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7篇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7篇

发布时间:2023-05-01 18:10:26

篇一: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范文十一篇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1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试行稿,规则系统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原则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规则的出台让教育惩戒有章可循,为解决老师们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这一突出问题,同时有效保护学生合法的权益提供了依据。

  作为教师的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教育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与说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与受教育对象。适当的惩戒,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让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他们对他人造成了影响甚至伤害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但教育惩戒更需要有温度,惩戒只是方式,育人才是目标,教育的初衷是立德树人,教育惩戒应当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育人效果,做到客观公正,事实适度。教师也需要加强自我修养,依规履行职责,在惩戒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做到程序合法,措施得当,更要基于关爱学生为宗旨,注重人文关怀,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爱与惩罚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支架,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学生如何才能明辨是非,如何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呢?只有适当的惩罚,学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真正树立教师威严,只有适当的惩罚,学生才能遵守规则。我们的教育不应该畏缩,而应该一往无前,传承我们的优良传统,宽严并济,奖惩分明。并不断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指引,纠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散发幽兰之香,做那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适当惩罚正学风

  班级迟到现象总是屡禁不止,老师不得已采取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在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这种适当的惩罚是正确且应当的。

  教育惩戒指教师依据一定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老师将迟到的学生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形式惩罚学生,这并没有违反教育惩戒的标准:其一,罚站不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旨在制止学生的迟到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其二,在教室中罚站是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之下,使学生的羞耻心受到一定冲击,会使学生迫于羞耻而改正自己错误。正所谓不知耻,无以正,就是如此。

  适当的惩罚能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的惩罚都是正确的。当今,有的老师体罚学生,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许是因为他们曲解了严师出高徒这种理念,让学生在超出其体能范围内跑步,在走廊等学生众多的地方让违规学生提着水桶扎马步。这种教罚已经违背了教育惩戒的理念,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虽然达到了维护纪律的目的,但这只是用体罚来使学生畏惧,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学生,而不是教化学生,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适当的惩罚应因人而异,孔夫子曾说过因材施教,而惩罚学生也应该因人行罚。有的学生,不小心犯了错,不应进行过重的惩罚,否则会打压到这种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破罐子破摔,这是不正确的。但有的顽固分子,屡教不改,适当地加大惩罚力度也未尝不可。如果对于一个顽固的学生,不加大力度纠正他,就浪费了教育惩戒的存在。

  惩罚,是为防止一个人走向不可纠正错误的最后的防线,但不应该将其死死地收缩,而要留足适度的空间,让被惩罚之人进行自身的救赎,这就是适当的惩罚。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作为家长,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明白惩戒的背后应该是深深的期待,以真诚的关爱,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认为惩罚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会伤害人,实施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前提,适时、适度、得法,只要抓住实施惩罚的时机。

  一般来说,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是实施惩罚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孩子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最能让孩子刻骨铭心,希望老师只要把握好惩罚的量,要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尊严,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人而异。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孩子,易采用温和式的方法;对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差的孩子,应采用严厉式的惩罚;对性格倔强,逆反心理强的孩子,易采用谈心式的惩罚方法。在实施惩罚时,要讲究策略,首先肯定孩子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让孩子能体会实施惩罚者的良苦用心,能平和地接受惩罚。

  每一位家长都会信任老师,也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只有师生之间心灵的默契,彼此将心比心,才能完成建设人的灵魂的伟大工程。

  家长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近期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以及国家对教育惩戒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祖国下一代的精心呵护,也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通过认真学习《规则》相关条款内容,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的一种具体方式,也是其履行义务的充分体现。惩戒不是目的,本着教书育人的大原则,要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

  我们作为学生家长充分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对规范内容的限定性、可操作性和合法性没有异议。在《规则》规定和授权范围内,充分征求家长意见,配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教育规律的班规或班级公约,明确教育惩治范围和分类,做到客观公正、合法合规,使教师教育惩戒学生有章可循,并对家长和学生公开公示,也可起到警示提示的效果,解决了老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这一突出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开展相关工作,为更好的实施相关规则做好心理准备,共同努力创造和谐、人性化和法制化的教育生态。

  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

  每一位教师也是某个孩子的家长,希望家长和校方相互信任、配合共同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4王玲华老师认为,对于教育,我们不能一味的依靠教育惩戒,还是应该以爱还有足够的耐心去感化孩子,耐心的辅导教育孩子。

  郑刘娟老师认为惩戒作为教育学生方法之一还是有必要的,当然体罚式惩戒是要禁止的,任何体罚都是简单粗暴的做法,都是以伤害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的,不可取。惩戒权行使的范围、方法、程序等等都要有章可循,一切以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宗旨和限度,不可由着教师的主观随意去发挥,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罗嗣鑫: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与说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受教育对象。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李卫霞:适当的惩戒,则是学生在犯错后应当负起的责任。适当的惩戒,能够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并让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惩戒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他们对他人造成了影响甚至是伤害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学会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

  李琼老师认为,跪着教书的老师,教不出来站着的学生。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金晓芳老师这样说道: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走向成熟。仅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还需要有惩戒教育。如果说赏识是阳光,孩子在赏识的阳光下可以自信而快乐的成长,那么惩戒就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承受挫折,接受磨练,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原超:《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监督和保护,很有必要,希望能够实施起来。

  张楠老师很有触动,她这样说道: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

  罚。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

  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刘筱凡老师的观点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1、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学生的无私爱心和处理教育矛盾的理性。

  2、家长还需要提升对教育的敬仰和对老师工作的理解。

  3、学生还需要养成对老师崇敬和对生活规范敬畏的习惯。

  4、政府还需要对正义的持续支持和对歪风的不懈制约。

  5、全社会还需要增进尊师重教的风气和对教育关爱的氛围。

  王茜:在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让老师拥有制止和消除学生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权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其目的是抑制学生的不当行为,锻炼学生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而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把握好惩戒的尺度。

  张灿:惩戒权是教师职业所固有的一种权力,也是由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可塑性较强,教师正面的教育引导和相应的惩戒,有助于增强教育效果。但同时,教师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否则将违反我国相关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惩戒权,在于实施惩戒和体罚时度的把握。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义务。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有关教育研究也表明,惩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为了更好地区分惩戒与体罚的界限,教师在惩戒学生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52020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9号令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像黑夜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前方崎岖的山路。

  站在学校管理的层面,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学校规范办学和制度建设提出的接地气的要求: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

  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

  这既是给了教育人一把尚方宝剑,也是给了每一位教师一顶紧箍咒;惩戒规则也是给家长的一把保护伞,是促进家校共育的一盏指明灯。

  每一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成龙成凤,光耀门楣;每一位老师更是对自己的学生倾注心血:学有所成,为国争光。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无疑为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又搭建了一道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一起守护,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城南小学副校长:陈嫄

  惩戒权不等于上方宝剑,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在使用惩戒权时,尽量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虚心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让教育惩戒最终经得起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检验。千万莫让重回手中的教鞭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惩戒的目的最终在于戒。惩戒是要让学生清楚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坚持效果导向,多从心灵上感化,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争取在爱的氛围中,达成惩戒的教育效果。

  城南小学德育主任:潘璠

  一直以来,随着各界对惩罚学生的关注,很多教师产生了不敢管学生的现象,学生纪律和素质在逐渐下滑。惩戒规则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现象。当有学生违规违纪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办法,而不是通过体罚和变相体罚来解决。这同时也在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正面的良好的协调关系时,我们的教育才会得到发展。但是同样的教育也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就体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一年级组:陈璐老师

  1月20日,二年级共同体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对《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进行了学习,虽有些许寒冷但大家聚在起的心却是暖和的。

  由于强调赏识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和教师非常无助,谈管色变,惩戒规则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了准则。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呢?大家达成了共识。

  1.教育是出自的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也不能偏离其目的。惩

  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它应该与说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

  2.教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处理,把握分寸,不做过激行为,不可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3.对学生的惩戒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惩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遵纪守纪,使其知错能改,教育时尊重孩子,防止产生逆反心理。

  4.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与惩戒教育相相合,赏识是阳光,可以让孩子自信而快乐的成长。惩戒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接受磨练承受挫折,从而超越自我。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把尺,一根标杆树在那里,使得教师能够真正正地站起管理生教育是循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惩戒权,在于实施惩戒和尺度的把握。

  二年级组:陈芳老师

  虽然《规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赋予了教师的惩戒权利,给予老师现代版戒尺,但其本意是为了育人,而且现代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所以建议教师还是优先以轻柔的谋引导学生,发现并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正面管教。对于习惯比较差的同学,以情育人暂时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时,这时教师可以基于平时对学生观察用一些相对刚猛的手段惩戒学生,但也要把握好尺度,在给予孩子惩戒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甘于受戒。个别学生在惩戒后还要及时将惩戒的原因、经过,以及家长可以配合的注意事项及时和家长沟通,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三年级组:宋华超老师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四年级组:王玉妹老师

  1月20日,五年级所有教师在组长的领导下,共同学习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试行)》文件。

  本规则是教育惩戒规则,是学校及其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的规则。在教育教学中,要严格执行规则,遵守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依法执教、严谨执教,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对于违纪学生实施教育惩戒要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通过这次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贯彻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人格,做一个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的老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6一场球赛要想精彩绝伦,除了运动员精湛的球技、观众的文明观战,还需要裁判的准确执法。正是裁判对比赛规则的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场上运动员最佳状态的发挥,该吹哨时就吹哨,该亮牌时就亮牌,甚至可以罚下场去。惩戒恰恰是为了让比赛更精彩。

  人生如赛场,既有硝烟弥漫的竞争,也不乏波涛汹涌的暗战,虽不说是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但也是你争我抢、千军万马过独

  木桥。越是充满竞争的地方,越需要惩戒的存在,没有了规则的参与,一盘散沙,甚至是乌烟瘴气都在所难免。

  曾几何时,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许多教育方法蜂拥而入,不仅冲击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而且也带来了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界一时间真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于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标语张扬在校园上空,保护孩子的天性成为纵容娇惯的借口,无私地爱护成为小皇帝们的庇护伞,发展的眼光成为学生任性妄为的障眼法。戒尺的悄声消退,恰恰是飞扬跋扈的粉墨登场;

