职能部门、技术支撑机构的密切配合,加强区域间农业部门的横向联动。

(三)畅通农资打假举报渠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举报一处,发现一处,捣毁一处,使假冒伪劣农资无藏身之处。

(四)加强报告制度,确保信息通畅。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及州农业局汇报。

(五)教育引导经销门店以诚信为本,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支持建立诚信经营店,确保农民用上合格农资产品。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3

近以来,本人在委局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_思想、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坚定信心,坚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和同志们互敬互爱,和谐相处,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谋一己之私、不损人利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严要求、轻得失、重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本人在思想学习、工作纪律方面取得里一定成绩,现将取得的成绩作如下总结: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拓宽思路,解放思想是做好纪检监察宣教工作的基础,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是履行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工作能力。反复学习“___大”报告和___届六中、___大全会精神,用___大报告精神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指导自己的行动,特别是在实践“三个代表”方面,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做克己奉公的模范。同时,认真学习了《中国_纪律处分条例》、《中国_纪律处分条例》,_章修改部分和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八荣八耻”的学习,重温了____的教导。把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作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近年来,始终坚持在工作中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思想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探究科学的领导方式和艺术,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不求创新、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不良作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始终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要求当作第一追求,时刻把努力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依靠群众,紧密贴近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同时,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大胆创新,勇于进取,提出了大量切合实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举措,实事求是地认真加以组织落实,并取得良好成效。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在工作中,时刻牢记党的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班子的整体形象,注重班子的团结。较好地遵守和执行了廉洁自律法规制度。能够严格按照廉洁勤政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自觉进行对照检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处理好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将“掌权”看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将“用权”看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在工作中始终不偏离党的宗旨,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党分忧,把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纪检监察和信访工作,这两项工作既是党委、政府加强干部管理,严肃党纪政纪,转变作风和体察民情,维护群众利益的窗口,又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和支撑。在我的努力下,分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党风政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干部和机关作风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稳步向前推进,有力地弘扬了正气,遏制了歪风邪气;信访工作得到大力加强,信访件呈逐年下降趋势,大量群众反映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和解决。

首先,配合开展好“宣传月”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确定的今年以学习贯彻党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宣传工作的主题精神,把学习宣传党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反腐倡廉教育始终,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不断增强教育效果。结合我县实际,把3月份至9月份确定为我县纪检监察宣传教育月。并于4月份配合开展了以学习贯彻《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和《实施纲要》为主题的“宣传街”活动。在国庆长假期间收集党员干部手机信息,以便向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掌握和了解了《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和《实施纲要》等相关知识,加强了广大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增强了党的观念,增强了抵制腐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深入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把学习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并做好相关资料的组织征订工作。根据省、市有关做好党风廉政学习资料的有关征订通知,组织征订《学习党章规范言行-党章学习读本》和最_风廉政电教片,并组织领导干部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忏悔录》及电教片《中央纪委_机关学习党章报告会》等宣传教育片,并要求每人写出一篇体会。

根据我局党委年初工作目标责任制部暑,结合本科室的实际,监察室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目标责任书》《队伍建设目标责任书》、《“五条禁令”责任状》等七个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细化了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责任分解,并与各个部门的主要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健全了领导机构、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等具体措施,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我作为监察室的副主任,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积极参加各党支部会议,及时与民警进行沟通和谈心,号准“脉搏”及时掌握队伍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通过谈心,不仅能发现问题苗头、解决问题和预防、消除隐患,并能及时解决民警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既有利于确保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又有利于发现和预防民警违法乱纪现象。

我局开展的多种活动,我都能下基层督促检查落实,根据公安机关不同阶段中心工作的要求和节假日期间安全保卫工作需要,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对基层各科所队进行警容警风、环境卫生、警务督察等方面的督促检查,特别是全局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期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每天进行督促检查,通报当日警务督察情况。从年初到现在进行各种督察及明查暗访三十多次,每次作好督察记录,利用简报形式进行全局通报,为完成各项公安任务提供了纪律保障。同时,把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做为自己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经常跟基层民警谈心沟通,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防止民警们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我局党风廉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科室分管,本人负责信访工作。热情接待群众来访,认真查处举报投诉是我们纪检监督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涉及到民警遵纪守法方面的群众来访和举报投诉,本人能够做到热情接待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及时调查处理。在调查处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对组织、对同志、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规定的时限内,认真查处办结,做到矛盾不上交。

