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3年度企业改革心得体会doc 国企改革主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2023年度企业改革心得体会doc 国企改革主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6-01 10:50:28

企业改革心得体会doc 企业改革心得体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出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中国经济也进入了调节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改革心得体会doc ,供大家参考。

企业改革心得体会doc

  企业改革心得体会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出路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中国经济也进入了调节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而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则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改革问题再次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

  自XX年开始,国家开始进行对全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分类指导。XX后,国企改革也一直深受重视,从研究国企改革的经济学家吴敬琏频繁亮相就可以看出来。

  在经过以前几大阶段的改革后,我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呈现以下几方面现状:

  一、基本建立的了明确的产权制度,实现了国企的政企分离。二、基本上完善了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由厂长经理负责制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三、基本完成了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扩大了国有资本的可支配范围。四、基本实现了抓大放小的方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实行了改制。五、完善了企业的人事制度,完善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实行了多种有效的分配方式。六、国企的利润分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七、国有资本的监督力度得以强化。八、实现了部分国有股份制企业的上市,扩大了国企的资本来源。九、国企制度创新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以上几个方面现状,是由长期改革进程所积累的成果。除了上述现状以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国企改革还具有以下特点:一、大型国企正在积极吸收境外资本,实施境外并购、战略重组,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二、实行了一系列人才考核制度,实行了经营者年薪制。三、在垄断行业积极引入竞争,强化国企竞争意识等。

  虽然以上现状,都说明了国企改革至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但是多年的改革进程中,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方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依靠各方面力量,扩大就业门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减轻负担。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任何改革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也

  不例外,但是我们不能停止改革的步伐。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存在的问题,并尽力去解决。使改革在最小的代价下取得最大的成功。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

  作

  业

  簿

  班

  次

  年

  级

  专

  业

  学

  期

  课程名称

  姓

  名

  学

  号

  时

  间

  天津XX区域经济学

  第四学期

  中国企业发展与改革

  孟岩101910XX0XX年6月

  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道路

  ——《中国企业发展与改革》学习心得

  一、中国国企改革历程,成绩与问题并存,需要加以解决。

  1、企业家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影

  响较深。重生产管理,轻市场营销;重增加了多少资产和产值,轻资产

  负债率、产品成本效益;重自己的生产管理经验,轻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咨询等业务和知识;因此,真正善于开拓市场、精心算计成本、讲

  究效益的企业家较少,无法与国外企业抗衡。

  一些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向三资、民营企业流动,他们

  将自己的知

  识和掌握的技术扩散给这些非国有企业,提高了其产品的质量,反过来

  与国有企业进行竞争;有的兼职技术人才在非国有企业工作充满精力,而在国有企业工作则没有积极性。另外,国有企业原有的技术人才年龄

  老化,知识结构更新困难,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国有工业企业工作,由于科研和技术开发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领导不重视技术和产品更

  新,工资和其他待遇较低,一些技术人才不能在国有企业中为提高企业

  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2、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一个企业,只有将生产的产品销

  售出去,在全国市场上占有它应占有的份额,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产

  品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和销售,资产再多、工业基础再雄厚、技术

  人才再多,也不能说明这个企业有多么优秀。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有

  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非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特别是国

  外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竞争力日益增强。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没有更新换代,人员过多、社会负担过重、成本过高,在市场上没

  有竞争力,最后被市场淘汰出局。

  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行为体,其和行为还没有与市场经济对接,其计划经济下的体制和行为还远不适应