  惩戒的众人喊打,恰恰是无视规则的肆意生长;

  教师权威的颜面扫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横行无忌。

  当我们感慨巨婴的横空出世,当我们悲叹啃老族的层出不穷,当我们哀伤精神缺钙的难以理喻时,是否想过,高悬在教育头顶的那把达摩克利斯剑的陨落,恰恰是许许多多教育怪相诞生的缘由。

  环顾我们的周围,蔑视规则者有之,逃脱责任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尽管不能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罪给教育,但是缺失了惩戒的教育变得软弱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今日的问题青年,今日的柔弱中年,今日的蛮不讲理的老年,多年以前,他们可都

  是在接受教育的少年啊。惩戒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了惩戒的参与,教育成为了苍白的说教,成为了滥好人的爱护,成为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混日子。

  曾经,我们是那么厌恶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式教育思想,我们是那么厌恶道貌岸然的学究式的师道尊严,我们是那么厌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森严的依附关系。于是我们迫切地希望打倒这一切,希望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希望用国外的教育方法改造我们的教育,希望在教育上的不破不立。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教育,如果眼中无人,那终将是一种失败的教育。过犹不及的古训恰恰在说明任何事物都应有度,将所有的惩戒视为封建余孽,直接导致的就是斯文扫地规则殆失。

  当然,惩戒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的万能法宝,它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我们在承认它的价值和功能时,也没有必要将其推崇到无上的地位。适度是惩戒的必备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惩戒就可能沦落为滥施暴力,成为丧心病狂的代名词。

  理想的教育惩戒应该是什么模样呢?不由得想起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想起他手中的那把戒尺,有,但不常用,有说明了惩戒的存在,不常用说明了适度的必须。归根结底,教育惩戒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引以为戒,而在教书育人。

  给我那把戒尺吧,我会把它轻轻打在犯规学生的手掌,然后师生会心地相视一笑,有真诚的关爱,更有严厉的督导。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72020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9号令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像黑夜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前方崎岖的山路。

  站在学校管理的层面,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学校规范办学和制度建设提出的接地气的要求: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

  这既是给了教育人一把尚方宝剑,也是给了每一位教师一顶紧箍咒;惩戒规则也是给家长的一把保护伞,是促进家校共育的一盏指明灯。

  每一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成龙成凤,光耀门楣;每一位老师更是对自己的学生倾注心血:学有所成,为国争光。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无疑为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又搭建了一道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一起守护,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城南小学副校长:陈嫄

  惩戒权不等于上方宝剑,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

  确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在使用惩戒权时,尽量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虚心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让教育惩戒最终经得起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检验。千万莫让重回手中的教鞭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惩戒的目的最终在于戒。惩戒是要让学生清楚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坚持效果导向,多从心灵上感化,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争取在爱的氛围中,达成惩戒的教育效果。

  城南小学德育主任:潘璠

  一直以来,随着各界对惩罚学生的关注,很多教师产生了不敢管学生的现象,学生纪律和素质在逐渐下滑。惩戒规则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现象。当有学生违规违纪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办法,而不是通过体罚和变相体罚来解决。这同时也在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正面的良好的协调关系时,我们的教育才会得到发展。但是同样的教育也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就体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一年级组:陈璐老师

  1月20日,二年级共同体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对《中小学教师

  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进行了学习,虽有些许寒冷但大家聚在起的心却是暖和的。

  由于强调赏识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和教师非常无助,谈管色变,惩戒规则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了准则。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呢?大家达成了共识。

  1.教育是出自的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也不能偏离其目的。惩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它应该与说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

  2.教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处理,把握分寸,不做过激行为,不可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3.对学生的惩戒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惩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遵纪守纪,使其知错能改,教育时尊重孩子,防止产生逆反心理。

  4.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与惩戒教育相相合,赏识是阳光,可以让孩子自信而快乐的成长。惩戒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接受磨练承受挫折,从而超越自我。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把尺,一根标杆树在那里,使得教师能够真正正地站起管理生教育是循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惩戒权,在于实

  施惩戒和尺度的把握。

  二年级组:陈芳老师

  虽然《规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赋予了教师的惩戒权利,给予老师现代版戒尺,但其本意是为了育人,而且现代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所以建议教师还是优先以轻柔的谋引导学生,发现并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正面管教。对于习惯比较差的同学,以情育人暂时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时,这时教师可以基于平时对学生观察用一些相对刚猛的手段惩戒学生,但也要把握好尺度,在给予孩子惩戒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甘于受戒。个别学生在惩戒后还要及时将惩戒的原因、经过,以及家长可以配合的注意事项及时和家长沟通,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三年级组:宋华超老师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

  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

  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

  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

  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谢军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正式实施,给了教师一剂强心剂。从不敢管懒得管到应当管适度管,这是好的现象,是教育改革浪潮中师生关系发生改变的必然。《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并且对每一类惩戒的具体操作行为都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必然的,必须的。应当知道的是,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规则》划定了教师行为红线。教师要根据《规则》要求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做出甄别,可以看出,这是教师的如意棒,也是教师的紧箍咒,教师还是要一如既往的精心、静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保持自己的教育战略定力和教学张力。

  黄玲玲

  惩戒教育有存在的必然性,但是应该以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基础,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及时与家长沟通,在理解中达成教育共识,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惩戒教育要因材施教,做到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可将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同步进行。让学生在赏识的阳光下,自信而快乐地成长,让学

  生在惩戒的风雨中承受挫折,学会坚强,走向成熟,从而使学生心理更健康、人格更健全。立国之本乃教育,希望学生和家长体谅教师工作的不易,支持教师的工作,我相信,随着大众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用赤诚之心点亮学生的感恩之心,也盼教师们能够运用好手中的戒尺,让惩戒有尺度、有温度!

  项万娟

  基于儿童立场,学生有犯错或违反课堂教学的不当行为,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但是惩戒需有度适度和温度。根据具体学情和事情对待,教师应恰当的引导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同时,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不能借此大肆贬低学生,伤害学生自尊。对于行为严重恶劣的学生,希望家校育人合力、合作管理,家长的支持,能让孩子改正的决心和态度更高效。让我们的孩子向善、向上、向好、向阳成长!

  鞠里

  教育惩戒的实施最根本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一些不合规范的行为予以矫治,更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进步,教育惩戒非常具体的指出哪些行为是应该进行惩戒的,需要老师规范的,并且详细指导了教师应该怎么做,对于日常处理学生问题很有指导帮助,并且有法可依。相信这些规范会更好的促进家

  校共育,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教育环境更加完善。

  梁爽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适当的惩戒可以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惩戒权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更加健康的人格,但利用得不好,也会给孩子带来创伤。《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施行,教师、家长也需要共同努力,学法、懂法、守法,严格执行教育惩戒程序。期待,教育惩戒可以为教学工作带来新气象。希望每一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质,成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希望这把戒尺能使孩子有一颗敬畏之心,敬畏家长、敬畏老师、敬畏知识,与家长携手,人人出彩、个个发光!

  程炜

  教育惩戒权虽让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可以采取适当的批评和惩戒,但这些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做的还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爱,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用爱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孩子的心灵。教育惩戒是在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原则上,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而采用的适度批评和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郑怡

  一个国家要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护国之军、救人之医和育人之师的同心同德同舟楫。新实施的法律法规是对教育者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罗翔曾说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更要心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搭桥铺路做好引航教育。

  刘轩轩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愤怒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冷静下来,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处理事情才会理智,才能够把握住分寸,不至于造成不良的后果。规则制定以后我相信在学校,社会还有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会更好的去主动学习,学生会在学校里健康茁壮的成长。

  查萍萍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3月1日正式试行,在学校安排下,认真学习其中的条例。虽然条例已试行,但惩戒的权利和方法我们还要深究。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尤其在十不得规定下,我们不能谈罚色变。教育过程中,过分的赏识、表扬和鼓励,以及对孩子错误视而不见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溺爱,给予

  我们教师适当的惩戒权,对孩子、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是有利的。当然惩戒不是教育目的,它的存在并试行,是基于教育和转化违纪违规的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然而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呢?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认为惩戒和关怀要并重。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必须要善用教育惩戒的能力,要能够理性对待惩戒的过程,不能感性的,任性的使用权利,要把握好尺度。对于惩戒的内容,虽然条例有所规定,但应该因班施教,因材施教,对于惩戒内容,也要学校,家长,孩子达成共识,建立清晰的班级度的标准。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1教育惩戒,施之有度

  班级迟到现象可谓是一个最常见的班级问题,如何能够遏制住这一现象,想必无数个班级想了无数个办法。而某班的班主任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需要罚站,且以迟到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罚站的时间。

  这一做法看似能够有效防止学生迟到,但这没有针对问题,且弊大于利。

  学生的心里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规定里,一分钟可能换来十分钟的心里摧残。作家三毛在上学时就受到老师严重的惩罚,导致心里受到摧残从而患上心理疾病,从疾病走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那些在罚站的过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非常不利的。

  行动要以结果的成效为目的。在罚站的这个惩罚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虽然是罚站了,但学生不会意识到迟到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只会机械地认为迟到就应该罚站,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迟到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周而复始,学生是因为惧怕罚站而不迟到,但依旧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时有教书先生戒尺惩戒,挥鞭教育。当学生有什么做的超出规矩的行为时,适当的惩罚是可行的。在中央颁属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惩戒一词,是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惩戒的轻重标注是什么?什么样的惩戒才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学校、班级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一个人多深入思考的。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11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以下简称《规则》)。《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规则》强调,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同时,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一般教

  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规则》强调,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规定了对越界教师的处罚方式,方便各方监督。同时,《规则》也强调学校应当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行职务,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教师无过错的,不得因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规则》还明确了教育惩戒的相关救济程序,并鼓励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校贯彻落实《规定》,依据《规则》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和救济机制,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共

  页32

篇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

  