在纪委工作近年来,廉洁自律的意识不断增强,用纪检干部素质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接受任何与工作有关的吃请和礼品,坚决拒收礼金、有价证券,并经常向自责任人汇报自己廉洁自律的情况,对责任对象开展教育。身为一名纪检干部,坚持为警从廉,给民警树立楷模,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爱护干警,弘扬正气,同时号召全局民警抵制一切腐朽的不良作风,把从警不廉等歪风邪气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努力创造好的廉政氛围,大力表彰为警从廉的好人好事,从正面教育人手,把全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抓紧抓好,让党放心,让百姓满意。积极维护班子团结,能够主动向主管领导献计献策,配合好工作,能团结身边的战友和同志,我个人认为担任监察室副主任以来,工作是认真的,态度是积极的,表现是好的,原则是强的,情操是高尚的,对人是真诚的,起到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助手作用,普通党员的作用。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4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 39217258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推动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全会提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全会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全会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内容引导和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产业承载的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价值选择,内容是根本的、核心的要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提升文化产品内涵和质量,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要注重挖掘文化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

营养进行创作生产,增强文化产品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要注重提升文化创意,把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把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表达、符合广大受众心理的情感抒发来创作生产更多具有原创价值的文化产品。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改造提升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工业、建筑、通信、会展、商贸、体育、休闲等行业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发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和应用。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动力。文化产业是内容加载体的产业,科技创新及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有利于拓展新市场、催生新业态,有利于增强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要顺应文化和科技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推动文化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产业业态创新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提高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日益活跃,并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要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新变化、新趋势,把扩大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培育文化消费习惯,提供个性化、分众化、专精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改善文化消费条件,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消费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建设完备的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和手段,制定财政、金融、税收、科技、土地、人才等政策,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推动,以公共服务为支撑,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实施区域性、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形成文化产业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要着眼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定位,按照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要求,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将文化产业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局,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谱写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篇章。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前文化建设的精髓与灵魂。

任何事情,只有在明确了方向和道路的前提下,才有发展的可能;也只有在正确的引导和推动下,才能加快

发展的步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离开了这个发展方向,文化的发展繁荣就无从谈起。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历史经验表明,在思想统

一、信念坚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就一定能够团结一致走向胜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建、完善了符合实际情况、富于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在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事实证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力量的先进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推动力。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在此背景下,我们更要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正确方向,加强修养,明辨是非,激浊扬清,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文化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或直接、或隐秘地渗透于我们周围。文化的建设发展与传播,不仅仅是文化人的事,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法国哲学家丹纳指出,艺术就像顺着斜坡栽种的葡萄,只有在中间部分适合的条件下才会产生完美的果实。辛亥革命百年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一个梦想、探寻一条道路、建设一种文化,那就是民族富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今天,我们已经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的责任,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5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感谢您的阅读!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一)全面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增强服务功能;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和《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07〕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职责,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第七、截止2008年12月31日,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界定为“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可以办理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按事业单位的办法计算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占单位人员编制;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至法定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均由财政统一支付,不占用单位经费。

(三)实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对三亚市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下岗安置人员要给予优惠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电影公司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1、转企改制的界定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即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的界定时间)。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2、规范操作转企改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由市国资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依法对市电影公司的财务收入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按照有关政策组织实施三亚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重新组建“三亚市电影公司”,作为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3、截止2008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凡工作年限满28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7年的,界定为“老人”,其余的界定为“新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区别对待。对“老人”实行“留壳过渡、转制运行”的办法,即对“老人”在档案中保留其事业身份,退休时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对“新人”实行竞争上岗或下岗安置。

4、拖欠在职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经批准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距法定退休年龄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以及下岗安置人员所需的资金,经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等相关部门核定,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收入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在市国资委设立专户管理,由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负责监管。

5、以2008年12月31日为止点,把在职职工拖欠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由个人缴纳),一次性缴纳到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

6、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经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只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不再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7、被界定为“老人”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按事业单位办理提前退休。经批准提前退休的“老人”按规定应正常晋升的薪级工资一次性晋升完毕,作为计发提前退休费的基数。按照截止办理提前退休时的工作年限计发退休金比例,计发提前退休费,由市国资委按月足额拨付。提前退休费不参加已退休人员退休费调整,但可按规定参照在职人员的办法调整标准,所增加部分按规定的退休费计发比例打折后计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程序办理退休手续,并确定退休费标准。

8、转企改制前已办理退休的人员,原按国家和我省规定标准核定的退休待遇不变(即按事业单位办理),今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按企业执行,所需经费从基本养老统筹基金中支付。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凡因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政策而产生的“事企差”(即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少于按事业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单位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市电影公司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所需资金税前列支。

9、转企改制前已离休的人员,原离休待遇保持不变,按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离休人员医药保障待遇,继续执行现行办法。

10、转企改制时,“新人”在规定时间内自愿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本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批准,双方协商一致,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手续,按规定一次性计发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对超过规定时间申请办理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职工或竞岗落岗而被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只计发经济补偿金,不再发经济补贴。

11、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计算标准为:(1)经济补偿金:按解除劳动合同基准日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不足一年按一年计,即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2)经济补贴:经济补偿金×80%的总数。

