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修改后) 【优秀范文】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2023年度《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修改后) 【优秀范文】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14 12:10:03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修改后) 《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研究报告淮滨县王店乡一小课题组一、课题研究背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修改后) ,供大家参考。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修改后)

  《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

  研究报告

  淮滨县王店乡一小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我校地处河南省淮滨县王店乡,有在校生652人,有教师35人。由于地处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有50%的孩子为留守儿童,他们多为隔代教育,导致了家庭教育与学校管理的严重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里经商,由于忙于生意,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家娇生惯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责任意识不强。因此,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习习惯不好,不遵守课堂规范;校园内吃零食、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尤其严重;学生缺乏文明礼仪,打人骂人现象时有发生;不懂感恩,自私自利,漠不关心……针对这些现象,我校开展了《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目的是探索一种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方式,让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加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提出课题和论证课题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并且开始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为人民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又一个契机,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便捷。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当然,我们不得不看到的是,在一切向前的主流文化中也不可避免的掺杂进了一些灰色文化,这些灰色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下一代的发展和进步,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就是有的少年儿童有诸如“过分自我、行事霸道、不讲道理、不懂礼貌、撒谎懒惰、任性孤僻、胆小懦弱、习惯依赖”等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性格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他们的监督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获得更好的成长。而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和教育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前提和组成部分,由此看来,加强规范训练和养成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行和各方面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实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小学生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加强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从目前的国情来看其实尤为重要。

  三、本课题涉及范围及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和范围是我校1—6年级的全体学生。

  四、研究目的①找到一种更加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模式,从而一方面能够促使农村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素质教育在农村范围内的全面实施。

  ②给农村教师创造出条件来让其在头脑中形成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让教师能够探索出一套适应农村发展也与自身性格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同时为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人才培养能力保驾护航。

  ③从我们自身学校出发,结合学校本身条件和现有特点,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本校的“教育行为规范”措施和战略。

  ④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统一起来,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前进。

  五、课题研究内容

  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一个初始阶段和很重要的一个

  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开始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模仿来实现自身习惯的强化训练,要想让处于这个时期的小学生有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就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示范活动等各种方法来训练我们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并做到“知、情、意、行”的基本统一,我将课题研究的内容细分为了十个方面以便于后期更好的进行研究,它们包括: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遵守秩序的习惯;

  (8)勤于动手的习惯;

  (9)锻炼身体的习惯;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学校非常重视这次的课题研究,2014年10月还通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来实现对此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本次课题小组是由孙春吾校长作为组长来亲自负责的,校长主要负责课题的宏观方面的指导和把控情况并对课题研究进度开展一定的指导工作。我们还聘请到了县教研室的领导和专家来对我们的课题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工作。

  (一)第一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2014.10-12)

  1、对研究方案进行撰写工作。根据这个事先做好的研究方案,来具体实施研究步骤并把握研究进程。落实好课题组的相关人员。参与方案撰写的的老师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来尽量搜集到相对全面的资料,查找到与此类研究相关的文献以便于更好的撰写出研究的方案和具体实施步骤。

  2、组织课题组进行学习培训活动

  在此期间对课题研究组进行系统的培训,增强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查阅一定数量的相关方面的文献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搜集各类相关讯息,在一些期刊,杂志,文献自己互联网网站当中去不断了解国内外在此类课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从而更好的把握住大的动脉和方向。寻求到依托于时代的具备个性化特色的青少年良好习惯养成策略。当然,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更好的对研究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来提高效率,为了更好的督促大家去完成任务也要定期开展一定的汇报活动,及时交流进展情况并不断改进和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阶段(2015.1-2015.8)1、2015年1月—4月为课题的开题阶段