  中?学教育惩戒规则?得体会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健康为前提,以制?和消除学?的不当?为,帮助学?改正错误为?的,以惩罚为特征的?种教育?式。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中?学教育惩戒规则?得体会范??篇,以供?家参考借鉴!近?,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学教育惩戒规则(试?)》,《中?学教育惩戒规则(试?)》?2021年3?1?起施?,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个时期?,由于??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管理问题发?了纠纷,学校和?师?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家长?理取闹,学校和?师也不得不牺牲??的利益?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常?助,甚?“谈管?变”。《中?学教育惩戒规则(试?)》的出台,为??教育?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家扬眉吐?。?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法的提案,?部分教育?作者还是?常认可的,?且呼声很?,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以后惩戒学?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我国《未成年?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园、托?所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的?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格尊严的?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好是个难题,?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烦。对于教师??,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服你,即便以后?法允许教师可以使?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不是任性?为。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应该?对和思考的问题。?先教育是出?于“爱”的,??对学?的惩戒?定要出于“爱”的?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知道。如果为了惩戒?惩戒,让学?感受不到你的关?、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会引起学?反感,造成师?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的。再者对学?的惩戒?定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教师?定要学会克制??的情绪,做到学?着急?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不?于有过激?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另外对学?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我们的古?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的准则。对学?惩戒尽量单独进?,惩戒?的是教育学?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实施惩戒,会使学?失去颜?,容易造成师?敌对、冲突,或者学??脆“破罐?破摔”,越来越难管。教育惩戒实施?案,它就像?把戒尺、?根标杆树?在哪?,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在教师社会地位?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管不得,教师的??安危甚?缕缕被学?侵犯,这就需要制定?定的管理?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给予?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的是更好地促进学?成长,?不是把学?治服。还有?句话,学?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个教师能?进学??中,让学?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需?教育惩戒权来为??壮胆。因此,对于教师??,还是?平常?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教育惩戒,施之有度班级迟到现象可谓是?个最常见的班级问题,如何能够遏制住这?现象,想必?数个班级想了?数个办法。?某班的班主任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正当理由迟到需要罚站,且以迟到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罚站的时间。这?做法看似能够有效防?学?迟到,但这没有针对问题,且弊?于利。学?的??成长对学?的发展起到?关重要的作?。?在以迟到?分钟罚站?分钟的规定?,?分钟可能换来?分钟的??摧残。作家三?在上学时就受到?师严重的惩罚,导致??受到摧残从?患上?理疾病,从疾病?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所以关注学?的?理健康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那些在罚站的过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常不利的。?动要以结果的成效为?的。在罚站的这个惩罚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虽然是罚站了,但学?不会意识到迟到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只会机械地认为迟到就应该罚站,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迟到问题,更不利于学?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周?复始,学?是因为惧怕罚站?不迟到,但依旧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圆”在古时有教书先?戒尺惩戒,挥鞭教育。当学?有什么做的超出规矩的?为时,适当的惩罚是可?的。在中央颁属的相关?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惩戒”?词,是为帮助学?改正错误、以惩罚为特征的?种教育?式。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惩戒”的轻重标注是什么?什么样的惩戒才不损害学?的??健康?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学校、班级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个?多深?思考的。教育就是把?个个?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树的过程。正所谓:“?年树?,百年树?”?个好的教育?式对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之?培育学?,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从??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教不离惩

  近期以来,班级内迟到的现象屡禁不?。为了培养学?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上执?“?正当理由迟到,迟到?分钟,(教室内)罚站?分钟”的措施。我认为将其作为班规执?,是可?的。罚站?分钟,且是在教室内罚站,并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相反还能提?学?的责任意识以及培养承受挫折的?理品质。再者,许多学校也实?站?早读,可见其可取之处。此外,于2019年7?,中共中央还明确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在不损害学???健康的前提下,可设?定的惩戒。因此,该建议作为班级的规定是应被赞同的。这不仅是班级中,现在的学?越来越缺乏规则意识,并且?多承受能?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古便有“严师出?徒”的谚语。虽然过于??,但这句谚语也有其可取之处。在教育中设置?定程度的惩罚是有必要的。?定程度的惩罚,不仅能帮助学?改正不当?为,?且还能促进学?规则意识的形成。不仅仅是学校中的教育离不开惩罚,社会上,?活中的教育同样离不开惩罚。?古以来,教与罚便是难以分离的。古时有先?可以惩罚,如今也有教师可以惩罚。例如,学开车,师傅再三教导,你却仍然?窍不通。他便会呵斥你,这种“呵斥”同样可以看作是?种惩罚。这样的例?在?活中太多了。但是,是只要惩罚就能教好吗?惩罚是不是越重越好呢?很明显都不是。惩罚是辅助教育的?种?段。?惩罚来激发学习者的潜?,改正其不良?为。但并?越重的惩罚就越好。惩罚不是为了惩罚?惩罚。因此,惩罚应是适当的。适当的惩罚能帮助教育,可是过重的惩罚会害了别?。正如教育惩戒为代表的教育?式,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和挫折的?理品质??具有其他教育?式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也正因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设置?定程度的惩罚,?今依然?泛存在于社会教育中。因此,教育离不开惩罚,有惩罚的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才。适当惩罚正学风班级迟到现象总是屡禁不?,?师不得已采取“?正当理由迟到,迟到?分钟,在教室内罚站?分钟”的措施。我认为,这种适当的惩罚是正确且应当的。教育惩戒指教师依据?定规范,以不损害学???健康为前提,以惩罚为特征的?种教育?式。?师将迟到的学?以迟到?分钟,罚站?分钟的形式惩罚学?,这并没有违反教育惩戒的标准:其?,罚站不会影响学?的??健康,其旨在制?学?的迟到?为,帮助学?改正错误。其?,在教室中罚站是在不损害学??尊?的前提之下,使学?的羞耻?受到?定冲击,会使学?迫于羞耻?改正??错误。正所谓“不知耻,?以正”,就是如此。适当的惩罚能够纠正学?的错误?为,但并不是所有的的惩罚都是正确的。当今,有的?师体罚学?,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许是因为他们曲解了“严师出?徒”这种理念,让学?在超出其体能范围内跑步,在?廊等学?众多的地?让违规学?提着?桶扎马步。这种教罚已经违背了教育惩戒的理念,甚?会危害学?的?体健康,损害学?的?尊?,虽然达到了维护纪律的?的,但这只是?体罚来使学?畏惧,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学?,?不是教化学?,这是万万不可取的。适当的惩罚应因??异,孔夫?曾说过“因材施教”,?惩罚学?也应该“因??罚”。有的学?,不??犯了错,不应进?过重的惩罚,否则会打压到这种学?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破罐?破摔”,这是不正确的。但有的“顽固分?”,屡教不改,适当地加?惩罚?度也未尝不可。如果对于?个顽固的学?,不加??度纠正他,就浪费了教育惩戒的存在。惩罚,是为防??个??向不可纠正错误的最后的防线,但不应该将其死死地收缩,?要留?适度的空间,让被惩罚之?进???的救赎,这就是适当的惩罚。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愿——为教育拨乱反正。再?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成就孩?最好的?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师不姑息,?起为了孩?的教育?发?!01今天?师退??步,明天孩?掉??步在?上看到?个帖?。?个妈妈发帖求助,说?师不管她孩?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学习?向不?觉,成绩不好,?师为了帮孩?提?成绩花了很多?思。上周,?师因为孩?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的??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场,骂得?师都哭了。这下好了,?师也不管孩?了,急坏了他妈妈。帖?下有?友评论:“?师??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师不管。”;“这得多伤?啊!任何?个?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理取闹,有可能逼得?师不管孩?。每个?师的初?都是为了孩?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没学好的地?,帮他们巩固。?师不仅是孩?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然?,现在的?师却被逼得?再对孩?让步。打??说,有学?推倒了另?个学?,?师该怎么做?从前的?师想都不?想,直接批评,让孩?知道推?是不对的。现在的?师,却是三思?不能?。管吧,又怕伤了孩?的?尊?,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孩?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命怎么办?对孩?的不