12、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及人事关系,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琼办发〔2003〕17号)规定,移交当地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强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工作的建设与管理

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深化文化市场管理的改革,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体系。切实抓好“扫黄打非”工作,设立“扫黄打非”工作常设机构,履行部署、指导、协调、督办的职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三亚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建设,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促进文化市场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城市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活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发展策略,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三亚市“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整合文化资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三亚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公司要加快运转,尽快启动落笔洞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整合国有文化资源,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市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市特色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 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 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 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 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6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4号]《青海省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南办发(2006)66号]《实施方案》精神,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结合我县文化单位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同德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不断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自我发展、充满活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大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全力打造我县文化知名品牌,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的原则;坚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原则;坚持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原则。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树立开放搞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多方投入、发展文化的新理念,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一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破除制约文化改革的观念障碍。清醒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的关系。充分挖掘我县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新观念,发挥优势,以战略思想和市场手段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用不断做大做强的文化产业来繁荣和推动文化事业。二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体制机制要效益要发展。紧紧抓住我县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部分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雏形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搞活体制,创新机制,积极扶持文化务工,切实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发各类文化产业链,夯实文化事业繁荣的产业基础。三是强化单位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深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等办法,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合理有序流动,广纳贤才,人尽其才。同时还要抓好文化产业领头人、文化作品创作人、文化产业推广人“三类人才”的建设,着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一)、理顺文化管理体制

1、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企业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理顺我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从根本上做到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领导要分开任职,不相互兼职。

2、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等行业工作的管理,通过改革要逐步把重心转移到抓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加强行业管理入手,加强对文化发展方向、总量、结构、质量的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制定本乡(镇)、本部门的文化发展规划,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转变。

3、推进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实现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完善行政许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文化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务公开,规范程序,减少环节,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

4、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将文化、体育、广电以及“扫黄”“打非”等行政执法职能归并,并实行属地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和州委有关会议精神,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股级建制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解决文化市场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从今年起“扫黄”“打非”经费以5千元的数额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改善稽查管理装备条件。

(二)、深化文化单位改革

一是明确界定各类文化事业单位性质和范围,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各单位现状和发展方向分别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要充分考虑文化发展的现状、发展潜力,还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壮大产业,繁荣活跃文化事业。二是转换文化事业单位经营机制,增强生机与活力。县文化事业单位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解放文化生产力上下功夫,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体制,变养人为养事业,积极构建文化人才之间、栏目之间、品牌之间、产品之间正当竞争的文化发展格局。三是发展壮大以演艺业为主的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产业。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以培养和发现人才,挖掘民族资源“富矿”,创作文艺精品,整合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宗教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引导以演艺业为主的各类文化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切实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各类文化产业和非企业文化经营单位,推动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各门类的经营。1、确定县文化馆、图书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在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内在活力、搞活内部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创收,将创收收入全部投入事业建设。图书馆和文化馆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保持原有3名编制不变。由县财政负担,事业编制。同德县宗日文化传播公司按企业化运作,归文化馆管理,固定临时工12名,工资按现行标准由县财政局负担,每人每月600元,其余与企业收入挂钩,但不能低于同德县最低工资标准。主要职责是培训学员,组织开展文化打工,承担公益性演出和三下乡任务。图书馆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的方针,政府应逐年增加投资,购进一批农牧民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图书和音像制品,方便农牧民群众阅读和使用。全县各重点寄完小的图书室在适当时机定时向附近村舍的农牧民群众开放;并充分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周六、日和寒、暑假为牧民提供农村牧区建设信息查询的平台,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科技文化的信息中心。

2、县广播电视管理站实行事业体制,无级别管理。广播电视管理站(包括有线网络):定编11人。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定岗定责,采用全员聘用,业绩考核,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具体为:播音员、记者、编辑人员共4名;有线电视管理维修人员4名;全县“村村通”维修人员2名,财务人员及有线电视收费人员1名。

3、组建股级建制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履行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扫黄打非”相关行政执法职能,有效解决文化市场管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理顺规范文化市场执法行为,建议定编4名,归县教育科技文化局所辖。

4、文物管理所需要恢复。我县文物管理所在以前机构改革中自然消失,建议在此次改革中恢复建制,以便于我县文物管理、保护、开发使用及日常工作的开展,建议定编1人,归县教育科技文化局所辖。

5、确定电影公司为企业单位,完全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按照“政府推动、财政扶持、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根据我县电影文化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2131”工程的要求,成立同德县流动电影放映管理站,承担电影“2131”工程项目管理和影片拷贝的发行放映任务,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县“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为维持流动电影放映站的正常工作,县政府每年补贴免费放映电影资金3万元,同时每年补贴员工三金资金3万元,两项合计6万元。