  市场经济对它们的调节。

  3、国有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我国的国有企业规模难以形成有国际

  竞争力的规模经济企业。据有关方面分析,1995年我国500家大型国有

  企业的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还不及美国500家大企业的前3家。

  由于企业规模和实力与国外企业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

  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在对外开放和外资进入的情况下,我国

  许多企业难以应付,面临生存危机。

  4、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从影响企业效率的角度看,与企业有

  关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行政和事

  业的规模相对于经济基础而过大。国家在吃“皇粮”方面的财政开支越

  来越大,而能用于企业资本金注入的财力相对越来少。同时对企业摊派

  和各种变相的收费屡禁不止。管理部门太多太细,条块分割严重。

  任何一级政府部门都想扩大自己对企业的管理和制约权利,出台了许多

  相互矛盾和前后矛盾的政策和规定,企业按照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和规

  定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到各部门办事的成本太高、效率

  太低、时间太长。国有企业的需要扮演非经营性组织角色。

  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创新。

  企业是生产力要素的载体,尤其是国有企业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信息网络,为国民经济提供大部分的现代化装

  备,它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因

  此,国有企业的创新如何,对中国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现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由于计划管理体制延续了几十年,传

  统管理模式很难一下子解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国企改革,但国企管理还没能按市场经济来组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的各个环

  节,管理跟不上企业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所以中央特别强调国有企

  业改革、发展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从以下几方面分心管理创新究。

  1、管理理念的创新

  。一是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转变为承担盈

  亏责任的自我管理理念。未来的企业需要职业化的企业家,不是官员型

  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成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二是

  从单一生产意识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意识。企业要效益必须以市

  场为导向,以市场来实现生产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开发环节中

  把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企业开发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否则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三是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环用户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创新。从国际企业发展上看,经营目标

  多元化已成为趋势。四是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竞争理念转向竞争与

  合作和统一的竞争理念的创新。其实,这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

  观要求。我国近年来一个突出现象,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企业间

  的竞

  争日趋白热化,特别是以价格为主的竞争几乎在所有市场上展开,这种

  局面很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特别是不利于要迎接与来自世界

  跨国公司的竞争。所以建立多样化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实行管理创新

  与企业改革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2、决策管理的创新。决策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

  去企业的决策管理多靠经验和主观判断,现在不同了。面对错综复杂,瞬

  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

  使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我所需,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步。

  3、战略管理的创新。战备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

  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战略管理

  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这种战略,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所

  以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

  4、组织结构的创新。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

  织保证。要剥离企业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

  上阵。其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

  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变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

  型结构

  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才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5、人本管理的创新。我们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为知识经济

  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

  所以

  作为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人本

  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如何向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使员工在

  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中融为一体,这方面要不断地探索出好的管理模式。

  以上的理念、决策、战略、组织结构、人本管理这五个方面的管理

  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方面都不可缺少,缺少一个企业改革发展也

  是一句空话,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从五个方面

  找出自己所应抓住的突破口或重点,来全面推开创新局面,这也是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

  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将在分类改革基础上,继续减少国有独资企业,特别是减少竞争领域的国有独资企业;对已经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企业,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分散化;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机构的产生机制和权责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规范公

  司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国有大型集团型企业,提高国有大型企业的竞争力;稳步推进集团公司主业整体上市,加快集团存续企业公司制改革,妥善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深化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需要对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即通过贯彻落实《反垄断法》打破经济垄断;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逐步打破行政垄断;在对自然垄断行业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对自然垄断行业

  关于企业改制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心得体会

  《中国工会章程》、《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有关“企业工会组织”中规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是企业工会的权力机关,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会议,会员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是三至五年。随着国企逐步改制完成,为数不少改制企业的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处于与职代会两会合一的状况,还有不乏与股东会或持股职工代表大会“三会合一”的企业,实际会议内容来看,基本是股东会、职代会等的议程,看不出有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的迹象,象这种数会合一的会议,工代会的应有内容是不可能放在大会的议程上的,工代会被忽视是可以想象的。加之会议代表是职工代表与工代会