  断让步,正在逼得?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学校不敢管孩?,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让步。02?师再不管,熊孩?就没救了前段时间,?条“?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正因为没?管好孩?,孩?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字,差点害死了两条?命,这就是纵容孩?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由散漫。在?部分孩?眼?,好?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向着??,绝对不会跟家长告状……事实上,如果孩?遇到这样的?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师,她对学?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有时候学?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原因是她班?的学?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被记过,甚?有学?在校外打架?殴。难怪有?说,?师?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规范了孩?的?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的错,闯更?的祸。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法?天,?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03?师不放弃孩?,是孩?最?的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之后没有?戏。现在的孩?都是“?皇帝”、“?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活在蜜罐?的孩?,只会变成温室?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的理解,缺乏到达?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这样的孩?,是不会有前途的。从教多年,我?今记得?位家长是如何配合?师的。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她将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起纠正孩?。在学校,若她??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天“飞机位”。在家?,她每天都提醒??清点作业课本,第?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遍。慢慢的,她??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好的教育?定是以最恰当的?式,把孩?引向更好的路。?师不会放弃任何?个孩?,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孩?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定要让孩?知错就改。孩?在12岁之前的成长?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对孩?不能?味迁就,必须要有?个管得住他的?。?师不怕狠?,?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的?,但千万别让?师寒?。04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没有哪个孩???下来就?法?天,每个“熊”孩?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师·好》中的苗?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师。他看到有?学?抹?红,当即拿着纸?给她擦掉;他发现有男学?抽烟,就罚他们站?整天;他看到有学?别着斧头当“混混”,?刻将他赶出了教室……正是这么?个?胆管学?的?师,让“混混”变成了有志青年,让抽烟喝酒打架的学?变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学?,让上课爱偷看?说的学?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那时候?家才明?,原来管你最严的?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向学的学?,单纯?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唯有动?上管教与惩罚的?量,孩?才能明辨是?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若把纵容孩?视作爱,那么,?师其实不爱孩?。?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师的良苦??,全都融合在对孩?的“教”与“管”中。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教育惩戒的最新指令,全?贯彻实施?德树?根本任务,深?学习教育惩戒规则,__?__?上午,__市第__?级中学召开《中?学教育惩戒规则(试?)》交流学习会。会议由学校__主持,学校全体中层?部参加了此次会议。__?先对《中?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进?了全?解读,他强调,本次《中?学教育惩戒规则(试?)》是在?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强调,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要尊重教育规律,遵循法治原则,采取措施要与学?过错程度相适应。随后,学校中层?部就此次?件精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家纷纷表?,《规则》的出台,有效解决了?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这?突出问题,同时为保护学?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__市第__?级中学校长__最后从初?的温度和惩戒的限度两个??进?了总结发?,她说,???,?师的惩戒要有限度,不能把??对学?的惩戒权当作?种发泄的渠道,其初?是为了?惩?诫,让学?在犯了错误之后能?服?服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对于?较难管教的学?,可以和家长配合着?起对相关问题学?的?为进?“校准”。另???,?师的初?要有温度,在管教学?的时候体现“严爱交织”、刚柔并济,出发点要落在为学?发展的?场上,?不是?简单粗暴的体罚?式来表达??对学?的不满。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教育惩戒有“法”可依,教师依法?事,明确职责边界,才能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有章可循、有可操作性,才能共同营造良好教育?态,从?实现最佳育?效果。教育惩戒权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争论、呼唤、讨论中在2021年3?1?和?家见?了。最近?段时间,围绕教师体罚学?的争论也是?浪又?浪。《规则》将对教师惩戒权的使?原则、使?范围、使??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为进?了明确的界定,我们每?位?师要好好学习,慎?、敢?、会?教育惩戒,教育学?不让位,家长也应该学习规则,理解、?持、配合学校,教育孩?不越位。《规则》让学校、?师有了惩戒权,但我们教师?定要谨记,教育惩戒的初衷是"育",是为了让学?更好地成?、成才。惩戒不仅仅是赋予学校和教师的权?,更应该是?种教育?式,通过“惩戒”让学?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不以教育为?的的惩戒都是?种流氓?为。我们提倡有温度的惩戒。作为教育?作者,不管什么教育?段,保护好孩???健康是前提,健康是“1”,其余为“0”,有了“1”,“0”才有意义。因此我们的惩戒,?定要关注学?的??,要因??惩,要尊重学?,不能侮辱到学?的?格。细看《规则》有明确的规定,不得因学业成绩?教育惩戒学?,惩戒只能使?在学?不良?为上。学习上的后进?是不可避免的,对学习不好的学?,?师还是要多多?励,花?点时间为孩?补缺补差。调?捣蛋,不愿学习的孩?,?师在惩戒时,?定要了解学?的具体情况,给孩?申辩的机会。社会很复杂,孩?很脆弱,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童、贫困家庭等对孩?的影响是?形的,教师的惩戒更多的要让“爱”挽救的往往不是?个孩??是?个家庭。教育要家校合?,校闹是?种病态,家长要理解并配合学校?起教育孩?。知识的学习学校教育?于家庭,但对孩?品?的影响,家庭教育?分重要。模仿是孩?的天性,?为习惯的养成,?部分就是模仿得来。《规则》中对惩戒权的适?范围就是在学?的?为上,要让孩?改掉不良的?为习惯,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引导,长期督促。孩?受到适当的惩戒,家长也不必要?痛,成长的过程,不可能只有鲜花,你不可能为孩?挡住所以的风?。教育只有宽严相济,有奖有惩,孩?才能在??的路上不偏不倚,健康向前。家校良好的合作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近期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学教育惩戒规则(试?)》(以下简称《规则》),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以及国家对教育惩戒问题的?度关注和对祖国下?代的精?呵护,也是国家落实?德树?根本任务、提?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教育改?的新举措。通过认真学习《规则》相关条款内容,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使教育权的?种具体?式,也是其履?义务的充分体现。惩戒不是?的,本着教书育?的?原则,要使学?认识和改正错误。我们作为学?家长充分理解、?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对规范内容的限定性、可操作性和合法性没有异议。在《规则》规定和授权范围内,充分征求家长意见,配合制定适合学?发展教育规律的班规或班级公约,明确教育惩治范围和分类,做到客观公正、合法合规,使教师教育惩戒学?有章可循,并对家长和学?公开公?,也可起到警?提?的效果,解决了?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这?突出问题。下?步,我们将积极配合学校、?师开展相关?作,为更好的实施相关规则做好?理准备,共同努?创造和谐、?性化和法制化的教育?态。教育惩戒规则(试?),它就像?把戒尺、?根标杆树?在哪?,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在教师社会地位?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给予?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的是更好地促进学?成长,?不是把学?治服。还有?句话,学?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个教师能?进学??中,让学?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需?教育惩戒权来为??壮胆。每?位教师也是某个孩?的家长,希望家长和校?相互信任、配合共同把?个个?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树的过程。正所谓:“?年树?,百年树?”?个好的教育?式对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之?培育学?,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从??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作为教师,我认真学习了《中?学教育惩戒规则》,明?惩戒的背后应该是深深的期待,以真诚的关爱,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认为惩罚是?把双刃剑,弄不好会伤害?,实施时必须把握好?个前提,适时、适度、得法,只要抓住实施惩罚的时机。?般来说,孩?犯错误的时候是实施惩罚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孩?急于求助,?此时明?的道理,最能让孩?刻?铭?,希望?师只要把握好惩罚的量,要顾及孩?的承受能?和尊严,要根据学?的特点和个性因??异。对性格内向,?尊?强的孩?,易采?温和式的?法;对脾?暴躁,?我意识差的孩?,应采?严厉式的惩罚;对性格倔强,逆反?理强的孩?,易采?谈?式的惩罚?法。在实施惩罚时,要讲究策略,?先肯定孩?是?个好孩?,再指出他的错误,让孩?能体会实施惩罚者的良苦??,能平和地接受惩罚。每?位家长都会信任?师,也会积极配合?师的教育。只有师?之间?灵的默契,彼此将???,才能完成建设?的灵魂的伟??程。3?1?,《中?学教育惩戒规则(试?)》正式施?。该规则在明确中?学教师可?使多种教育惩戒?段同时,也为惩戒权划出了“禁区”“红线”,同时赋予学?、家长申诉的权利,并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新学期伊始,惩戒规则能成为教师依规适度?使惩戒权的“底?”吗?学?与家长们能接受配合吗?规则能满?“?惩?诫”“因材施‘惩’”的?标吗??部分教师和中?学?均表赞同“我和同学们?起根据规则有关内容,制定新的班规。这让班级管理更加有底?。”?州荔湾区南塘?街?学六?班班主任李雅斯在惩戒规则实施??已和学??起进?了学习。南塘?街?学六?班莫晓璐说,规则实施??,有同学上课吵闹,?师先是提醒劝阻,对仍不听劝阻的同学,?师增加他的作业。“我觉得罚抄写,罚背书,罚做卫?,只要不是太多,是可以接受的,不能接受的是打骂等体罚。”多名?学?告诉记者,?多数同学认可规则确定的惩戒?式。部分教师感觉进?教育惩戒时更有底?了。“以前有调?的孩?,我们请家长协助管理,家长说让我们罚站,但学校又不允许。现在明确了规则。”?位五年级?学班主任对记者说。同时,记者了解到,对规则明令禁?“因学业成绩?教育惩戒学?”“指派学?对其他学?实施教育惩戒”“?体伤害,以击打、刺扎等?式直接造成?体痛苦的体罚”等“划红线”内容,?部分教师和中?学?均表赞同。南塘?街?学六?班学?谭晓洛说,最担?因犯错被孤?,严禁“刻意孤?等间接伤害?体、?理的变相体罚”这条规定让他放?了。湖北?学家长张??则表?,“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的规定?征求意见时“适当增加运动要求”更稳妥。“不好管”等问题?法短期内消除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有规则做“靠?”,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好管”“管不好”的问题恐仍?法短期内完全消除。平衡教师“合规惩戒”与学?“个体感受”难。记者采访发现,即使是认同惩戒规则的学?,对各类惩戒?式的个体感受差别很?:有初中?认为青春期越惩戒越叛逆,会适得其反;有?学?认为罚站?节课太重,罚抄多于?遍不可以,如果取消参加“春游”这样的集体活动太残忍;还有学?认为罚做特定公共区域卫?,如厕所,?法接受……多名教师表?,学?个体感受差异?,拿捏惩戒“度”稍有不慎,对学?、教师都会产?负?影响。“规则规定,为避免危险品?校,可翻看学?书包。但我担??旦误判,会给学?造成?理伤害。”李雅斯说。平衡“合规惩戒”与“责任焦虑”难。“教育惩戒可能引发部分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师惩戒?度和处置?式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引发家校?盾,还可能对教师造成伤害。”?州沙??学副校长黄宏杰说。?东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师楚云也表达了类似顾虑与困惑:合规惩戒?为如果引发了学???安全问题,教师是否要担责?“暂停或限制学?参加集体活动”若引起青春期学?叛逆或过激?为,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有些学??理?分脆弱,?旦惩戒后发?了?残、?杀、抑郁等情况,教师很难说清楚责任。”为多所学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曦说,厘清惩戒?为责任的前提,是在教育惩戒中实现“过罚相当”,但当前“过”与“罚”是否相当却难以量化,这成为落实规则的??难点。平衡与家长教育理念的分歧难。多名受访中?学校长表?,部分家长见不得??孩?接受任何惩戒的“玻璃?”往往成为依法?使教育惩戒的重?障碍。有?师告诉记者,规则规定对“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可以实施必要惩戒,但“故意”?词难以确定,容易引起教师和家长间争议。常见的情况有因家长擅?免去孩?作业引发的争议等。最适合的惩戒?式需不断探索多名教育?作者和专家强调,教育的?标始终是?德树?,即便惩戒也要尽量“?惩?诫”、因材施“惩”,这要求教师们不但要依规“好好管”,更要设法“管管好”。“?如有学?出现不?明?语或?为,让他们背论语可能?简单罚站更有效;对于不同性格特点的学?,也应考虑采取不同的惩戒?式。”李雅斯认为,合规是前提,最适合的惩戒?式仍需要教师根据?常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华南师范?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先哲建议,要对??教师群体进?普法教育和规则的学习教育,提升相关培训效能,全?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华东理??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作系博?后谈?敏表?,应建?教育惩戒权的监督、救济机制,如在学校中建??便、简易的学?投诉通道,利于学?维权;明确惩戒权不当?使给学?造成侵害时的法律救济途径;对于教师依规?使惩戒权?遭受处罚的情况,也应建?相应的权利救济机制。