在这次全县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做好以下工作:(1)、核定机构编制,科学设置岗位。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核定编制、人员情况和事业的发展状况等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用人制度等。

(2)、人事管理和分配方式。县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

(3)、事业单位正、副职竞聘上岗。严格按照竞聘条件、资格和工作程序进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4)、退养政策。

①、退休。事业单位人员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和工龄满30年可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人员待遇。

②、内退。事业单位人员年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或工龄满27年,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可内退,内退期间享受原工资的70%,待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办理退休手续。内退期间本单位不再聘用,内退仅限于此次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前。

(5)、落聘人员的安置。

①、落聘人员按待岗对待,待岗期为3年。待岗期间自费进行学习深造,并能拿到相应专业文凭的,工资全额发放。待岗期间可参加岗位竞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

②、待岗期第一年发放原工资的80%,第二年发放原工资的70%,第三年发放原工资的60%。待岗期满仍不能上岗或就业的,从第四年起,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按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③、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与在职职工一样按原工资享受有关国家调资政策、社会保险待遇和住房公积金待遇。

④、鼓励待岗人员自谋职业或调出。职工申请辞职,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6个月的基本工资和艰苦地区津贴的辞职补助金。要求调出的,办理调动手续。

(三)、加大财政投入

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政府文化建设投入的主要着力点,是当前我县文化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最为亲密相关、群众最为盼望的事情。要认真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提供惠及全县各族群众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在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文化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要求,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牧区,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牢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础。

1、随着财力的增长,不断增加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特色文化活动、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农牧区和城镇社区公共文化事业等扶持力度。

2、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保证公益性文化单位各项业务正常运转,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财政今后每年拿出不少于3万元的资金用于、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以及文化中心户的建设。

3、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核定公益性文化单位正常运转支出并予以必要经费保障的同时,以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确定实施项目财政补助数额,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逐步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财政投入方式逐步从直接拨款向项目投资、购买服务方向转变,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4、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县属各新闻单位工作中的实际,在切实抓好内部各项管理、加大创收工作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支持新闻单位的工作,县财政要保证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新闻媒体工作的正常运行。

5、要随着财力的增长,对重点文化单位和重点文化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切实落实改革中涉及职工利益的有关政策,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做到分流不下岗。对新进人员实行新的管理制度、新的薪酬制度,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6、大力发展农牧区文化事业。按照国务院“市有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要求,至2010年,全县基本建成和完善县、镇(乡)、村三级公益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和基层服务网点,全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益性文化设施要逐步向行政村和社区延伸。到2010年,全县50%(巴沟乡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宣传橱窗等设施;城镇社区要建设配套文化设施,建立一个具有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功能,便于群众参与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争取2个乡(镇)和城镇社区完成基层中心建设,有条件的村文化室建立基层服务点;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图书购置是搞好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从2006年起,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上,县财政以1万元的数额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图书馆购书和报刊征订。

(四)、完善保证措施

坚持以政府扶持为主,自主创新,蓄积发展动力,完善发展保障措施。财政、人事、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并全面落实,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步伐,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四、实施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6月—2006年8月)筹备起步。1、召开动员大会;

2、指定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实施方案;

3、成立相应机构,县属文化单位制定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8月底完成;

4、分别确定文化系统各单位内设机构、岗位设置等,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办法;

5、做好转企改制中的清产核算、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2月)组织实施

1、明确各单位职数、职责,通过竞争,选配各单位需要聘上岗的负责人;

2、员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3、签订聘任合同;

4、电影公司完成改制任务。

第三阶段(2007年3月)自查总结,上报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扎实搞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成立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文化体制改革有关日常工作。县直各有关单位也要建立相应机构,统筹协调本单位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细致稳妥、有序推进。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具体指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顺利推进。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7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主体单位现状的情况汇报

根据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的要求和安排,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是文体局、广电服务中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电影公司(电影院)、蒲剧团。现将以上单位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体局、广电服务中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 文体局,正科级建制,2009年机构改革由文体局与广电服务中心合并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内设一室四股:办公室、文化股、体育股、综合股、市场股。机关行政编制为6名,局长一名,副局长3名,工程师一名,工勤人员1人。现为正科级干部2名(局长一名,支部书记一名),副科级干部5人(副局长3人,纪检组长1人,副主任科员1人)。机构改革后,只进行了更名挂牌,实际职能未进行整合,目前只履行文化、体育相关职责。下属单位为文化馆、图书馆、少体校。

广电服务中心机构改革后应为**县电视台,实际工作中

未进行改革,仍为广电中心,履行原有职能。广电中心主任由县政协一名副主席兼任,支部书记一名,今年新配备副主任2名,总工一名。

**县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09年文化体制改革时设立,隶属于**县文广新局,副科级建制,核定编制10名。现未能按要求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执法队伍进行整合,仅履行文化、体育相关职能。改革时,原文体局副局长兼任执法队长,由于工作调动,现执法队长空缺。现有人员9,其中占编2人,借调3人,临时人员4人。