  2、2015年5月—8月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情况调查阶段

  我们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二年级到五年级学生,在他们中间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98份,回收率为99%。为了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这份问卷还对好习惯进行了具体划分,包括学生做人方面的好习惯、做事方面的好习惯、学习方面的好习惯以及生活方面的好习惯四种问卷形式。问卷设计由课题组的老师来完成,举例说,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具体设置了关于文明讲理、品德节操、卫生和健康习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问卷调查涉及到的内容是学校通过观察课内外小学生在养成教育实施过程当中的具体表现来,通过定期召开的师生座谈会、班主任会议以及对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来设置出来的。

  (1)调查结果与说明:

  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后,得出以下情况:

  表1:文明礼貌方面的情况

  主动

  见到老师问好情况

  53.3%使用礼貌用语情况

  经常

  66.7%33%偶尔

  20%被动

  装着没

  看到

  13.7%不使用

  13.3%备注

  从上表可知,53.3%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问候老师,在文明礼貌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在调研中还发现一点就是同学们使用“对不起”“谢

  谢”这些礼貌用语的频次不算高,还有待改进,礼貌用语的坚持使用做的不到位。

  表2:做人方面的习惯情况

  承认

  做错事

  60%能主动宽和同学产生矛容

  盾

  40%给老师

  捡到东西后

  30%20%50%

  从上表可以看出来,30%的同学在捡到东西的情况下能够及时交给老师,这反映出只有很少的学生比较诚实。当然,我们也在调研中惊讶的发现,40%的学生在做错事情之后,并不能够积极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60%的同学在面对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时,可以做到主动道歉,没有同学不能也没有意识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其中,五年级的部分同学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被动性是很突出的。

  表3:生活习惯方面的情况

  吃饭前洗手每次都洗

  情况

  在学校看到垃圾

  70%赶快捡

  20%偶尔洗

  30%偶尔捡

  70%太脏才洗

  0不捡

  10%备注

  30%给家长

  30%留给自己

  据理力争

  打架

  40%教育后承认

  不承认

  备注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大概70%的同学在每次吃饭前都会洗手,20%同学看到学校范围内有垃圾也会捡起来。但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在个人卫生和学校卫生方面,有的学生还是不够重视。

  表4:学习习惯情况

  发表意见

  发表意见情况

  56.2%阅读课外读物情况

  提前预习新知识情况

  经常复习旧知识

  经常

  56.2%预习

  68.7%复习

  68.7%37.5%偶尔

  37.5%偶尔

  25%不经常复习

  25%6.3%不读

  6.3%不预习

  6.3%不复习

  6.3%

  听别人说

  不参与

  备注

  从上述表格看出,有56.2%的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与此同时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却发现有43.8%的同学不能够经常阅读课外读物来充实自身生活,能够及时预习新知识的同学也仅仅是达到68.7%,而能够及时复习旧知识的同学也只占68.7%。这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自我巩固能力非常有待提升。

  (2)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上表中的数据和实际调研状况得知,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有很大部分同学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都存在问题,当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其中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

  从调查表格中可以获知,有39.8%的学生和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使用礼貌的习惯用语,在课后和校外,这样的情况更为严重;有38.3%的学生尚未形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村家庭当中的家长没有把对孩子的礼貌问题和卫生问题真正重视起来;还有就是学生家长本身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不良行为习惯,这些都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学生的文明礼貌问题相对严重。

  调查中还发现,在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时,有44.2%的学生不能够采取谦让的态度,更有甚者动辄就用打架斗殴来解决问题,51.2%的学生不乐意积极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大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其实与他们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很大关系,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让更多的家长把“智”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德”,以至于遇到一点问题不能用礼貌,宽容的态度来解决,往往唯我独尊骄傲霸道。当然,教育好一个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想让一个孩子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起来,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而提高家长群体的素质也应该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②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教育观念相关

  从上表格得知,仅仅有40.3%的学生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而能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孩子也只占到35.5%,学生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一般只能依靠老师督促。原因既在于学生本身性格使然,学

  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不大,一旦学习上受挫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还在于老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不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是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否。老师对学习优秀学生的区别对待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因而,倡导新课改理念,转变学生观是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和要求。