  “家校互动是很重要的,充分沟通有助于消除?盾,形成教育合?。”黄宏杰建议校?应做好惩戒?为备案以及效果跟踪记录,以便家长全?掌握情况,教师也能通过这些记录更好了解学?的成长历程,采?最优教育?段。教育惩戒权都有哪些新变化?不是所有孩?都可以罚幼?园?朋友和特殊孩?不适宜实施教育惩戒。有些惩罚,?师不可?新规则提出了“?不准”,?如禁?“?体伤害,以击打、刺扎等?式直接造成?体痛苦的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学??格”,明确了惩戒和体罚之间的“红线”。惩罚熊孩?也要“家校协作”在实施惩戒的道路上,?师们不能“?意孤?”或“孤军奋战”。规则第?六条明确教师应当重视与家长沟通,家长也应当尊重教师的教育权利,配合学校进?管教。学?不服,可以申诉规则第?七条赋予学?及家长申诉权,对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不服,可在15个?作?内向学校提起申诉。对申诉结果不服,还能通过申请复核、依法提起?政复议等?式解决。怎么惩戒学?,?师也要加强培训针对?些教师“不会管”的问题,规则提出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改进教育?式?法。

篇三: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惩戒的教育的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是需要惩戒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精选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12021年的寒假,我把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遍,感想颇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不仅为教育惩戒提供了法律依据,还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根据规则依法履行教育教学义务和管理职责,同时也维护了我们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之所以称为教育惩戒规则,是指学校等教育场所,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管教、训导等让学生引以为戒,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规则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条款有很多:

  规则第七条,如果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其中第三条: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我觉得身为一名学生,不该有违反学生基本守则的行为。这样不仅伤害了自己,可能还伤害了别人,百害而无一利。第五条: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既然是一名学生,就不该有打骂学生、老师的行为,这样不配当一名学生,我们不但不能打骂学生,还要保护比我们弱小的同学,乐于助人,这是我们新时代小学生该有的一项基本品德。

  规则第十二条,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的行为。其中第一条是“以击打、刺伤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我想说,虽然学生犯了错误,但不能对其造成身体痛苦,这样不仅会给我们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可能造成心理伤害。第五条: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我觉得成绩不代表一切,一个人最重要的应该是品德,成绩不是主要的,如果要我排列,我一定会是品德第一,成绩第二。所以,我赞成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以上是我读了规则以后的几点的感想,我觉得规则实施以后,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会更加重视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为我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我们能更好的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班级迟到现象可谓是一个最常见的班级问题,如何能够遏制住这一现象,想必无数个班级想了无数个办法。而某班的班主任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需要罚站,且以迟到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罚站的时间。

  这一做法看似能够有效防止学生迟到,但这没有针对问题,且弊大于利。

  学生的心里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规定里,一分钟可能换来十分钟的心里摧残。作家三毛在上学时就受到老师严重的惩罚,导致心里受到摧残从而患上心理疾病,从疾病走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那些在罚站的过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非常不利的。

  行动要以结果的成效为目的。在罚站的这个惩罚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虽然是罚站了,但学生不会意识到迟到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只会机械地认为迟到就应该罚站,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迟到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周而复始,学生是因为惧怕罚站而不迟到,但依旧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时有教书先生戒尺惩戒,挥鞭教育。当学生有什么做的超出规矩的行为时,适当的惩罚是可行的。在中央颁属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惩戒”一词,是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惩戒”的轻重标注是什么?什么样的惩戒才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学校、班级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一个人多深入思考的。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近期以来,班级内迟到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上执行“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将其作为班规执行,是可行的。

  罚站十分钟,且是在教室内罚站,并不影响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相反还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再者,许多学校也实行站立早读,可见其可取之处。此外,于2019年7月,中共中央还明确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在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可设一定的惩戒。因此,该建议作为班级的规定是应被赞同的。

  这不仅是班级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规则意识,并且大多承受能力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自古便有“严师出高徒”的谚语。虽然过于片面,但这句谚语也有其可取之处。在教育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一定程度的惩罚,不仅能帮助学生改正不当行为,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不仅仅是学校中的教育离不开惩罚,社会上,生活中的教育同样离不开惩罚。自古以来,教与罚便是难以分离的。古时有先生可以惩罚,如今也有教师可以惩罚。例如,学开车,师傅再三教导,你却仍然一窍不通。他便会呵斥你,这种“呵斥”同样可以看作是一种惩罚。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太多了。

  但是,是只要惩罚就能教好吗?惩罚是不是越重越好呢?很明显都不是。惩罚是辅助教育的一种手段。用惩罚来激发学习者的潜力,改正其不良行为。但并非越重的惩罚就越好。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因此,惩罚应是适当的。适当的惩罚能帮助教育,可是过重的惩罚会害了别人。

  正如教育惩戒为代表的教育方式,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也正因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至今依然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中。因此,教育离不开惩罚,有惩罚的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4学生不服从管理、扰乱课堂秩序,甚至吸烟饮酒、欺凌同学,学校、老师能不能管?怎么管?日前,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等等,那么这样的规则,家长、学校、专家们都怎么看呢?规则明确,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根据程度轻重,教育惩戒被分为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并应当及时告知家长;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

  学生家长杨先生说:“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以前站在学校的角度,他不好管或者是不敢管,现在有这个细则出台,学校可以把自己该做的这块做好

  。”

  学生家长乐女士表示:“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这些孩子,有一个条条框框的规则去把他们约束起来,其实这种约束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好事,我们家长的话也会更加放心一些。”

  此外,为防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规则细化了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一是身体伤害,如击打、刺扎等;二是超限度惩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三是言行侮辱贬损,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四是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五是因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而惩罚学生;六是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七是指派学生代替自己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南京市第九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金玉明说:“前面没有规则可循,所以老师在做事的过程中也是畏首畏尾,甚至是做得不好,有了这样的规则可循以后,在今后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遵循这样的规则去办事

  。”

  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惠天表示:“我觉得今后学校在进行一些必要惩戒的时候,也应该和家长之间讲清楚,做好相关的沟通,甚至现在就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跟家长明确好相关的规矩。”据了解,《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拟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5一场球赛要想精彩绝伦,除了运动员精湛的球技、观众的文明观战,还需要裁判的准确执法。正是裁判对比赛规则的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场上运动员最佳状态的发挥,该吹哨时就吹哨,该亮牌时就亮牌,甚至可以罚下场去。惩戒恰恰是为了让比赛更精彩。

  人生如赛场,既有硝烟弥漫的竞争,也不乏波涛汹涌的暗战,虽不说是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但也是你争我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充满竞争的地方,越需要惩戒的存在,没有了规则的参与,一盘散沙,甚至是乌烟瘴气都在所难免。

  曾几何时,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许多教育方法蜂拥而入,不仅冲击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而且也带来了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界一时间真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于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标语张扬在校园上空,保护孩子的天性成为纵容娇惯的借口,无私地爱护成为“小皇帝”们的庇护伞,发展的眼光成为学生任性妄为的障眼法。戒尺的悄声消退,恰恰是飞扬跋扈的粉墨登场;惩戒的众人喊打,恰恰是无视规则的肆意生长;教师权威的颜面扫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横行无忌。

  当我们感慨“巨婴”的横空出世,当我们悲叹“啃老族”的层出不穷,当我们哀伤“精神缺钙”的难以理喻时,是否想过,高悬在教育头顶的那把达摩克利斯剑的陨落,恰恰是许许多多教育怪相诞生的缘由。

  环顾我们的周围,蔑视规则者有之,逃脱责任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尽管不能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罪给教育,但是缺失了惩戒的教育变得软弱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今日的问题青年,今日的柔弱中年,今日的蛮不讲理的老年,多年以前,他们可都是在接受教育的少年啊。惩戒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了惩戒的参与,教育成为了苍白的说教,成为了“滥好人”的爱护,成为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混日子。

  曾经,我们是那么厌恶“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式教育思想,我们是那么厌恶“道貌岸然”的学究式的师道尊严,我们是那么厌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森严的依附关系。于是我们迫切地希望打倒这一切,希望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希望用国外的教育方法改造我们的教育,希望在教育上的“不破不立”。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教育,如果眼中无“人”,那终将是一种失败的教育。“过犹不及”的古训恰恰在说明任何事物都应“有度”,将所有的惩戒视为“封建余孽”,直接导致的就是“斯文扫地”“规则殆失”。

  当然,惩戒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的万能法宝,它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我们在承认它的价值和功能时,也没有必要将其推崇到无上的地位。适度是惩戒的必备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惩戒就可能沦落为“滥施暴力”,成为“丧心病狂”的代名词。

  理想的教育惩戒应该是什么模样呢?不由得想起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想起他手中的那把戒尺,“有,但不常用”,“有”说明了惩戒的存在,“不常用”说明了适度的必须。归根结底,教育惩戒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引以为戒,而在教书育人。

  给我那把戒尺吧,我会把它轻轻打在犯规学生的手掌,然后师生会心地相视一笑,有真诚的关爱,更有严厉的督导。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6教育惩戒权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争论、呼唤、讨论中在20__年_月_日和大家见面了。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教师体罚学生的争论也是一浪又一浪。《规则》将对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好好学习,慎用、敢用、会用教育惩戒,教育学生不让位,家长也应该学习规则,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越位。

  《规则》让学校、老师有了惩戒权,但我们教师一定要谨记,教育惩戒的初衷是"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惩戒不仅仅是赋予学校和教师的权力,更应该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惩戒”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一切不以教育为目的的惩戒都是一种流氓行为。

  我们提倡有温度的惩戒。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管什么教育手段,保护好孩子身心健康是前提,健康是“1”,其余为“0”,有了“1”,“0”才有意义。因此我们的惩戒,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要因人而惩,要尊重学生,不能侮辱到学生的人格。细看《规则》有明确的规定,不得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惩戒只能使用在学生不良行为上。学习上的后进生是不可避免的,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还是要多多鼓励,花一点时间为孩子补缺补差。调皮捣蛋,不愿学习的孩子,老师在惩戒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社会很复杂,孩子很脆弱,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教师的惩戒更多的要让“爱”挽救的往往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几个家庭。