二、电影公司(电影院)、蒲剧团

电影公司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电影院属电影公司,为省县统筹资金修建,2001年县政府拓宽街道、修建广场时已予以拆除。因无演出场地,不开展工作,工商营业执照未进行年检,现已吊销,未进行税务登记。原有工作人员23,减员5人(工资由养老保险所发放),退休7人,现待岗11人。电影院拆除时,人员工资由县财政按拆除前工资(95年工资)70%发放,养老保险由财政支付,个人部分由自己支付。2009年,县直幼儿园改扩建时,将电影公司拆除,经公司员工与县政府领导协商后,职工工资为95年工资额的70%+08年增

资的30%(高者每月800元,低者每月510元),由县财政支付。医疗保险09年起由财政支付,个人部分由自己负担。

蒲剧团,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县政府每年拨付9万元经费,由文体局代发。现有人员23人(退休10人),待岗人员13人。自2007年至今,不开展工作。退休人员工资,县政府解决4人,其余6人由文体局在财政划拨的9万元经费中按300-800元支付。待岗人员不发工资,不交保险。目前,有一座家属楼,无办公和排练场地。

二0一0年十二月八日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8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感谢您的阅读!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一)全面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增强服务功能;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和《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07〕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职责,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第七、截止2008年12月31日,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界定为“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可以办理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按事业单位的办法计算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占单位人员编制;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至法定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均由财政统一支付,不占用单位经费。

(三)实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对三亚市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下岗安置人员要给予优惠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电影公司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1、转企改制的界定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即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的界定时间)。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2、规范操作转企改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由市国资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依法对市电影公司的财务收入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按照有关政策组织实施三亚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重新组建“三亚市电影公司”,作为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3、截止2008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凡工作年限满28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7年的,界定为“老人”,其余的界定为“新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区别对待。对“老人”实行“留壳过渡、转制运行”的办法,即对“老人”在档案中保留其事业身份,退休时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对“新人”实行竞争上岗或下岗安置。

4、拖欠在职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经批准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距法定退休年龄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以及下岗安置人员所需的资金,经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等相关部门核定,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收入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在市国资委设立专户管理,由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负责监管。

5、以2008年12月31日为止点,把在职职工拖欠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由个人缴纳),一次性缴纳到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

6、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经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只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不再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7、被界定为“老人”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按事业单位办理提前退休。经批准提前退休的“老人”按规定应正常晋升的薪级工资一次性晋升完毕,作为计发提前退休费的基数。按照截止办理提前退休时的工作年限计发退休金比例,计发提前退休费,由市国资委按月足额拨付。提前退休费不参加已退休人员退休费调整,但可按规定参照在职人员的办法调整标准,所增加部分按规定的退休费计发比例打折后计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程序办理退休手续,并确定退休费标准。

8、转企改制前已办理退休的人员,原按国家和我省规定标准核定的退休待遇不变(即按事业单位办理),今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按企业执行,所需经费从基本养老统筹基金中支付。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凡因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政策而产生的“事企差”(即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少于按事业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单位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市电影公司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所需资金税前列支。

9、转企改制前已离休的人员,原离休待遇保持不变,按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离休人员医药保障待遇,继续执行现行办法。

10、转企改制时,“新人”在规定时间内自愿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本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批准,双方协商一致,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手续,按规定一次性计发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对超过规定时间申请办理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职工或竞岗落岗而被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只计发经济补偿金,不再发经济补贴。

11、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计算标准为:(1)经济补偿金:按解除劳动合同基准日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不足一年按一年计,即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2)经济补贴:经济补偿金×80%的总数。

12、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及人事关系,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琼办发〔2003〕17号)规定,移交当地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强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工作的建设与管理

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深化文化市场管理的改革,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体系。切实抓好“扫黄打非”工作,设立“扫黄打非”工作常设机构,履行部署、指导、协调、督办的职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三亚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建设,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促进文化市场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城市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活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发展策略,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三亚市“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整合文化资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三亚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公司要加快运转,尽快启动落笔洞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整合国有文化资源,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市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市特色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 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 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 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 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9

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4号]《青海省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南办发(2006)66号]《实施方案》精神,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结合我县文化单位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同德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不断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自我发展、充满活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能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大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全力打造我县文化知名品牌,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的原则;坚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推动事业发展的原则;坚持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原则。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树立开放搞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多方投入、发展文化的新理念,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一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破除制约文化改革的观念障碍。清醒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的关系。充分挖掘我县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新观念,发挥优势,以战略思想和市场手段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用不断做大做强的文化产业来繁荣和推动文化事业。二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体制机制要效益要发展。紧紧抓住我县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部分乡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雏形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搞活体制,创新机制,积极扶持文化务工,切实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发各类文化产业链,夯实文化事业繁荣的产业基础。三是强化单位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深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等办法,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合理有序流动,广纳贤才,人尽其才。同时还要抓好文化产业领头人、文化作品创作人、文化产业推广人“三类人才”的建设,着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一)、理顺文化管理体制