  ③生活习惯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

  我们可以从上面调查中看到,有41.7%的学生不能够及时主动的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积极主动的进行改正,6.1%的学生在看到教学楼里的垃圾时竟然视而不见。究其原因在于学校方面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注重实践而只是一味的批评教育。导致许多学生为了逃避批评而敷衍了事甚至通过说谎话来隐瞒事实,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诚实的恶习,自我的约束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差。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如果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不以老师为主体而将主要对象放在学生身上,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就会变得越来越强。“为你做事”的错误思维也会被摒弃掉。

  (三)2015年9月—10月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1、注重生活细节,培养优良习惯

  要想让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点滴抓起,从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抓起。为此,学校在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学期都制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案:每天指派一定数量的少先队员对每个学生

  进行细致的监督和检查,包括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礼貌文明状况以及学习进度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等,在一天结束之后进行评比,选出优秀学生进行及时表扬。并对监督人员的配备进行相关调整,提高学生整体积极性。每一周要把每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具体分类列出,根据四个好习惯来进行班级评比活动,给优秀班级颁发证书或者流动红旗,当然也要表扬在这四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他们发放奖品。当然,也要通过评比发现当中存在的不足,在下一周的时候能够积极进行调整和完善。每一学期要根据《小学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和《小学“优秀习惯”个人评比办法》开展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和家长评价和家长自评。每学期评出来的优秀个人和班集体要进行全校公示来弘扬,使得其余班级能够更好的学习和借鉴,长此以往,在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中,想必学生的行为习惯一定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整个学校的风气也会越变越好。

  2、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发展进步

  其一,在语文学习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读记的习惯,每天给他们安排学习任务,比方是背会一首古诗或者是背会一篇课文,老师进行抽查或者听写。其二,在数学方面,老师要定期出题,合理利用中午和课间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寓教于乐,定期出题让学生抢答。其三,要定期举办一定的作文竞赛,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撰写一定的心得体会供自己和学生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3、家校合作,助力学生成长

  第一,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应该重视自己师德的培养,做到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不能够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要看到每个学生身上具备的潜能和闪光点,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生活的积极性,毕竟能够受到老师的重视是每个学生都喜闻乐见的事情。

  第二,家庭教育应该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对自己的长辈有礼貌,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还要不断的充实自身,时不时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比方引导其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能够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习惯。当然,这需要家长与学校的通力配合,可以通过撰写“共筑诚信”征文等来提高家长群体的整体素质,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有爱的,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的行为习惯能够实现内化。

  4、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实践引导学生习惯养成。

  根据青少年本身的发展特点和进步成长的规律,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带头和组织作用,举办与四个文明习惯相关的主题活动。通过“诚信讨论”、“诚信评价”、“评选诚信小公民”等方式来鼓励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使他们形成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评选出校级三好学生,各类校园之星,诚实守信小标兵等等,让学校里形成一股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可以进行更好的自我反省和评价?

  5.邀请专家来开展相关主题讲座启发学生、家长以及教师

  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家长朋友们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

  11在全面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改善学生行为习惯以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之后。我们要加速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切实配合好学校的工作,更加主动的去做好家庭教育。从宏观上来讲,这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微观上来看,能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在2015年9月期间开了家长会,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了家长教育孩子的进展情况,还就一些具体问题为学生家长进行了详细解答。还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了一些其余情况。并决定定期家开展家校党员的心得交流活动,发动家长加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当中来,让他们愿意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乐于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出一份力。当然,我们还对有实效的家教经验积极进行了宣传推广工作,让家校教育联合更具动力和可实践性。

  6、通过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近几年,在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方面,我们坚持做了以下工作:

  (1)反复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通过各级评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争做合格生,规范生,对于表现突出的孩子,也积极做出回应,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2)充分利用起少先队员这个组织的带头模范作用,让少先队员岗能够切实发挥出作用,不但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还要积极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评选或者是给予其加