  教育要家校合力,校闹是一种病态,家长要理解并配合学校一起教育孩子。知识的学习学校教育大于家庭,但对孩子品行的影响,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行为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就是模仿得来。《规则》中对惩戒权的适用范围就是在学生的行为上,要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引导,长期督促。孩子受到适当的惩戒,家长也不必要心痛,成长的过程,不可能只有鲜花,你不可能为孩子挡住所以的风雨。教育只有宽严相济,有奖有惩,孩子才能在人生的路上不偏不倚,健康向前。家校良好的合作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7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

  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2、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好老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自己;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向着自己,绝对不会跟家长告状……

  事实上,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老师,她对学生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生。有时候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生一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老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里的学生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生被记过,甚至有学生在校外打架斗殴。难怪有人说,老师手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子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一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子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闯更大的祸。

  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

  3、老师不放弃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小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子,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前途的。

  从教多年,我至今记得一位家长是如何配合老师的。

  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女儿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老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女儿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子,她将来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文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一起纠正孩子。

  在学校,若她女儿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一天“飞机位”。在家里,她每天都提醒女儿清点作业课本,第二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儿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子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一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一定要让孩子知错就改。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成长十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子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言: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必须要有一个管得住他的人。老师不怕狠心,老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万别让老师寒心。

  4、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

  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

  他看到有女学生抹口红,当即拿着纸巾给她擦掉;他发现有男学生抽烟,就罚他们站一整天;他看到有学生别着斧头当“混混”,立刻将他赶出了教室……

  正是这么一个大胆管学生的老师,让“混混”变成了有志青年,让抽烟喝酒打架的学生变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学生,让上课爱偷看小说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

  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8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

  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

  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9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可以说是教师们最希望看到的一部法规。长期以来,教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在实施教育惩戒的时候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一旦和孩子的家长产生理解上的矛盾,那么就很可能让教师处于弱势的地位。

  这部《规则》详细的规定了能够实施惩戒的具体情况,同时又对教师严厉禁止的行为,做出了非常细化的规定。《规则》既充分保证了教师的权利,也充分保证了学生不受到体罚以及变相体罚。

  个人觉得在这里面对于罚站的时间的规定,体现了一种人性化和严谨性。既可以对孩子起到惩罚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因为过度罚站,引发孩子健康上面的风险。有了具体的时间规定以后,如果教师按照时间规定对孩子进行惩罚,孩子出现了晕倒或者是健康上面的状况。在责任划分上面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避免校闹。

  可以让教师,真正做到,慎用惩戒,敢用惩戒,擅用惩戒。

  同时,家长也不用担心,教师惩戒孩子的时候会用体罚的方式,因为相关的规则已经明确规定了教师不能采用的惩戒方式:

  1、严禁击打、扎针。这意味着戒尺,教鞭等,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惩戒教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2、严禁过度罚站、机械抄写。这保护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呼应了教育部之前关于禁止机械性重复作业的相关规定。3、严禁辱骂。教书育人,如果对学生采取人格上的辱骂,那么这样的教师妄为人师。这是对教师个人道德上面的规范。4、严禁连坐。因少数人而惩罚全班这种心理上的压制性惩罚,损害公平性,也伤害同学团结,被禁止。5、严禁因为成绩惩戒学生。进一步贯彻鼓励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呼应减负政策。6、选择性惩戒。维护了教育公平。7、指派他人惩戒。避免教师借刀杀人式的惩戒行为,避免实施惩戒的学生心理畸形发展。8、其他一切损害孩子身心的方式。为整个法规留了一个可控空间。

  本人为这部《规则》的颁布送上一个赞,它详细规定了教师的行为,也保护了孩子的利益,既贯彻了减负的政策,也维护了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条文中的一些细节,体现了规则设计者的智慧。也为现在比较紧张的家校关系,起到了调停的作用。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这部规则,在矛盾发生的时候,做出更科学的判断,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10班级迟到现象总是屡禁不止,老师不得已采取“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在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这种适当的惩罚是正确且应当的。

  教育惩戒指教师依据一定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老师将迟到的学生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形式惩罚学生,这并没有违反教育惩戒的标准:其一,罚站不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旨在制止学生的迟到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其二,在教室中罚站是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之下,使学生的羞耻心受到一定冲击,会使学生迫于羞耻而改正自己错误。正所谓“不知耻,无以正”,就是如此。

  适当的惩罚能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的惩罚都

  是正确的。当今,有的老师体罚学生,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许是因为他们曲解了“严师出高徒”这种理念,让学生在超出其体能范围内跑步,在走廊等学生众多的地方让违规学生提着水桶扎马步。这种教罚已经违背了教育惩戒的理念,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虽然达到了维护纪律的目的,但这只是用体罚来使学生畏惧,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学生,而不是教化学生,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适当的惩罚应因人而异,孔夫子曾说过“因材施教”,而惩罚学生也应该“因人行罚”。有的学生,不小心犯了错,不应进行过重的惩罚,否则会打压到这种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破罐子破摔”,这是不正确的。但有的“顽固分子”,屡教不改,适当地加大惩罚力度也未尝不可。如果对于一个顽固的学生,不加大力度纠正他,就浪费了教育惩戒的存在。

  惩罚,是为防止一个人走向不可纠正错误的最后的防线,但不应该将其死死地收缩,而要留足适度的空间,让被惩罚之人进行自身的救赎,这就是适当的惩罚。

篇四: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

  

  精品文章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范文五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让学校、老师有了惩戒权,但是提倡的是有温度的惩戒,要关注学生的身心,要因人而惩,要尊重学生,不能侮辱到学生的人格。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欢迎。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一

  近期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以及国家对教育惩戒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祖国下一代的精心呵护,也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通过认真学习《规则》相关条款内容,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的一种具体方式,也是其履行义务的充分体现。惩戒不是目的,本着教书育人的大原则,要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

  我们作为学生家长充分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对规范内容的限定性、可操作性和合法性没有异议。在《规则》规定和授权范围内,充分征求家长意见,配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教育规律的班规或班级公约,明确教育惩治范围和分类,做到客观公正、合法合规,使教师教育惩戒学生有章可循,并对家长和学生公开公示,也可起到警示提示的效果,解决了老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这一突出问题。

  精品文章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开展相关工作,为更好的实施相关规则做好心理准备,共同努力创造和谐、人**化和法制化的教育生态。

  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入党志愿书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

  每一位教师也是某个孩子的家长,希望家长和校方相互信任、配合共同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二

  教育惩戒权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争论、呼唤、讨论?*?021年3月1日和大家见面了。

  精品文章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教师体罚学生的争论也是一浪又一浪。《规则》将对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好好学习,慎用、敢用、会用教育惩戒,教育学生不让位,家长也应该学习规则,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越位。

  《规则》让学校、老师有了惩戒权,但我们教师一定要谨记,教育惩戒的初衷是"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才。惩戒不仅仅是赋予学校和教师的权力,更应该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惩戒"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一切不以教育为目的的惩戒都是一种流氓行为。

  我们提倡有温度的惩戒。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管什么教育手段,保护好孩子身心健康是前提,健康是"1",其余为"0",有了"1","0"才有意义。因此我们的惩戒,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要因人而惩,要尊重学生,不能侮辱到学生的人格。细看《规则》有明确的规定,不得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惩戒只能使用在学生不良行为上。学习上的后进生是不可避免的,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还是要多多鼓励,花一点时间为孩子补缺补差。调皮捣蛋,不愿学习的孩子,老师在惩戒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社会很复杂,孩子很脆弱,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教师的惩戒更多的要让"爱"挽救的往往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几个家庭。

  教育要家校合力,校闹是一种病态,家长要理解并配合学校一

  精品文章

  起教育孩子。知识的学习学校教育大于家庭,但对孩子品行的影响,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行为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就是模仿得来。《规则》中对惩戒权的适用范围就是在学生的行为上,要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入党申请书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引导,长期督促。孩子受到适当的惩戒,家长也不必要心痛,成长的过程,不可能只有鲜花,你不可能为孩子挡住所以的风雨。教育只有宽严相济,有奖有惩,孩子才能在人生的路上不偏不倚,健康向前。家校良好的合作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三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可以说是教师们最希望看到的一部法规。长期以来,教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在实施教育惩戒的时候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一旦和孩子的家长产生理解上的矛盾,那么就很可能让教师处于弱势的地位。

  这部《规则》详细的规定了能够实施惩戒的具体情况,同时又对教师严厉禁止的行为,做出了非常细化的规定。《规则》既充分保证了教师的权利,也充分保证了学生不受到体罚以及变相体罚。

  个人觉得在这里面对于罚站的时间的规定,体现了一种人性化和严谨性。既可以对孩子起到惩罚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因为过度罚站,引发孩子健康上面的风险。有了具体的时间规定以后,如果教师按照时间规定对孩子进行惩罚,孩子出现了晕倒或者是健康上面的状况。在责任划分上面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避免校闹。

  可以让教师,真正做到,慎用惩戒,敢用惩戒,擅用惩戒。

  精品文章

  同时,家长也不用担心,教师惩戒孩子的时候会用体罚的方式,因为相关的规则已经明确规定了教师不能采用的惩戒方式:

  1、严禁击打、扎针。这意味着戒尺,教鞭等,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惩戒教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2、严禁过度罚站、机械抄写。这保护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又呼应了教育部之前关于禁止机械性重复作业的相关规定。3、严禁辱骂。教书育人,如果对学生采取人格上的辱骂,那么这样的教师妄为人师。这是对教师个人道德上面的规范。4、严禁连坐。因少数人而惩罚全班这种心理上的压制性惩罚,损害公平性,也伤害同学团结,被禁止。5、严禁因为成绩惩戒学生。进一步贯彻鼓励教育为主的教育方法,呼应减负政策。6、选择性惩戒。维护了教育公平。7、指派他人惩戒。避免教师借刀****式的惩戒行为,避免实施惩戒的学生心理畸形发展。8、其他一切损害孩子身心的方式。为整个法规留了一个可控空间。