1、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企业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理顺我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从根本上做到职能分开、机构分设、财务分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领导要分开任职,不相互兼职。

2、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等行业工作的管理,通过改革要逐步把重心转移到抓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加强行业管理入手,加强对文化发展方向、总量、结构、质量的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制定本乡(镇)、本部门的文化发展规划,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转变。

3、推进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实现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完善行政许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文化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务公开,规范程序,减少环节,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

4、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将文化、体育、广电以及“扫黄”“打非”等行政执法职能归并,并实行属地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和州委有关会议精神,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股级建制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解决文化市场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从今年起“扫黄”“打非”经费以5千元的数额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改善稽查管理装备条件。

(二)、深化文化单位改革

一是明确界定各类文化事业单位性质和范围,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各单位现状和发展方向分别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要充分考虑文化发展的现状、发展潜力,还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壮大产业,繁荣活跃文化事业。二是转换文化事业单位经营机制,增强生机与活力。县文化事业单位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解放文化生产力上下功夫,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体制,变养人为养事业,积极构建文化人才之间、栏目之间、品牌之间、产品之间正当竞争的文化发展格局。三是发展壮大以演艺业为主的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产业。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以培养和发现人才,挖掘民族资源“富矿”,创作文艺精品,整合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宗教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引导以演艺业为主的各类文化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切实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各类文化产业和非企业文化经营单位,推动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各门类的经营。1、确定县文化馆、图书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在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内在活力、搞活内部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创收,将创收收入全部投入事业建设。图书馆和文化馆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保持原有3名编制不变。由县财政负担,事业编制。同德县宗日文化传播公司按企业化运作,归文化馆管理,固定临时工12名,工资按现行标准由县财政局负担,每人每月600元,其余与企业收入挂钩,但不能低于同德县最低工资标准。主要职责是培训学员,组织开展文化打工,承担公益性演出和三下乡任务。图书馆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的方针,政府应逐年增加投资,购进一批农牧民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图书和音像制品,方便农牧民群众阅读和使用。全县各重点寄完小的图书室在适当时机定时向附近村舍的农牧民群众开放;并充分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周六、日和寒、暑假为牧民提供农村牧区建设信息查询的平台,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科技文化的信息中心。

2、县广播电视管理站实行事业体制,无级别管理。广播电视管理站(包括有线网络):定编11人。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定岗定责,采用全员聘用,业绩考核,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具体为:播音员、记者、编辑人员共4名;有线电视管理维修人员4名;全县“村村通”维修人员2名,财务人员及有线电视收费人员1名。

3、组建股级建制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履行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扫黄打非”相关行政执法职能,有效解决文化市场管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理顺规范文化市场执法行为,建议定编4名,归县教育科技文化局所辖。

4、文物管理所需要恢复。我县文物管理所在以前机构改革中自然消失,建议在此次改革中恢复建制,以便于我县文物管理、保护、开发使用及日常工作的开展,建议定编1人,归县教育科技文化局所辖。

5、确定电影公司为企业单位,完全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按照“政府推动、财政扶持、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根据我县电影文化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2131”工程的要求,成立同德县流动电影放映管理站,承担电影“2131”工程项目管理和影片拷贝的发行放映任务,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县“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为维持流动电影放映站的正常工作,县政府每年补贴免费放映电影资金3万元,同时每年补贴员工三金资金3万元,两项合计6万元。

在这次全县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做好以下工作:(1)、核定机构编制,科学设置岗位。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核定编制、人员情况和事业的发展状况等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用人制度等。

(2)、人事管理和分配方式。县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

(3)、事业单位正、副职竞聘上岗。严格按照竞聘条件、资格和工作程序进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4)、退养政策。

①、退休。事业单位人员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和工龄满30年可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人员待遇。

②、内退。事业单位人员年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或工龄满27年,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可内退,内退期间享受原工资的70%,待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办理退休手续。内退期间本单位不再聘用,内退仅限于此次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前。

(5)、落聘人员的安置。

①、落聘人员按待岗对待,待岗期为3年。待岗期间自费进行学习深造,并能拿到相应专业文凭的,工资全额发放。待岗期间可参加岗位竞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

②、待岗期第一年发放原工资的80%,第二年发放原工资的70%,第三年发放原工资的60%。待岗期满仍不能上岗或就业的,从第四年起,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按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③、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与在职职工一样按原工资享受有关国家调资政策、社会保险待遇和住房公积金待遇。