  12入到少先队员岗的荣誉,激发学生好好表现的热情。当然也要不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对做的不好的学生加以提醒和指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

  (3)学校方面也对规范学生行为,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通过管教结合的正反两种方式,让年级之间,班级之间都形成评比竞争的关系,并把这个检查和评比的结果换算成分数加入进班级考核当中。作为一种重要依据来评选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班级。从而更好的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做好德育常规性的工作。实施“五个坚持”。坚持正确规范的升旗仪式。坚持评比优秀个人和集体制度,坚持“少先队监督岗”制度、坚持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制度、坚持学校广播站的宣传和播音工作等。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一节《铁军精神永不忘

  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队会,学生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活动也获得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5)开展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整体素质获得提升。每个学年都利用一定的时间段来开展实践活动。比方三月份的学习守则和规范的活动;四月份的清明扫墓祭奠先烈活动;五月份学习最新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六月份开展庆“六一”同成长活动;九月份的尊师爱校教育活动;十月份国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十一月份主人翁培养教育活动,让学生争做小主人;十二份开展自信独立我能行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来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

  7、班主任要和家长和各科老师加强合作,共同督促学生良好行

  为习惯的养成。

  13让学生能够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只是依靠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来进行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吸引各科老师加入到学生习惯的培养当中来,使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更加全面而形成一定的体系,让全校共同来对这个工作进行研究。让学生的行为习惯达到一个全方位的状态。每个时间都有教师去引导和管理。我们可以从《小学德育纲要》中清晰地看到,“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在全部教学活动中,请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老师也是按《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去做的。作为班主任责任更加重,其一是重视每天的早晨时间段的教育工作,这个教育的进行时间是每天早操过后的三五分钟,教师对这几天的班级情况做一个小的总结,进行表扬批评评比等工作;或者是固定同学来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看了的书,阐述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二是要重视每周都要开展一次的班级活动和每周两节的思想品德课。班级活动的形式丰富,内容多样,深受学生的好评和喜爱。而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按照一本教材来开展和进行的,里面有很多的关于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如《尊敬师长》、《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当把教材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结合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良好的成效。

  8、建设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可以说是区域性质的一种社区文化,它有特定的情境和文化氛围。学校的自然,人文等等都校园文化的表现范畴之内。比如校园里的绿化情况,建筑形态、校园里的人文建设情况,作息时间,14校规校纪,各种课程的设置情况,学校环境的场面设计情况,布置情况,活动场所的搭建情况,教室的分布状况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本身的发展也具备一定的导向作用,不但激励着学生进步也传递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它还具备帮助学生审美、娱乐以及教育学生的功能,对学生也有着重要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优化校园内外部环境,增强其育人功能呢?

  (1)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

  学校的环境整洁让人看着舒心,那么师生的荣誉感和幸福感相应的就强,学校的凝聚力也会变大,一个校园文化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此。为了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学校花大力气进行了美化工作、对整个校园进行了一番绿化工作,力图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清新的,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让学生能够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之下,让学校环境也为育人贡献一份力量。我校地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空气相对城市来说比较清新,虽然学校的面积并不算大,但当我们踏入校园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一种亲切感和自然清新感,还有张贴在墙上的校训、小学生守则、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暗示了这是一个学校。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备:实验室、卫生室、队室、广播室、图书室等应有尽有,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在操场上安放了两副篮球架,在其四周还有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老师精心布置了校园,让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仿佛活了起来。比“校园是我家”“伸伸手,弯弯腰,果皮纸屑不见了”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养成

  15习惯的标语。

  (2)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一个班集体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个大的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因而,我们也将每个教室的布置工作重视起来,每个学期都会进行一次班务评比的活动,这个评比结果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绩效工资和奖励。评比内容在于教室是否布置有图书角、卫生角、黑板报上面是否有班务日记、班务栏、学习园地、墙上是否张贴有好习惯之星等等。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教室的四周更好的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让学生随时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