  本人为这部《规则》的颁布送上一个赞,它详细规定了教师的行为,也保护了孩子的利益,既贯彻了减负的政策,也维护了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条文中的一些细节,体现了规则设计者的智慧。也为现在比较紧张的家校关系,起到了调停的作用。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这部规则,在矛盾发生的时候,做出更科学的判断,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四

  中小学校园,需不需要一把"戒尺"?老师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惩戒?又该如何使用?……记者从教育部官网获悉,教育部近日颁布

  精品文章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规则》强调,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同时,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

  精品文章

  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规则》强调,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规定了对越界教师的处罚方式,方便各方监督。同时,《规则》也强调学校应当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行职务,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教师无过错的,不得因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规则》还明确了教育惩戒的相关救济程序,并鼓励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校贯彻落实《规定》,依据《规则》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和救济机制,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五

  心怀慈悲,高举戒尺

  一场球赛要想精彩绝伦,除了运动员精湛的球技、观众的文明观战,还需要裁判的准确执法。正是裁判对比赛规则的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场上运动员最佳状态的发挥,该吹哨时就吹哨,该亮牌时就亮牌,甚至可以罚下场去。惩戒恰恰是为了让比赛更精彩。

  人生如赛场,既有硝烟弥漫的竞争,也不乏波涛汹涌的暗战,精品文章

  虽不说是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但也是你争我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充满竞争的地方,思想汇报范文越需要惩戒的存在,没有了规则的参与,一盘散沙,甚至是乌烟瘴气都在所难免。

  曾几何时,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许多教育方法蜂拥而入,不仅冲击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而且也带来了社会思想的不断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界一时间真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于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标语张扬在校园上空,保护孩子的天性成为纵容娇惯的借口,无私地爱护成为"小皇帝"们的庇护伞,发展的眼光成为学生任性妄为的障眼法。戒尺的悄声消退,恰恰是飞扬跋扈的粉墨登场;惩戒的众人喊打,恰恰是无视规则的肆意生长;教师权威的颜面扫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横行无忌。

  当我们感慨"巨婴"的横空出世,当我们悲叹"啃老族"的层出不穷,当我们哀伤"精神缺钙"的难以理喻时,是否想过,高悬在教育头顶的那把达摩克利斯剑的陨落,恰恰是许许多多教育怪相诞生的缘由。

  环顾我们的周围,蔑视规则者有之,逃脱责任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尽管不能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罪给教育,但是缺失了惩戒的教育变得软弱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今日的问题青年,今日的柔弱中年,今日的蛮不讲理的老年,多年以前,他们可都是在接受教育的少年啊。惩戒不是万能的,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但是没有了惩戒的参与,教育成为了苍白的说教,成为了"滥好人"的爱护,成为了"

  精品文章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混日子。

  曾经,我们是那么厌恶"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式教育思想,我们是那么厌恶"道貌岸然"的学究式的师道尊严,我们是那么厌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森严的依附关系。于是我们迫切地希望打倒这一切,希望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希望用国外的教育方法改造我们的教育,希望在教育上的"不破不立"。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教育,如果眼中无"人",那终将是一种失败的教育。"过犹不及"的古训恰恰在说明任何事物都应"有度",将所有的惩戒视为"封建余孽",直接导致的就是"斯文扫地""规则殆失"。

  当然,惩戒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的万能法宝,它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我们在承认它的价值和功能时,TOP100范文排行也没有必要将其推崇到无上的地位。适度是惩戒的必备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惩戒就可能沦落为"滥施暴力",成为"丧心病狂"的代名词。

  理想的教育惩戒应该是什么模样呢?不由得想起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想起他手中的那把戒尺,"有,但不常用","有"说明了惩戒的存在,"不常用"说明了适度的必须。归根结底,教育惩戒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引以为戒,而在教书育人。

  给我那把戒尺吧,我会把它轻轻打在犯规学生的手掌,然后师生会心地相视一笑,有真诚的关爱,更有严厉的督导。

  内容仅供参考

篇五: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一」

  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

  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

  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好老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自己;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向着自己,绝对不会跟家长告状

  事实上,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老师,她对学生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生。有时候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生一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老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里的学生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生被记过,甚至有学生在校外打架斗殴。难怪有人说,老师手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子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一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子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闯更大的祸。

  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03老师不放弃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小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子,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前途的。

  从教多年,我至今记得一位家长是如何配合老师的。

  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女儿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老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女儿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子,她将来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文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一起纠正孩子。

  在学校,若她女儿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一天“飞机位”。在家里,她每天都提醒女儿清点作业课本,第二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儿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子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一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一定要让孩子知错就改。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成长十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子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言: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必须要有一个管得住他的人。老师不怕狠心,老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万别让老师寒心。

  04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

  他看到有女学生抹口红,当即拿着纸巾给她擦掉;他发现有男学生抽烟,就罚他们站一整天;他看到有学生别着斧头当“混混”,立刻将他赶出了教室

  正是这么一个大胆管学生的老师,让“混混”变成了有志青年,让抽烟喝酒打架的学生变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学生,让上课爱偷看小说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

  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二」

  适当惩罚正学风

  班级迟到现象总是屡禁不止,老师不得已采取“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在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这种适当的惩罚是正确且应当的。

  教育惩戒指教师依据一定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老师将迟到的学生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形式惩罚学生,这并没有违反教育惩戒的标准:其一,罚站不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旨在制止学生的迟到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其二,在教室中罚站是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之下,使学生的羞耻心受到一定冲击,会使学生迫于羞耻而改正自己错误。正所谓“不知耻,无以正”,就是如此。

  适当的惩罚能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的惩罚都是正确的。当今,有的老师体罚学生,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许是因为他们曲解了“严师出高徒”这种理念,让学生在超出其体能范围内跑步,在走廊等学生众多的地方让违规学生提着水桶扎马步。这种教罚已经违背了教育惩戒的理念,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虽然达到了维护纪律的目的,但这只是用体罚来使学生畏惧,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学生,而不是教化学生,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适当的惩罚应因人而异,孔夫子曾说过“因材施教”,而惩罚学生也应该“因人行罚”。有的学生,不小心犯了错,不应进行过重的惩罚,否则会打压到这种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破罐子破摔”,这是不正确的。但有的“顽固分子”,屡教不改,适当地加大惩罚力度也未尝不可。如果对于一个顽固的`学生,不加大力度纠正他,就浪费了教育惩戒的存在。

  惩罚,是为防止一个人走向不可纠正错误的最后的防线,但不应该将其死死地收缩,而要留足适度的空间,让被惩罚之人进行自身的救赎,这就是适当的惩罚。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篇三」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

篇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优质范文4篇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1班级迟到现象可谓是一个最常见的班级问题,如何能够遏制住这一现象,想必无数个班级想了无数个办法。而某班的班主任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需要罚站,且以迟到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罚站的时间。

  这一做法看似能够有效防止学生迟到,但这没有针对问题,且弊大于利。

  学生的心里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规定里,一分钟可能换来十分钟的心里摧残。作家三毛在上学时就受到老师严重的惩罚,导致心里受到摧残从而患上心理疾病,从疾病走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那些在罚站的过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非常不利的。

  行动要以结果的成效为目的.。在罚站的这个惩罚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虽然是罚站了,但学生不会意识到迟到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只会机械地认为迟到就应该罚站,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迟到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周而复始,学生是因为惧怕罚站而不迟到,但依旧是没

  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时有教书先生戒尺惩戒,挥鞭教育。当学生有什么做的超出规矩的行为时,适当的惩罚是可行的。在中央颁属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惩戒一词,是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惩戒的轻重标注是什么?什么样的惩戒才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学校、班级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一个人多深入思考的。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20__年的寒假,我把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遍,感想颇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不仅为教育惩戒提供了法律依据,还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根据规则依法履行教育教学义务和管理职责,同时也维护了我们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之所以称为教育惩戒规则,是指学校等教育场所,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管教、训导等让学生引以为戒,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规则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条款有很多:

  规则第七条,如果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其中第三条: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我觉得身为一名学生,不该有违反学生基本守则的`行为。这样不仅伤害了自己,可能还伤害了别人,百害而无一利。第五条: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既然是一名学生,就不该有打骂学生、老师的行为,这样不配当一名学生,我们不但不能打骂学生,还要保护比我们弱小的同学,乐于助人,这是我们新时代小学生该有的一项基本品德。

  规则第十二条,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的行为。其中第一条是以击打、刺伤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我想说,虽然学生犯了错误,但不能对其造成身体痛苦,这样不仅会给我们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可能造成心理伤害。第五条: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我觉得成绩不代表一切,一个人最重要的应该是品德,成绩不是主要的,如果要我排列,我一定会是品德第一,成绩第二。所以,我赞成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以上是我读了规则以后的几点的感想,我觉得规则实施以后,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会更加重视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为我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我们能更好的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学生不服从管理、扰乱课堂秩序,甚至吸烟饮酒、欺凌同学,学校、老师能不能管?怎么管?日前,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等等,那么这样的规则,家长、学校、专家们都怎么看呢?规则明确,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根据程度轻重,教育惩戒被分为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并应当及时告知家长;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

  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

  学生家长杨先生说: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以前站在学校的角度,他不好管或者是不敢管,现在有这个细则出台,学校可以把自己该做的这块做好。学生家长乐女士表示: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这些孩子,有一个条条框框的规则去把他们约束起来,其实这种约束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好事,我们家长的话也会更加放心一些。

  此外,为防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规则细化了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一是身体伤害,如击打、刺扎等;二是超限度惩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三是言行侮辱贬损,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四是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五是因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而惩罚学生;六是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七是指派学生代替自己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__市第九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金玉明说:前面没有规则可循,所以老师在做事的过程中也是畏首畏尾,甚至是做得不好,有了这样的规则可循以后,在今后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遵循这样的规

  则去办事。__市委党校副教授惠天表示:我觉得今后学校在进行一些必要惩戒的时候,也应该和家长之间讲清楚,做好相关的沟通,甚至现在就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跟家长明确好相关的规矩。据了解,《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拟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4近期以来,班级内迟到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上执行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将其作为班规执行,是可行的。

