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疫情溯源调查的思路(5篇)

疫情溯源调查的思路(5篇)

发布时间:2023-05-03 15:25:08

篇一:疫情溯源调查的思路

  

  为指导各地疾控机构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调

  查溯源工作,掌握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

  病学相关信息,分析疫情的传播特征和传播链,做好密切

  接触者的追踪判定,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传播,特

  制定本指南。

  一、调查目的(一)调查病例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风险范围,判定密

  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和风险区域;

  (二)开展疫情形势分析和风险研判,提出防控建议;

  (三)开展疾病传播特征、重点场所感染风险点等专题

  调查,为加深疾病的认识,解决防控中存在问题和调整防控

  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初筛阳性人员、确诊病例和无症状

  感染者。

  三、组织架构与协作机制

  (一)健全组织架构。健全完善国家、省、地市三级流

  调溯源工作组织架构和协作机制。地市联防联控机制统筹所

  辖县区成立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统筹指挥疫情现

  场流调溯源工作的开展,组织开展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风险

  3人员和风险区域判定、疫情趋势分析和风险研判、疾病传播

  特征、重点场所疫情专题调查、疫情溯源等工作。

  (二)建立协作机制。发生本土疫情后,省级流调溯源

  专班立即派员赶赴疫情发生地,与当地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

  作组)合并办公。

  国家流调溯源专班根据疫情需要和地方需

  求派出专家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国家和省级增援专家根据现

  场工作需要编入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相关工作组,指导和协助开展相关工作。省级流调溯源专班要与国家流调

  溯源专班建立信息报送和会商机制,及时向国家流调溯源专

  班报告疫情流调最新进展。发生跨省疫情时,国家流调溯源

  专班要及时向有关省份通报信息,组织跨省会商研判,各省

  流调溯源专班间要强化沟通协调,及时通报涉疫信息,强化

  跨区域联防联控。

  (三)做好流调人员储备。做好三级流调队伍配备,一

  级流调人员为核心力量,以地市为单位,原则不少于50人;

  二级流调人员可在24小时内增援,以地市为单位,原则不少

  于200人;

  三级流调人员为后续储备力量,以省为单位不少于1000人。同时,各省份要统筹储备不少于500人的跨区域支援

  流调队伍。

  四、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职责

  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下设若干工作组,明确各

  组负责人、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做到分组固定、人员固定,职责明确清晰。建议工作组设置及职责分工如下,各地可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1.综合协调组:负责现场流调溯源工作的组织协调与保

  障,信息的上传下达,督办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汇总工作日

  报信息等。

  2.信息流转组:下设疫情报告小组和密切接触者流转小

  组。

  疫情报告小组负责初筛阳性人员信息和确诊病例、无症

  状感染者信息的收集、汇总和转发。

  密切接触者流转小组与本地联防联控机制下负责密切接

  触者追踪、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社区防控、区域协查等工

  作组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时将现场流调组、溯源组反馈的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以

  及风险场所等信息通报相关工作组,同时追踪更新落位、排

  查、管控状态信息;整理密切接触者人员清单;收集、汇总

  和流转流调报告和核酸检测信息。

  3.现场流调组:下设现场流调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

  现场流调小组负责在现场流调组的统筹调配下,通过电

  话和现场面对面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摸

  清活动轨迹,撰写核心信息和流调报告;开展现场勘查,根

  据需要采集环境标本送检,判定风险场所;动态判定密切接

  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

  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所有流调报告质量进行审核把关,督促各流调小组按时限要求完成流调工作,及时反馈流调中

  存在的问题。

  424.分析研判组:下设疫情分析小组、专题调查小组和风险研判小组。

  疫情分析小组负责建立病例分析数据库,提供病例一览

  表和传播关系图;对新增病例进行分析;完成日报、阶段性

  报告和总结报告。

  专题调查小组负责开展疾病传播特征、疫苗效果、定点

  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重点场所等风险点专题调查。

  风险研判小组负责开展疫情趋势和风险研判分析,提出

  中高风险区划定、风险点位(餐馆、娱乐场所、商超等密闭

  空间场所)排查、风险人员管控等防控建议。

  5.溯源组:在疫情源头或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时,结

  合现场工作,组织开展溯源调查,根据需要开展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采样工作,分析感染来源,辅助风险研判。国家和