  代表身份合一,选举代表时是不可能过多地考虑工会会员代表这一层面的,这就造成一些工会的积极分子也当不上工会会员代表,事实上,工会会员代表与职工代表的代表性是有区别的,比如,职代会代表行政领导比例是比较大的,工代会代表一线职工的比例规定是大于职代会代表比例的,这样虽然代表常任了,但代表身份的多重性造成工会会员代表的意识是非常之淡薄的。可想而知,虽然每年开职工代表大会,工代会可能就是有个并列的会标显示,更有一些企业,干脆数会合一也不搞,就根本没有每年一次的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概念。使得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即企业工会的权力机关的作用发挥是有较大缺失的。这些在改制企业中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企业改制后,我们对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着重在坚持独立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完善会议议程、真正实行代表常任制上进行了尝试,现向与会同仁进行交流,请指教。早在1992年全国总工会就出台了《关于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的若干暂行规定》,但是,我们公司届期限内的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企业改制前后中断了一段时间。,我们确立企业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目标后,结合上级要求开展“会员评家”活动,工会委员会会议决定每年单独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使之制度化。独立召开工代会更能体现出基层工会组织按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要求,使全体工代会代表做到真正的常任制。强化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是坚持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制度化、规范化、独立化。当然,各个企业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也不可能全部实行独立召开工代会,有的企业采取与职代会代表身份基本合一按会议议程分段召开,也是允许可行的。但不管可种形式,有一点《企

  业工会工作条例》第十条是明确规定的:“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与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须

  我们把每年工代会的安排在四月份。主要原因是,四月份企业没有什么惯例的其他大型会议安排,会议准备精力可以更集中、时间可以更充分些;与职工代表大会等错开时间,不要让职代会等会议冲淡工代会的氛围,影响会议的效果;五一前工会活动也多一些,此时机召开工代会,会上表彰工会方面的先进也是顺理成章,和上级工会评先表彰工作也是一致的。关于工代会议程的规范、完善。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将届期内的一年一次大会议程基本确定为:1.大会预备会,2.全年工会工作报告,3.工会主席个人述职报告,4.工会经费审查、经费预算报告,5.工会先进表彰授奖仪式,6.进行“会员评家”测评,7.上级工会领导讲话,8.公司党委书记讲话。当然根据当年工会工作情况,也会增加一些议程,比如请总经理通报一下企业经营等行政工作状况;今年公司董事长被推荐

  为市劳模候选人,根据规定,推荐企业法人代表的,必须听取职工的意见,我们就在工代会上进行了无记名投票;另外在会议上,还搞了一些图片展览,把企业的工作、工会的活动等一些情况介绍给代表们,也是增加了会员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届期内工代会时间一般为半天,开得比较紧奏一些,这也是根据企业改制的实际情况而定的,没有考虑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会议讨论,原则上听取代表意见放在会议前后,将会议材料提前放发到代表手中,请分工会注意收集反馈到工会。会议的主持由主席团成员中的基层分工会主席轮流担任,对分工会主席也是一种工作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是企业工会人员比较精简,不设工会副主席;工会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由经审委负责,经审委主任在大会上报告,会前工会委员会通过的年度工会经费预算也向大会公布,并请代表进行审议;会员评家的主持由公司党委副书记担任,组织部门的同志负责测评结果的统计,并上报上级工会,真正做到工会工作好不好,工会主席称职与否,会员代表说了算。工会主席在会上面向全体代表进行个人述职,并对其进行民主测评,这对其本人应该说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反省,更是一次检验、考核。因此,会员评家对我们做好工会工作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我们工会只有在广大会员代表的监督下,才能更加努力奋斗,自找压力,不断创新,开创企业工会新局面,要说这几年工会有点成绩,与会员评家的工作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会员评家是每年工代会上一个重要的有实际意义的议程。关于对代表常任制的理解。工会会员大会代表常任制简单地讲:是指基层工会建有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的在届期内,会员代表始终具有代表身份和资格。代表常任制具体制度大致有:代表的任期制、年会制、代表制、提案制、监督制、培训制和述职制。有人说,代表常任制就是每年多开一次会,这也许是对常任制的简单偏面理解,这正是我们一些基层工会在代表常任制工作上的不到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代表真正的工作重心不是在开会的期间,而是应该在闭会期间。比如,存在最普遍的问题是会员代表有组织、有计划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在任期内始终发挥参与、监督和纽带作用不到位。从我们企业代表常任制的实践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情况,比如,代表的代表制方面,代表在注意听取会员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工会委员会反映也是寥寥无几的;代表的提案制方面,代表提出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需要讨论的议案也不多;代表的培训制方面,几年中好像还没有针对工会会员代表的集中培训。因此建立一套适合改制企业运行机制,为保证工代会代表常任制长期、规范、有效地运行,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面对目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和谐企业的创建遇到了很大困难,对我们企业工会工作是极大的考验,我们要按照全总十五大对加强基层工会