④、鼓励待岗人员自谋职业或调出。职工申请辞职,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6个月的基本工资和艰苦地区津贴的辞职补助金。要求调出的,办理调动手续。

(三)、加大财政投入

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是政府文化建设投入的主要着力点,是当前我县文化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最为亲密相关、群众最为盼望的事情。要认真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提供惠及全县各族群众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在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文化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要求,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牧区,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牢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础。

1、随着财力的增长,不断增加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特色文化活动、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农牧区和城镇社区公共文化事业等扶持力度。

2、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保证公益性文化单位各项业务正常运转,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财政今后每年拿出不少于3万元的资金用于、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以及文化中心户的建设。

3、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核定公益性文化单位正常运转支出并予以必要经费保障的同时,以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确定实施项目财政补助数额,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逐步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财政投入方式逐步从直接拨款向项目投资、购买服务方向转变,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4、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县属各新闻单位工作中的实际,在切实抓好内部各项管理、加大创收工作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支持新闻单位的工作,县财政要保证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新闻媒体工作的正常运行。

5、要随着财力的增长,对重点文化单位和重点文化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切实落实改革中涉及职工利益的有关政策,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做到分流不下岗。对新进人员实行新的管理制度、新的薪酬制度,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6、大力发展农牧区文化事业。按照国务院“市有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要求,至2010年,全县基本建成和完善县、镇(乡)、村三级公益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和基层服务网点,全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益性文化设施要逐步向行政村和社区延伸。到2010年,全县50%(巴沟乡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宣传橱窗等设施;城镇社区要建设配套文化设施,建立一个具有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功能,便于群众参与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争取2个乡(镇)和城镇社区完成基层中心建设,有条件的村文化室建立基层服务点;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图书购置是搞好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从2006年起,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上,县财政以1万元的数额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图书馆购书和报刊征订。

(四)、完善保证措施

坚持以政府扶持为主,自主创新,蓄积发展动力,完善发展保障措施。财政、人事、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并全面落实,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步伐,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四、实施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6月—2006年8月)筹备起步。1、召开动员大会;

2、指定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实施方案;

3、成立相应机构,县属文化单位制定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8月底完成;

4、分别确定文化系统各单位内设机构、岗位设置等,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办法;

5、做好转企改制中的清产核算、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2月)组织实施

1、明确各单位职数、职责,通过竞争,选配各单位需要聘上岗的负责人;

2、员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3、签订聘任合同;

4、电影公司完成改制任务。

第三阶段(2007年3月)自查总结,上报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扎实搞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成立同德县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文化体制改革有关日常工作。县直各有关单位也要建立相应机构,统筹协调本单位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细致稳妥、有序推进。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具体指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顺利推进。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0

(一)普法宣传工作

1、20**年,瑞丽市农业局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营造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良好氛围,利用“春节元旦”两节、“3.15”消费日活动、“放心农资下乡周活动”、“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检查,开展了普法宣传检查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共26种,2700余份。

2、在执法检查工作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共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共39种,共5000余份,受教人员5000余人次。

(二)普法学习

组织全局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的学习,参加学习人数800余人次。

(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提高农资经营人员的守法经营意识,减少农业生产事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年,对全市农药、种子、肥料、渔药等经营人员开展了农资规范经营培训,培训人员140人,培训的内容《种子法律制度与经营规范》、《农药经营基础知识培训》、《农资经营违法行为与处罚规定》、《兽药、饲料规范经营与违法行为处罚》,通过培训使农资经营者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得到了增强,促进我市农资市场经营次序规范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农资下乡周宣传活动

根据20**年全国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确保我州春耕生产、农业增效。

20**年3月24日,德宏州农业局瑞丽市农业局在瑞丽市姐相乡人民政府协助下,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本次活动目的围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这一主题,宣传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参加活动的单位有5家单位。参加的企业有8家,宣传农资32种,现场免费发放放心农资21种,价值26000元;展示展板4类,共17块;发放宣传材料23种,7000余份,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参加活动人员80余人,车辆16辆,咨询210人次。

20**年共组合开展执法检查32次,出动检查人员412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市共453店次,检查农药产品11596个,不合格农药65个,20176包(瓶);检查种子经营店274店次,检查品种102种;检查化肥经营店251店次,检查品种1568个次;检查兽药经营店232店次,检查兽药品种2275个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查经营店208店次。检查饲料品种351个次;检查水产苗种繁育场18个次、水产养殖基地18个次,检查苗种品种42个次。打击非发电鱼炸鱼、毒鱼行动,共接到群众举报9起,开展日常巡查12次,共收缴了内燃机电机头3台、简易电捕鱼器具11台(套)、电池电瓶2台,批评教育人员33人;农业执法共责令整改68次,立案查处8起,结案8起,罚款26000元。