  省级流调溯源专班及时给予指导支持。

  五、流调原则

  (一)早期病例流调。

  对于发现早、病例数少、没有发

  生社区持续传播的疫情,需快速开展精准流调,对病例既往

  接触史、旅居史和活动轨迹进行详细调查,明确病例的感染

  来源,判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

  风险人员,划定风险区域等。

  (二)中高风险区病例流调。

  当疫情进一步发展,病例

  数明显增多,出现社区持续传播,传播链难以理清,且社区

  已划定为中高风险区采取封管控措施,流调重点调整为掌握

  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等,用

  于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疫情发展态势分析。

  42(三)重点人员流调。

  对于重点个案,如物资保障人员、快递人员、志愿者、社区服务人员等封管控区域之外人员中

  出现的感染者,以及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处于收尾阶段,应对新发病例进行详细精准流调。

  六、调查内容

  发生本土疫情,现场流调溯源工作专班(工作组)下设

  的信息流转组接到初筛阳性人员信息报告后,立即通报所有

  工作组,启动应急状态。各工作组合署办公,快速、高效、精准开展疫情流调工作。

  (一)现场流调。现场流调组根据初筛阳性人员初步信

  息,通过电话流调的方式向阳性人员了解初步情况。复核确

  认阳性后,指派现场流调小组对阳性人员开展现场流调,判

  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

  现场流调小组的具体工作内容和部门分工如下:

  1.个案信息调查。对于发现早、病例数少、没有发生社

  区持续传播的疫情,需快速开展精准流调。通过电话调查、现场勘查等方式,应用大数据等多部门协同手段,2小时内提

  供阳性人员近7天内或暴露时间后(有明确感染来源)的主要

  活动轨迹信息,4小时内完成流调个案核心信息(参见附件4-1),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告模板参见

  附件4-2。公共卫生人员与轨迹排查人员要相互印证和整合阳

  性人员的轨迹信息,确46保活动轨迹信息准确、完整,并及时

  将阳性人员在本地的活动轨迹通过信息流转组通报地方联防

  联控机制宣传组,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发布会或信息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提示可能与阳性人员有时空交集的公

  众主动开展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活动轨迹涉及本省其他地区

  或其他省份的,信息流转组及时将阳性人员流调信息通报相

  关地区和省份。当疫情进一步发展,病例数明显增多,出现

  社区持续传播,传播链难以理清,且社区已划定为

  中高风险

  区实施封管控管理,流调重点调整为掌握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等,用于密切接触者追踪

  和疫情发展态势分析。

  2.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风险人群判定与管理。根据病例行

  动轨迹和流调信息,利用“三公(工)”协同多部门技术手

  段和大数据信息支撑,由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快速精准判

  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及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

  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

  高的密切接触者。对于人员较为密集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如

  餐厅、娱乐场所、超市等密闭空间场所),可适度扩大密切

  接触者判定范围。

  对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学

  习)、同娱乐(如棋牌、卡拉OK)等长时间密切接触人员判

  定为密接的密接。若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阳性、发现密接

  的密接曾经接触过病例或确定涉疫场所暴露人员与病例有密

  切接触,经评估后及时将密接的密46接调整为密切接触者,并

  对其开展调查,判定密接的密接。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共同暴露于婚(丧)宴、餐馆、超市、商场、农贸(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和密闭场所,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则

  的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经风险评估对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采

  取核酸检测措施,在判定后的第1、3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判定标准参照《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指南》(附件5)的要