  组织建设提出要求,规范好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将代表常任制工作落实好,进一步推进工会民主化、群众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权益的作用。

  资料来源:http:///data/xdth/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学习心得

  近日,我司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的主持及带领下于公司会议室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切实统一思想,结合企业实际,推动各项改革进程,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

  该意见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优良环境条件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指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资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则、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

  领性文件,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全文35次出现“市场”一词,开宗明义指出,改革是要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通过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权利平等、机

  会平等、规则平等、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学习贯彻《指导意见》,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牢牢把握住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真正市场主体这样一个贯彻全文的大逻辑。

  学习好、贯彻好《指导意见》,对于坚定搞好企业信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利推进,推进公司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大意义。对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尽快步入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机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轨道,尤为紧迫和重要。

  只要我们能够认真扎实落实《指导意见》的内容,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执行工作,管理创新,坚定信心,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相信公司通过改革发展,定能做强做优做大。

  改革

  创新

  发展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赴青岛学习有感

  终于有机会参加了段组织中层赴青岛的参观学习,亲身感知了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化民族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回来后又认真学习了部“”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使我感受到中国铁路正站在历史的转型期,铁路企业的发展如何借鉴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我们东辆人、东辆的管理者如何掌好舵带好头,是我们需要共同解决的新课题,下面就此次学习结合自身工作谈以下几点心得。

  一、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通过讲师介绍84年以前的海尔是亏损147亿的青岛冰箱厂,企业基本谈不上管理,职工陋习比比皆是,没有质量是生命的概念,时任厂长的张瑞敏为了彻底扭转局面,出台了十三条规定、砸冰箱等举措,使一个刚刚兼并重组的企业树立质量为本的理念。从84年至今,海尔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延伸,现在海尔已经做为国内白色电器的龙头老大,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海尔商标在96年的无形资产价值达到77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海尔这一切无不是在企业不断改革中取得的成绩。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在海尔的行政大楼上鸟瞰了其张总专用的直升飞机停机坪,其周围草坪的图案是其产品销往的世

  界地图。

  联想我们从事的车辆检修工作,其产品就是车辆的检修

  质量,我想随着铁路体制机制改革,不久的将来车辆段的效益一定是以修车质量取胜,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修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未来的检修车招标更应该贴近实际、成本精打细算,真正走进市场靠的是管理、靠的是实力。

  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在参观学习海尔的生产车间,从管理方式到小发明小创造,无不体现着海尔创新的身影。在参观其滚筒洗衣机组装流水线时,发现其对面地上画了一双大脚印,通过讲解员得知这是海尔在班组管理上的一个创新,即最初是职工犯错后当着班组全员站在大脚印上进行反省,但在海外的生产车间由于异国文化的差异,大脚印又成为对当日做的最好的职工进行表扬的平台。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我想这个细节在我们段的班组建设上,特别是实现自控型班组的管理上,应该可以加以尝试,从由领导讲话变为职工自己表达,正面表扬树立榜样,增强班组向上,人人争先的进取精神。

  在海尔的管理上创新也比比皆是,如其成体系的OEC管理模式,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八个字代表了海尔管理的主要理念。今天的工作今天必须完成,今天的效果应该比昨天有所提