(一)投入品执法检查工作

开展执法检查8次,执法期间出动车辆40车次,执法人员114人次,共检查种子经营店274店次、水产养殖户18个、肥料销售店124店次、农药销售店262店次、兽药店(含渔药)80店次、饲料经营店80店次、检查农机零配件销售店及农机维修店141店次。责令整改31次,立案查处6起,结案6起,罚款20000元。

(二)农药专项

根据《德宏州20**年农药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文件精神,瑞丽市农业局20**年,共开展农药专项治理行动4次,整顿农药市场8个,检查农药经营门市共126店次,检查农药产品4235个,其中合格的有4148个,不合格的为57个,查获不合格农药20037包(瓶)。责令整改10家,立案查处4起,结案4起,罚款10000元。

3、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

根据德农发[2017]78号《德宏州农业局关于转发〈xxx省农业厅xxx省20**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年共开展执法检查8次,出动检查人员205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市共110店次,检查农药产品6252个,查获不合格农药产品90个。检查种子种子经营店101店次,检查品种36种。检查化肥经营店79店次,检查品种1546个次。检查兽药经营店99店次,检查兽药品种1568个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查经营店117店次。检查饲料品种47个次;检查农机产品经营店13家检查水产苗种繁育场8个次、水产养殖基地4户次,检查苗种品种20个次。

4、电捕鱼、炸鱼违法专项整治

上半年,打击非发电鱼炸鱼、毒鱼行动,共接到群众举报8起,开展日常巡查12次,共收缴了内燃机电机头3台、非法简易电捕鱼器具11台(套)、大功率蓄电池电瓶2台,制止10起非法捕鱼活动,批评教育人员33人。

20**年,农业局进驻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共计接待咨询接件业务102件,其中受理接件业务102件,已办理接件业务102件。

(一)通过下乡开展专项执法及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业的法律法规有了深入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二)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在执法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现场办案认真讲解“现场勘验记录、询问笔录、现场拍照、调查取证”等案件初查工作细节及重点,分析违法事件真相、证据,确定案件的方向,为立案后避免证据不足,案件难定性,难办案。通过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现场讲解,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加强了农资批发单位,经营门市部和销售网点监管。立案查处了一批不合格农药,有效的震慑了经营户非法经营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确保农资的质量安全,保护了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自身素质和利益严重制约着农资的安全管理和使用。部分经营者对农资的采购经营使用仅凭经验,片面考虑价格和自身利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农资经营户比较分散,尤其乡镇,部分偏远地区日常监管很难到位。

(三)经费短缺,支撑整个辖区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困难较大。

(一)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农资的宣传、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监管的责任意识。确保农资打假工作,不间断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协作,提升监管合力。发挥好农业局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优势。统筹农业部门内部力量,加强各职能部门、技术支撑机构的密切配合,加强区域间农业部门的横向联动。

(三)畅通农资打假举报渠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举报一处,发现一处,捣毁一处,使假冒伪劣农资无藏身之处。

(四)加强报告制度,确保信息通畅。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及州农业局汇报。

(五)教育引导经销门店以诚信为本,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支持建立诚信经营店,确保农民用上合格农资产品。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1

1、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它包括几个重要方面:所有制格局、文化市场开放、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行政职能分开。

2、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要内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名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3、2011年4月30日至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为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机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当前经济疲软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2011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充分肯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5、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新形势下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主要应把握以下五点: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机构和产业机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大批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构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显著增强经济中文化含量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入一体。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力度,激发文化发展创新的活力,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只有实现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才能为我们在文化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们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大力推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利用先进技术培育、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

五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推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6、为什么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一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将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是文化由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四是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位置,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一)全面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增强服务功能;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和《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07〕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职责,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第七、截止2008年12月31日,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界定为“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可以办理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按事业单位的办法计算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占单位人员编制;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至法定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

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 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 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 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 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3

1、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它包括几个重要方面:所有制格局、文化市场开放、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行政职能分开。

2、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要内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名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3、2011年4月30日至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为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机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当前经济疲软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2011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充分肯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5、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新形势下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主要应把握以下五点: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机构和产业机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大批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构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显著增强经济中文化含量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入一体。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力度,激发文化发展创新的活力,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只有实现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才能为我们在文化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们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大力推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利用先进技术培育、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

五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推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6、为什么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一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将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是文化由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四是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位置,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篇1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一)全面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增强服务功能;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和《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07〕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职责,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第七、截止2008年12月31日,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界定为“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可以办理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按事业单位的办法计算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占单位人员编制;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至法定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

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 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 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 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 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体制改革 湖北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会议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模板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怎么写 体制改革试点是什么意思 体制改革改什么 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 体制改革总结 体制改革会议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