  求。

  3.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管控情况跟踪。现场流调组通

  过信息流转组将判定的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

  暴露等风险人员以及风险场所信息通报联防联控机制密切接

  触者追踪、隔离管控、社区防控、区域协查等相关工作组,并及时向相关工作组跟进风险人员落位、排查、管控、核酸

  检测,风险场所排查管控情况、区域核酸筛查情况。

  4.协查人员通报。对落位发现已经漫出到外地的密切接

  触者、密接的密接、重点涉疫场所风险人员、中高风险区域

  人员流出本地后,信息流转组(密切接触者流转小组)及时

  发送跨地区协查信息;

  已漫出到外省的,及时通过协查函或

  国家疫情防控管理平台跨省协查工单系统、地市到地市之间

  “点对点”跨区域协查机制及时发送跨地区协查信息,并追

  踪人员排查管控情况。协查方收到协查信息后,快速对有关

  人员进行排46查,并按照风险等级分类采取发送短信、核酸检

  测、健康监测、隔离等管控措施,确保每名风险人员管控措

  施落实到位,并于接到协查信息后24小时内向疫情发生地反

  馈初步排查管控结果,形成信息闭环。非疫情发生地,也应

  主动排查从中高风险区域流入人员,防止疫情蔓延扩散。

  (二)分析研判。分析研判组综合现场流调、病例临床信息、风险人员排查管控情况、区域核酸筛查实时结果等多

  源信息,及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和风险研判,提出防控建议。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全面分析疫情概况、病例三间分布、新增

  病例发现途径、病例发现及时性、活动范围及场所、接触人

  员数量、感染来源和病例间传播关系等,结合防控措施落实

  情况,对疫情进展、态势、特征、风险等进行综合研判,提

  出疫情传播风险点和防控中存在问题,提出防控建议。

  (三)风险区域划定。

  现场流调小组根据疫情现场勘查、病例活动轨迹和环境情况等,根据传播风险大小,将病例居

  住、工作、学习和活动等涉及的范围,提出中高风险区划分

  建议。

  (四)专题调查。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疾病传播特征(包

  括疾病严重性、潜隐期、排毒期、症状期、传染性、传播途

  径、疫苗效果)、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重点场所等

  风险点等相关专题调查。

  (五)溯源调查。在疫情源头或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

  时,由国家或省级专家组指导疫情所在地市开展溯源调查工

  作。溯源时科学制订溯源调查计划,综合多源46信息,对疫情

  源头和传播途径等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病毒输入来源和传播

  风险点。

  七、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各地在完成新冠感染者核心信息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报

  告后,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中“流

  病调查”模块,填报核心信息,上传个案流调报告word版,并根据进展动态更新流调报告。

  出现聚集性疫情后,辖区疾控机构应当通过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事件级别

  选择“未分级”。根据对事件的调查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并

  报告。聚集性疫情调查结果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

  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填报事件的基

  本信息、初次、进展和结案报告。

  46

篇二:疫情溯源调查的思路

  

  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政府为了有效防控疫情,纷纷展开了疫情流调和溯源工作。对于中国而言,疫情早期的流调和溯源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顺利开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

  一、流调工作

  流调工作是指对发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活动轨迹及与其他人的接触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进一步传播。流调工作通常由当地的卫生机构、疾控中心和医院共同组成的调查小组完成。

  在新冠疫情早期,中国的流调工作非常成功,取得显著成效。在武汉市,疫情早期的流调工作非常精准细致,对每一个病例及其接触者都开展了流调工作,密切接触者的情况及时掌握,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这些工作的效果非常明显,大大降低了疫情的传播风险。

  二、溯源工作

  溯源工作是指通过对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以及物品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找到病毒的源头和传播途径。对病毒的溯源工作通常需要结合流调工作来完成。

  在中国,溯源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中国科学家就成功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

  了分析。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对后续出现的病例进行溯源分析,找到病毒的传播途径。

  在武汉疫情爆发初期,溯源工作也非常成功。针对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武汉市政府紧急关闭市场,并采集了市场上的大量样本进行检测。通过对这些样本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我们找到了病毒的初始源头,确定了病毒最早传播的时间和地点,并及时开展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三、总结