  高,明天的目标应该比今天的要高,斜坡球体论、人单合一等。做为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中国加入WTO,国外企业外国产品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冲击,海尔能逆流而上正是基于这些理念的支撑。我想铁路企业放权后,要自取生路,仅靠客货车运输单打一是无法完全生存的。当前恰逢新的部领导班子提出的抓好运输主业,发展多元经济,盛部长曾说过,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个企业只靠一种产品是没法做大做强长久发展的。记得在一次干部培训班上,一位经济学教授谈到我们的高铁经营,说铁路应该不能仅靠车票的收入来维系企业的生存,其实因高铁的建设所带来的各种其他产业如旅游、广告、餐饮、商业、服务等隐性效益是非常巨大的。我想在未来铁路企业放权后,我们段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多经也可以学学江岸段、丰台段围绕主业研发生产各种非标产品、自制配件等,一来提高我段的竞争力,二来也盘活主业的经济效益。

  三、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从进入海尔到离开,整个企业都充斥着自有的文化,就如张瑞敏所说的,企业的无形胜过有形,就是说当一个企业有了自主的文化氛围,职工的所作所为就形成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一种自觉行动,我想这么庞大的企业单纯靠规章制度或者管理干部去监督,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是不现实的。海尔从办企业到自己办海尔大学,为每位

  打工者都提供了自我提升的环境和可能性。进入海尔大学的校园里,每一处景色都独具匠心深含寓意,可以说在这里学习是一种享受。

  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培训方式,企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但一是缺乏竞争机制,职工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往往是管理者着急,职工没有积极性;二是没有好的文化氛围,也就是缺乏灵魂的东西,职工对企业的发展看不清,没有原动力,爱岗敬业无从谈起。现在我段也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营造自己的文化,如先进工作者一条路、名言警句的垃圾箱、宣传我段的挂历、“十五三对规”的创新管理手段等,但我想我们应该做的更多,比如将各种宣传印制在台帐的扉页上,工作场所、班组休息室、单身宿舍、食堂、厕所凡是有人出没的地方,就有规范就有文化,用环境去影响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

  四、精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海尔还有一个成功企业共有的特征就是精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培训的讲师是一位从事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对如何对待其每年的KPI谈了很多管理的精细之处。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及时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员工招聘的数量、素质、时机等都是订单能否消化,产品能否交付的关键因素。而如何把握准确的度,在看似无法量化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待一年目标制订做到了量化和可行性。他们首先会根据

  企业制订的奋斗目标,如生产多少产品,产值达到多少,利润提高多少等等着手,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多少订单,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市场、不同国家等因素,根据生产效率换算出需要多少员工,什么岗位需要多少,什么素质学历等的要求。另外要考虑订单发生的季节,不同工种岗前培训的时间等,要做到生产一线需要人时,就有胜任岗位的职工可以投入生产,保证不延误。像这么一个详尽的全年安排,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对各种岗位了如指掌,而且这些目标要细化到每季度、每月、每周、每天,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多次沟通,真正切实可行才确定下来执行,通过将每天的事做完,保证全年的任务可以实现。要将真正的目标落到实处,我想没有精细的分析、有力的数据支撑,计划是很难兑现和符合实际的,同时工种越做的精细,对于人力成本的节约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现在处在转型期,可以回顾每年上报的规划,真正能按照年初的计划完全兑现的有几个?首先是在计划制订时,多数是拍脑门订的,缺乏对前期工作的认真调研和思考,具体细化措施和时间安排也是粗枝大叶,没有考虑不可遇见的因素,最后只能是边做边改计划,实在完成不了就应付了事,质量难以保证。我想这一点就值得我学习,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每一个软件项目,要确实沉下身子充分调研估算工作量,不能不切合实际的着急上马,最后只能事

  倍功半。

  总之,学习海尔使我打开眼界,太多的营养值得汲取,做为一

推荐访问:国企改革主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企业改革心得体会doc 心得体会 企业改革 doc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