  (3)严格遵守和制定校纪校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校规校纪能够为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保驾护航。我们学校就有严格的校纪校规,比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王店乡一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细则》这些必备规范,我们还有规范的检查奖罚措施来助力我们的教育氛围,使其更加浓厚,同时也充实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4)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

  校园人际网的构建是校长、老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家在这个关系网中团结协助、友好平等的相处,就能让氛围更加民主和和谐,这自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多年来,我校教师也转变了他们的“育人”观,他们变得更加热爱和相信学生,“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从而更好的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169、多种手段相结合唤起学生的养成意识。

  儿童的行为具有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他们的行为是伴随着兴趣进行转移的,他们还不明白所有的行为都是要遵循一定规范和要求的,也不了解形成良好的习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这就需要老师来起一下引导作用,唤起他们好习惯的养成意识,让他们主动把自己的行为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进行对比,从而更快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说理教育

  道德教育界的四个层次在于知、情、意、行,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学生真正了解它,懂得它才回去利用它,遵守它,所以,我们要将正确的知识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让我们的说理也变得生动有趣,如今,小学生身边的零用钱较多,对于这些资金的用处,有的学生并不明确,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这时候老师就要适当加以引导。对于花钱大手大脚的同学,老师可帮助他们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引导他把这些钱花在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上面。让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

  (2)分层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要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年龄特征,有重点有目的的分层次进行。用儿歌或者讲故事的方法让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好的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年级则可以通过编故事、开展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来实现效果。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黑板报、讲故事、帮互结对等来更好的熟悉行为规范和各种校规校纪。

  1(3)开展仪式教育

  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有许多有仪式性的事情能够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当小学生刚加入少先队的时候,他们站在队旗前宣誓,庄严的仪式会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必定让他们难以忘怀。这时候老师点拨引导说: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因此,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契机。而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来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4)进行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非常大,况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够更好的开展行为规范训练。因此,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他们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老师本人的所作所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一举一动,在学生看来,老师就是一个榜样,因此老师让学生做到的,自己就要首先做到。当然也要从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学生中评选出“好习惯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我也可以”的思维,才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实行情境教育

  老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来达到学生信息反馈效果,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体会乐趣的同时,也学到知识和生活技能、品德修养,当然也要对学生进行测试。更好的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

  1生心里能够有一套规矩在。

  (三)第四阶段

  总结课题(2017.2—2017.3)

  对研究初期成果的推广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进一步修正完善课题研究成果,把研究过程当中集结的资料资料全面整理出来,撰写成研究报告,形成本课题的结题成果。

  六、研究的成效

  (一)实践方面的成效

  1、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之前的各种指标比率得到了明显

  提高。

  为了更加明确的看到效果,我们将两次调研结果进行了对比,也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其结果如下:

  表1课题活动开展前后文明礼貌对比表

  见到老师是否招呼

  和别人交流礼貌用语使用

  主动招呼

  简单被装没看经常不经从不使用

  动

  到

  用

  常用

  5.9%6.1%

  活动前

  活动后

  提高率

  62.1%89.6%28.4%18.3%9.3%

  20.6%60.2%33.9%1.1%

  83.5%10.4%23.3%

  上表显示,89.6%学生能主动向老师问好,比开展活动之前提高了28.4个百分点,交流中的礼貌用语使用情况也比活动前提高了23.3个百分点。这表明开展以文明礼貌为主题教育实践,对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效果是明显的。

  1表2:课题活动开展前后品德行为及做人习惯情况对比表

  有事做不对时

  能承认

  活动58.前

  3%18.8%1.4%78.3%13.3%8.5%90.3%8.4%1.3%36.4%5.3%55.8%34.1%10.1%75%18.7%6.3%与同学产生矛盾时