  疫情流调和溯源工作对于有效控制疫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冠疫情早期,中国政府采取了科学、精准、有力的防控措施,使得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流调和溯源工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流调和溯源工作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在新冠疫情早期,中国政府采取了科学、精准、有力的防控措施,通过流调工作及时了解病例及其接触者的活动轨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溯源工作找到病毒的源头和传播途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武汉,疫情早期的流调工作非常精准细致,对每一个病例及其接触者都开展了流调工作,密切接触者的情况及时掌握,大大降低了疫情的传播风险。同时,武汉市政府紧急关闭市场,并通过对市场上大量样本进行分析,找到了病毒的初始源头,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这些工作的效果非常明显,成功地保障了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流

  调和溯源工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篇三:疫情溯源调查的思路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总体思路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有效的方法,综合运用国家、省市、县乡等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力量,以及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加强疫情防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

  二、预设目标

  1、按照国家及省市疫情防控要求,确保疫情及时发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蔓延风险;

  2、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的综合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3、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能力建设,以充分应对不同类型疫情;

  4、建立健全社会应急机构体系,有效协调联动,有效响应突发疫情;

  5、加强社会组织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积极开展防控活动,做好群众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6、建立健全病毒溯源及病例调查机制,有效掌握疫情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信息;

  7、积极开展医学研究,加快抗疫新药、新疫苗研发进度;

  8、加强国际合作,及时共享疫情信息,对抗疫情共同努力。

  三、实施措施

  1、发布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要及时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职责,确保各级应急预案的实施;

  2、加强社会组织疫情防控能力建设:要加强社会组织的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开展各种疫情防控活动,普及群众防控知识;

  3、加强社会应急机构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应急机构体系,构建联动协作机制,以便突发疫情时,及时响应;

  4、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能力建设: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强化常规防治,提高应对不同类型疫情的能力;

  5、实施防控措施:要开展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按照国家、省市等要求进行早期发现、有效控制;

  6、开展病毒溯源及病例调查:要加强病毒溯源及病例调查,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信息;

  7、加强科技支撑:要加强科技支撑,加快抗疫新药、新疫苗研发进度,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8、加强国际合作:要加强国际合作,及时共享疫情信息,协助发展中国家建设疫情防控能力,对抗疫情共同努力。

  四、检查考核

  1、定期对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定期检查考核社会应急机构的运行情况;

  3、定期检查考核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防控能力建设;

  4、定期检查考核各社会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

  5、定期检查考核病毒溯源及病例调查的运行情况;

  6、定期检查考核抗疫新药、新疫苗研发进度;

  7、定期检查考核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8、定期检查考核国际合作情况。

  五、结束语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积极配合,携手抗疫,确保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联动协作,有效应对突发疫情,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

篇四:疫情溯源调查的思路

  

  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涉及到了疫情的预警、隔离、检测、追踪、随访、防控等多个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本人对上海某区疫情溯源工作的总结。

  首先,在疫情初期,该区成立了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多次相关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在疫情初期,该区采取了迅速隔离患者、筛查密切接触者和核酸检测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其次,在随后的流调溯源工作中,该区采取了多种手段收集并整理数据信息,尤其是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平台,及时掌握了相关人员信息,为流调溯源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该区还采用了人工溯源和大数据溯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人工摸排和各种信息平台数据比对,逐渐确定了疫情源头和感染途径。

  最后,在追踪随访方面,该区成立了专业的追踪随访小组,对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和疑似病例进行了全面检测和追踪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和确诊病例。

  总之,在整个疫情流调溯源工作中,上海某区充分发挥了社区进一步做实、家庭防控等普通公众的自主防护等特点的优势,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快速开展了本次疫情的流调溯源工作,科学合理地组织和运用技术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认为,这次疫情溯源工作的成功,离不开全社会多方联动,特别是政府、社区居民、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此外,疫情流调溯源工作中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该区组织了多方协作,包括了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区居民、科研人员等,保证了信息的及时分享和有效利用。尤其是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有效的协作共享也加速了工作的进度,使得疫情溯源工作快速展开。