  罚站十分钟,且是在教室内罚站,并不影响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相反还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再者,许多学校也实行站立早读,可见其可取之处。此外,于20__年7月,中共中央还明确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在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可设一定的惩戒。因此,该建议作为班级的规定是应被赞同的。

  这不仅是班级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规则意识,并且大多承受能力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自古便有严师出高徒的谚语。虽然过于片面,但这句谚语也有其可取之处。在教育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一定

  程度的惩罚,不仅能帮助学生改正不当行为,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不仅仅是学校中的教育离不开惩罚,社会上,生活中的教育同样离不开惩罚。自古以来,教与罚便是难以分离的。古时有先生可以惩罚,如今也有教师可以惩罚。例如,学开车,师傅再三教导,你却仍然一窍不通。他便会呵斥你,这种呵斥同样可以看作是一种惩罚。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太多了。

  但是,是只要惩罚就能教好吗?惩罚是不是越重越好呢?很明显都不是。惩罚是辅助教育的一种手段。用惩罚来激发学习者的潜力,改正其不良行为。但并非越重的惩罚就越好。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因此,惩罚应是适当的。适当的`惩罚能帮助教育,可是过重的惩罚会害了别人。

  正如教育惩戒为代表的教育方式,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也正因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至今依然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中。因此,教育离不开惩罚,有惩罚的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篇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篇一:心中有戒依法履职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教育过程中的惩戒,如果与教学过程中的内容结合

  起来、与教师的教育智慧结合起来会不会另有一番风情?

  一、如何让孩子“体面”地坐下

  二年级“认识角画角”的课上,在学习如何画角时,我

  温和的问道:“画角可以用工具?

  ”学生异口同声答道:“尺

  子”O“非常好,请拿出昨天就让你们准备好的尺子……”我轻松地说道。没等我往下说,小K大声喊道:“老师,我

  同桌没带”。

  我回头一看,小K的同桌小J,一个只有爷爷奶奶在身

  边的孩子,没带学具那是很正常的。“算了。”当我漫不经

  心地说完这两个字后,教室的左边、右边、中间此起彼伏的响起“老师,XXX也没带”,“他也没带”……

  “没带的全给我起立”,此时的我火冒三丈,一声吼叫

  让原本吵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同时也让没带尺子的孩

  子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

  看着一个个低头不语自知犯错的孩子,我的脑袋瓜里闪

  过无

  数的惩罚措施,可是这样的惩戒能解决此时的问题吗?

  与其解决不了问题,就让他们“自食其果”好了。转念一想

  的我放下各种惩戒方法,故作刁难地问站着的这些孩子「"没

  子罚你们自己想办法,想一想,没有直尺你还能画出来吗?

  ”

  正如《阿甘正传》中所说:“生活就像巧克力,结果往

  往出人意料。”孩子们有的说“用纸画”(先前学生在折

  纸活动中认识角);有的说“用纸画不好,因为纸太软了,我觉得用铅笔盒画”;有的说:“用打电话的校讯通的卡

  画”……

  难得发言的小J轻声细语地说:“老师,我觉得也可以

  用铅笔画。”

  我不禁向她竖起了大拇指,紧接着追问学生为什么可以

  用这些“替代品”画线段。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带领着全

  班同学重温了角的特征。而小K同学在回答完原因后继续补

  充道:“我觉得还是我同桌的方法好,因为她说的铅笔我们

  每天都带,人人都有,这个方法很实用。”

  话音刚落,班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会

  欣赏同学的小K,也是送给提出金点子的小J。而我也成为

  了鼓掌、点赞的一位观众。

  如今,班里偶尔还是会出现丢三落四没有尺子的孩子拿

  起铅笔连线、拿着校讯通卡画线段的,但在我看来这已然成

  为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独立解决

  问题,更是学会了找正确、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如何让孩子的插嘴“升级”

  如果有人问起班里的孩子有没有插嘴习惯,大部分的老

  师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说:“有啊,现在的孩子知道的多,胆

  子又大,都是想说就说。”对付这些熊孩子,我想许多老师

  们也会和我一样,在刚开始的时候对他们和颜悦色的说要有

  礼貌,遵守纪律,要发言先举手,如果接着有第二次、第三

  次,我们会很苦恼。

  班里的小Z就是上述典型的主人公,聪明加大嗓门,最

  喜欢在我刚开始津津有味讲重点的时候大吼一声“老师,这

  个我知道”,如果有哪节课听不到他的声音,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他今天没来上学。经过说教无用的经验总结后,我觉

  得是我个人的力量太小,所以必须动用集体的力量。

  有一次上课当他再次插嘴时,我微笑着对大家说道「"孩

  子们,你们和老师一样认为上课不应该插嘴是不是?

  ”

  “是!”

  得到统一确定的回答后我继续说道:“那做的不对是不

  是应该惩罚?

  ”

  “是!”依旧是整齐的回答。

  “好,既然小Z那么爱发言,老是要抢我说的话,那我

  就罚他当小老师上台给我们讲。”

  班里的孩子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其实是迫不及待的想

  看小Z笑话(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我故意让小Z出丑)。

  而同作

  为看客的我却十分清楚这个任务小Z是完全能胜任的。

  只见小Z唯唯诺诺的上台,对他充满信心的我立刻蹲下

  身子对着他耳边轻轻说:“你行的,老师相信你,让他们看

  黑板。”随着小Z理直气壮的一句“坐端正,看黑板”后,毫不逊色于老师的讲解便开始了。胸有成竹、条理清晰的小

  Z让台下的孩子多了一丝刮目相看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欣赏

  和羡慕。

  日子久了,小Z上台当小老师的机会越来越多。偶尔也

  会因为随意插嘴上台后无话可讲或无法清楚讲解题目不好

  意思的走下讲台,但同学们和我都会一起包容他、原谅他,并不忘提醒他对问题一定要静静思考后才发言。

  后来,数学课上的小Z越来越认真、自信,随意的插嘴

  也越来越少。在他甚至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同样一个约定:

  当小老师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在这之前需要冷静思考,做

  好充分准备。

  如今班里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小老师这个角色,更是乐于

  挑战小老师的角色,小老师的队伍也从小Z一人变得越来越

  庞大,台上的小老师不仅学会了面向着全班同学大大方方的讲解,也用上“听懂了吗”“谁还有疑问”“请你来复述”等等老师的用词,而我理所当然地成为看客。

  师德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

  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

  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篇二:规范教育惩戒,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近年来,教师因惩戒过度甚至对学生造成伤害的事件屡

  见不鲜,更因为媒体舆论的发酵备受社会关注,引起群众广

  泛热议,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惩戒的不规范,部分教师在面对扰

  乱课堂纪律、校园霸凌等情况时,有的老师袖手旁观、放任

  不管,助长不正之风;有的老师简单粗暴、过度惩戒,损害

  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环境,更是违背

  了教育工作本身的初衷。因此,规范教育惩戒,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任重而道远。

  规范教育惩戒,正面引导是基础。由于部分家庭对孩子

  的过分溺爱,部分家长对学校惩戒教育非常排斥,造成教师

  因担心受到师德规范处罚,而面对违规学生时不敢管、不能

  管的窘境。因此,应当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正面宣传引

  导,让社会、家庭、学校多方达成共识,正确认识到规范教

  育惩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的功能是全方位的,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的手段应该是富有成效的。惩戒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一个教师,如果看到学生有问题不去

  教正,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不履行职责做一个“佛系”教

  师,并不是教师的初衷,之所以这种情况普遍存在,正是我

  们的教育应该深刻反思的。如果任由教师的教鞭被束之高阁,惩戒教育被当作师德问题对待,贻害的是教育,耽误的下一

  代,毁坏的是民族的未来。

  惩戒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惩戒教育可以让学生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并不相悖,奖惩分明

  才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惩戒教育是一门艺

  术,它与体罚有着本质不同。惩戒是以教育学生向善为目的,体罚是以伤害学生身心为目的。

  规范教育惩戒,完善细则是保障。以往由于一些程序性

  的规定不够严密和规范,甚至有所缺失,影响了教师正确地

  行使教育惩戒权。为使让教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敢管、能管、善管,教育部于2020年12月23日颁布了《中小学生教育

  惩戒规则(试行)》,明确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义务,及时完善、规范教育惩戒的相关细则,明确教育惩戒的范围、程度、形式。《规则》的出台,给学校、教师都吃了一颗定

  心丸,让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

  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教

  育生态环境。

  规范教育惩戒,师德建设是关键。“捧着一颗心来,不

  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

  一生的真实写照。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故事感动过无

  数人,先生在校园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

  知来到校长室,这个男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

  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

  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

  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

  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更惊疑了,他

  眼睛睁

  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

  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

  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了,他流着眼

  泪后悔地说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

  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

  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

  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

  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这则故事,为什么如此打动人心?我以为就在于先生不

  仅拥有爱心,而且拥有教育的智慧,在看到男生用泥巴砸其

  他的同学时,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打骂,而是搞清孩子

  犯错误的内在原因,用自己的爱心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用

  爱心与智慧给孩子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让他感受

  教育的宽容与善良。很多时候,和风细雨的教育比雷霆万钧

  的方式更有力量。我们常说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大抵

  就是如此吧!

  当然,好的教师,也不是盲目的鼓励和宽容,更不是一

  味的严厉,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让学生有一颗安静

  的心,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真正实用管用有用的教育一定是要承认教育不是万能

  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敬畏教育、规矩教育,这些构成

  了教育的原生态。在当今教育生态条件下,把“戒尺”请回

  来,可以做的事情,作家魏巍《我的老师》中蔡芸芝先生的做法可以借鉴:高高举起轻

  轻放下。高高地举起,以示惩戒,解决不敢管、不愿管的问题;轻轻地放下,绝不要破戒,决

  不可轻易落到学生的身上,更不可以卿里啪啦,左右开弓,千万不要找来不必要的麻烦。每一位老师都要知道,保护自

  己和保护学生一样重要。

推荐访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200字 惩戒 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育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