  捡到东西时

  教育后不承主动据理动手给老给家据为承认

  认

  宽容

  力争

  打人

  师

  长

  己有

  活动80.后

  2%提高21.率

  9%

  22.4%

  15.3%

  从上表可知,有75%的同学在捡到东西以后能主动交给老师,能够做到诚实和拾金不昧。同时在调研中也发现,41.7%的学生在做错事之后不能做到主动承认错误,44.2%的同学跟其余同学产生冲突时,主动谦让,但61.2%的对有困难的同学不愿意或者说不能够提供帮助。而这里面四、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所表现更加被动。

  表3:课题活动前后卫生习惯情况对比表

  每次吃饭前洗手

  学校内发现脏物

  每次都洗

  61.7%捡起来

  43.4%偶尔洗

  32.5%不经常捡

  50.5%太脏了才洗

  5.8%不捡

  6.1%

  从上表得出61.7%同学会在吃饭之前积极洗手,43.4%能把看到的垃圾捡起来。现时调研中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在保持个人卫生和学校

  2卫生方面都是不那么积极主动的。

  表4:学习习惯情况

  经常发表

  48.8.%阅读广泛频课外读物经常阅读

  繁

  40.3%超前预习

  对于新知识提前预习

  35.5%对于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

  41.8%46.8%11.4%复习频繁

  57.3%复习有间断

  7.2%不复习

  听别人讨论

  45.7%想起来就阅读

  53.2%不经常预习

  不积极参与

  5.5%不阅读

  6.5%不预习

  小组讨论发表意见

  从上表可知48.8%能够在小组讨论时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在调研中发现,高达59.7%的学生不能积极阅读课外读物,对于新知识的提前预习率也只有35.5%,对知识的复习率仅有4.18%。这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比较差,应该被解重视起来。

  对课题进行前后对比研究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生了从量到质变的明显变化,现在学生更加讲文明,讲礼貌,也更加愿意去动手劳动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2、老师的教育研究水平获得了提高

  课题组的老师也开始自觉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充实自己,主动收集相关材料并进行外出考察活动,他们在撰写论文以及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包括教案方面都非常认真。他们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观念,自我行为习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13、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家校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而努力。

  家庭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第二大场所,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当代教育是倡导家校社会紧密结合的一种教育格局和模式。为了让家庭教育尽快跟上步伐获得发展,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尽快统一起来。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成立了专门的家校委员会,定期为家长提供家校知识讲座,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尤其是在该课题的实践过程当中,我们更是注重家长在完善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不断向家长宣传良好行为习惯在孩子健康成长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使得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不仅仅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更多的转变为更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待人接物。统计表明,全校有80%的家庭,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素质都在这次调研中获得了明显提高。

  4、课题研究让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这个研究提高了老师管理班级的水平和德育水平,也让学校的管理实施起来更加容易和便捷。在研究实践中,老师们更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来,利用其业余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与其余老师共同探讨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他们互相交流经验,并每月坚持撰写教育典型案例,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经验性论文的发表情况也非常喜欢人。在规范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六(1)的班主任陈俊安老师还把《小学生行为规范》编成了段子来辅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记忆,这调动了学生很大的积极性。实则为很大的一个创新和创举。

  225、学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调查表明,在实验之前:我们的学校大概有50%的学生行为习惯不容乐观,他们对任何事似乎都处于漠然的态度,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乱丢垃圾,乱写乱画;有些孩子更是由于各种不同原因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但在学校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之后,学生的行为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他们开始对任何活动有热情,积极主动力地参加实践活动,增强了自主意识,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成果教育是显著的,它的实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程度,具体体现在:(1)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学校的草坪上已经很难见到学生的脚印了,说明学生不经常去踩踏草坪了。地上的废纸也少了很多,几乎看不到了。(2)他们的文明礼仪程度得到提升,遇到陌生的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他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打招呼。(3)学生对于劳动的意识也得到明显的加强,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反映,孩子在家里能主动帮自己做家务了。(4)学生的服务意识也得到了显著增强,班干部更加认真负责,班级中成功开展了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学生的帮扶活动。