  另一方面,本次疫情流调溯源工作中,该区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虽然该区采用了多种渠道收集数据信息,但还是无法避免数据出现漏洞和差错。其次,人手不足也是一个问题。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追踪随访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员不足成为了制约工作进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总体而言,疫情流调溯源工作需要政府、社区、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全力协作。疫情监控、防控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包括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等。疫情溯源工作的成功取决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和组织能力,以及公众自主防控和紧急响应的态度。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疫情虽然过去了,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大家需要做好日常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同时也要主动完成疫苗接种。只有每个人都理智、自律、勇敢地应对,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和

  美好的社会。目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各国都在积极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我国而言,我们更应该从过去的疫情中吸取经验,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比如,我们可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此外,还需要完善科学的疫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的疫情风险。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疫情影响。疫情并不认国界,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才能有效抗击病毒。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共识,尊重科学,打破意识形态的障碍,建立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应对当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挑战。

  综上所述,疫情流调溯源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病毒的传播轨迹和流行趋势,但需要所有相关方面的支持和协作。当前,我们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教训,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疫情预警机制,加强国际协作和交流。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战争,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已经展现出了对新冠病毒的有效防控和控制能力。在全国各地,政府和社区均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并逐步复工复产,加速经济恢复。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五:疫情溯源调查的思路

  

  材料

  对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流调溯源工作

  流调溯源不仅排查病毒的传播路径、传播链条,查清密接、次密接人员,还能发现当前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深入分析近期扬州新增感染者的流调溯源情况,专家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到位,从严从紧加固疫情防控防线。

  1、紧盯重要风险点,重点人员24小时闭环管理。

  当前,重点关注发热门诊、定点收治医院、120急救转运、集中隔离点和核酸检测采样点等点位,重点人员24小时闭环管理。

  有的人员在工作环境下做到了严格防护,但吃饭时摘掉口罩,几个人在一个空间,或洗漱休息时没有做到“一人一间”,闭环管理就打破了。24小时闭环,必须做到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是闭环。工作协同需要接触时,严格按规范做好防护。

  发热门诊就诊人员各种特征都有,包括其他疾病导致发热,都需要特别予以关注。发热门诊要规范流程,该做核酸检测的必须做,该留观的必须留,决不能失控失防。

  2、社会面管控持续加强,严格做到三个“足不出”。

  目前,扬州社会面和社区管控更加严格,人员流动和集聚明显减少。但是仍然有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沿街商铺门面住户管理存在盲区,有的前店后家、楼上住人楼下经营等游离于管理之外。部分商铺核酸检测到底归属哪个小区,要进一步厘清关系、防止漏检。

  根据扬州市第44号通告,17日起全面加强主城区小区管控。要做好封闭封控小区、沿街店铺管控,加强厂边、村边、小区边管控,真正做到所有小区

  居民“足不出楼栋”、村民“足不出自然村”、平房区居民“足不出巷”,让社会面静下来、停下来、紧起来,降低病毒扩散传播风险。

  3、集中隔离必须更加坚决彻底,严防新的风险。

  有的老人行动困难,没有出门、无法出门,实行居家隔离。但亲属每天去看他,这些人与老人又不住在同一个小区,互相来往,造成新的风险。

  专家指出,除了有特殊原因并经严格程序认定的极少数人员实行居家隔离,并落实专人服务、严格与外界隔离封闭,应隔人员必须全部快速转运、集中就近隔离,不能遗漏任何风险隐患和燃点爆点,严防疫情反弹反复。

  4、健康习惯要落实,人人加强自我防护。

  流调显示,有的感染者被确诊前,社会活动中没戴口罩,存在人传人、物传人的潜在风险。在主城区,一些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当面摘下口罩喝水,社会面一些人员不戴口罩,药店等场所人群聚集。

  要在加强宣传引导、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上下更大功夫,让群众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不聚集等良好习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推荐访问:疫情溯源调查的思路 溯源 疫情 思路

版权所有:168文档网 202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168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168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20046324号-1