  经过几年实验表明:学校学生都认识到了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生们对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问卷调查显示,三(1)班学生陈紫怡同学说,自己的家庭作业老是出错,认为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在学校发了三字经后,她认真进行阅读学习,并把其牢记于心,付诸行动。在学习了好的习惯之后,阅读了《弟子规》等篇目,他觉得自己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有了很明显的好的变

  23化,她感到非常高兴。她说她会不断改正不良学习习惯,让自己可以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六(2)班郑帅同学说:上课时,专心听,这是一个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就应该早些养成,好的习惯也要注重培养。他背诵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之后说:只有靠自己,才能样样行。药性做到对社会有用也要养成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五(1)班徐明震同学说:以前,在一些问题上有分歧的时候,我经常会和同学产生矛盾,现在呢?通过这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能够更加宽容的看待别人,用友好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因而得到了更多同学的喜爱和信任。五(1)班杨旭同学说:这个研究的开展让我的胆子变得大了起来,我更加乐意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了,也愿意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也看到了我的变化,经常让我来回答问题,我觉得非常开心,自己的进步也很大。四(1)班杨美玲说:从小我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开展这项活动,我觉得各个方面都让我得到了进步和成长。以前我不爱给老师打招呼,看到老师不是躲起来就是低头走自己的,自从学校开展了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实践活动,我改正了许多坏习惯。看见老师都能主动说:老师好!回家看到老师也会说:老师,再见!

  (二)理论成果

  1、黄池贵老师撰写的《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被王店乡中心学校评为一等奖;

  2、汤燕撰写的《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被王店乡中心学校评为一等奖;

  243、袁友鹏老师撰写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被王店乡中心学校评为一等奖;

  4、孟敏老师撰写的《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培养之点滴》被王店乡中心学校评为二等奖;

  5、张萍老师所指导的学生撰写的小论文《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被王店乡中心学校评为一等奖。

  6、在这个课题实验研究的开展促进下,我校现已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校本课程加以改进利用,并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学校特色课程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7、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学校的育人环境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办学的整体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8、由于现今大部分专家的居住地位于城市,因此他们对农村学校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得相对也就比较少,我们学校的这个课题研究活动就为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9、该课题实际研究已在我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校研究的不断推进,该课题实验研究的成果,对我校周边村落的教育发展也有很大的教育借鉴意义。

  七、研究体会与建议:

  (一)只有大的教育环境和谐起来才能更加全方位的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5在以往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获知,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部分的教育是分开来的,它们没能够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因此他们也就不能组成合力共同助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想实现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那么就要以学校教育为主,有效利用和整合三方面的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功能方面的互动,从而创建出更加美好和谐有效的教育大环境,让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更加全面,系统,一致。

  (三)看到学生不同个性,以人为本发展教育。

  小学生作为社会当中比较小的一个群体,其性格变化是非常多且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影响的,这样说来,小学生其实并不容易被掌控,所以,要想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并不容易,即使养成了好习惯也可能会被随时出现的社会负面因素打破。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的谴责,批评学生,让他们更多的产生逆反心理,而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从小学生自身来出发,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他们所喜欢的事情,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重视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用情感来打动他们,当然,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也要以身作则,用我们的美好品德和素养来实现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八、尚待研究的问题

  1、如何更好的带动起社会和家庭加入到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贡献才智的行列当中来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2、这个课题重点研究的是我们农村小学的各种情况,主要还是

  26小学生的情况,样本比较单一,不能够反应更多学校的更多不同的情况,研究结果也不能更加全面具体,这是需要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3、本课题研究的主题范围较广,内容所能够涉及到的地方也比较宽泛,所以并非所有的内容和角度都能够涉及到。而有的角度和范围虽然能够涉及。但也只是皮毛,涉及的深度还不够。

  27

推荐访问: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修改后) 研究报告 小学生 养成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